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当前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一般资源短缺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优质资源短缺的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解决优质资源短缺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只有互联网还不够,还必须有好的共享机制。只有通过创新,建立先进的共享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优质

  • 标签: 资源短缺 教育资源共享 共享机制 资源共建共享 人民群众 各类教育
  • 简介:钩沉并分析随郑和下西洋的医务人员构成,典型剖析陈良绍的资质经历和医学素养;论述郑和下西洋面,临的卫生环境及随船医生们的医疗实践对下西洋的保障作用;介绍随郑和下西洋的医生沿途开展的环境调查、医疗救助及药材采购等医药交流活动。并就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的郑和崇拜和神化与中医传播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中医 瘴气 温病 医药神话
  • 简介:湖畔的雪峰深深的吸引着我,我正拍摄美景时,随风飘来一阵歌声。向着歌声发出的地方缓缓地移动着脚步,歌声越来越近:“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白白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出现在我的心上……”这不是仓央嘉措的情诗吗?仓央嘉措是西藏第六世达赖喇嘛,又是一位出众的诗人。姑娘唱的这首情歌,是在西藏流传很广的仓央嘉措的情诗。歌声很动情,撩拨得我越发想见到唱歌的人。

  • 标签: 姑娘 仓央嘉措 六世达赖喇嘛 歌声 情诗
  • 简介:至少明清以降,中国就奉行对官吏的“薄俸”之策,除非皇亲国戚.一个真正清廉的官员,靠那点菲薄的俸禄往往难以维持体面的生活。其中鼹典型的,莫过于海瑞,一直到死,其积蓄也只有近一个月的俸禄,白银十几两,还不够殓葬之资。

  • 标签: 俸禄 官吏 官员 清廉
  • 简介:出土的简牍帛书材料中,包含了很多涉及医学的类容,除了马王堆古医书,武威汉代简等这样大宗的外,还有很多涉及医学的只言片语散布在众多的简牍当中。对马王堆古医书,武威汉代简等大宗医书的研究是相当深入的。但是对其它散见涉及医学的简牍却重视不够,我们也应该要重视这部分材料,对其也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 标签: 楚简 秦简 汉简 散见涉医简 研究综述
  • 简介:1936年夏,南京酷热,国民党中央委员兼国民政府立法院秘书长梁寒操,偕同夫人黎剑虹前往庐山避暑,讵料抵山不久,突患头晕病,整天昏沉欲睡。数天后,胸前又冒出一粒豌豆大的小疮,像针刺一样疼痛,山上医生包括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带来的医生,都来诊过,但都奏效不大,黎剑虹遂即电告南京市市长马超俊夫人沈慧莲,沈慧莲要他们

  • 标签: 军事委员会 张仲景 国民党 南京市 中央委员 陆军军官学校
  • 简介:素号难读,文字古奥,俗字迭出.高文铸先生校注的.深入精细,兼有前贤校理成果,堪称精善之作,然而书中仍有失当之处,本文选择的流行版本,仔细查勘,又对的相关内容,于中医典籍中能够稽考者,亦加以旁校覆核,从而纠正了书中校勘上的一些失误.

  • 标签: 《医心方》 考证 校勘
  • 简介:1937年9月,在全面抗战的隆隆炮火声中,钱塘江大桥——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终于飞架于钱江南北。作为大桥的设计者和建桥的主持人——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名字从此和钱塘江大桥紧紧联系在一起了,然而另一个建桥的关键人物,人们或许就比较陌生了,他就是建桥的倡议者。促成者和组织者,时任浙江省政府建设厅长的曾甫。力倡建桥钱塘江横亘浙中,将浙省一分而为浙东浙西。波涛汹涌的钱江潮一方面因其壮丽景观名闻遐迩,另一方面也确实成为交通一大障碍,自古便称天堑。唐代诗人施肩吾在《钱塘渡口》诗中,就发出“天堑茫茫连沃焦。秦皇何事不安桥”的感慨。在钱塘江上建桥,是人们千百年来的梦想,然而,真

  • 标签: 钱塘江 茅以升 建桥方案 铁路桥梁 铁道部 浙江省
  • 简介:倍受关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于2003年11月24日揭晓,郑州大学化学系著名教授吴洁榜上有名。他是建国50多年来河南省第一位当选的科学院院士,改写了河南省无本土培养院士的历史。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全省人民多年来对郑州大学支持的回报。初冬时节,雪花飞舞,本刊特约记者专程拜访了吴洁院士。

  • 标签: 吴养洁 院士增选 郑州大学化学系 中国科学院 雪花飞舞 国家基金委
  • 简介:<正>1972年和1973年在甘肃武威旱滩坡汉墓及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一批古籍,是研究我国古代医学的珍贵资料。文物出版社分别于1975年和1985年出版了《武威汉代简》和《马王堆汉墓帛书〔肆〕》二书公布了所有简牍和帛书的原始材料,并作了全面的整理和分析,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批古籍的使用价值。笔者最近重新校读上述著述,略有收获,爰成一篇,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 标签: 帛书 古医籍 杂考 马王堆汉墓 黄蜂 《神农本草经》
  • 简介:古老的傣族医药学是在佛教传入傣地、吸收佛教哲学之后才建构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的。本文将傣医典籍中零星分散的生育健康论述条理化、系统化,同时阐释生育健康中“四塔”、“五蕴”学说的运用。从一个侧面展示傣的理论成就,以助其发展。

  • 标签: 生育健康理论 佛教哲学 傣族 医药学
  • 简介:在诸暨市马剑镇一带,广泛传播着明初著名医学家戴原礼的神奇故事。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医学家,在马剑镇建立起戴原礼纪念室和纪念亭。它与金肖支队的纪念馆和纪念亭,交相辉映,成为山区人民的爱国教育基地,是这个山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标签: 纪念馆 医学家 明初 明朝 风景 爱国教育
  • 简介:宦官是侍奉在皇帝身边,执行奉旨宣谕、出使和宫内杂务等的职任。一般认为内宦官具有较强侧近性,是皇帝的亲信力量,其中内宦官执行赐死任务被认为是最直接有力的证据。然而结合具体的政治环境考察其与皇帝的关系可知,赐死实则是内份内之任,甘露之变后文宗身边的内宦官与其说是近身侍奉人员不如说是监视皇帝的工具。加之内宦官与权宦的关系以及内职任的事务色彩,不能过高评价内与皇帝的亲密关系。

  • 标签: 宦官 内养 侧近性
  • 简介:鲁迅为什么弃从文?这是个老掉牙的话题。人们普遍认为鲁迅是为了拿起文艺的武器,唤醒国民,疗救国民精神上的创伤,最著名、最流行的观点是他受了幻灯片事件的刺激。事件的大致经过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一次课间上映了一部幻灯片,描写的是在日俄战争中,中国人给俄国做侦探被日军抓来处死的场面:绑在中间的中国人,体格强壮而神情麻木;围着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也同样是一些体格强壮而神情麻木的中国百姓。一看到日军战胜,周围的日本同学就兴高采烈地高呼“万岁、万岁!”,而画面上的中国人,目光呆滞、表情愚钝。

  • 标签: 弃医从文 鲁迅 国民精神 中国人 日俄战争 幻灯片
  • 简介:大谷文书中的Ot.3317与Ot.4866文书为唐令抄本残片。Ot.3317文书载有两条唐《疾令》,其中前3行为“诸合药供御”条,後2行为“太医署每岁合药”条。Ot.4866文书则为唐《丧葬令》“引披铎要挽歌”条。这两件文书涉及的三条令文,对於相关唐令的复原和排序都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大谷文书 唐令 臀疾令 丧葬令
  • 简介:青海省康乐医院是我省第一家大型民营综合性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面积631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091.18平方米。开放病床300张。医院基础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就医环境舒适。

  • 标签: 青海省 医院 仁爱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基础设施
  • 简介: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各个领域都曾有过辉煌的成就。一些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步所提供的发现、发明与创造,凭借浩如烟海的历代书籍流传后世。到了近现代,则出现了一种新的文献形式──期刊,弥补了书籍编辑出版时间长、信息传播速度慢的缺点。这种学术交流的重要媒体,是科技进步、生产发展的客观形势所促成的必然产物。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中国出版了境内最早的专业性期刊──《吴汇讲》。它比英国1787年出版的世界最早的专业性期刊──《库尔提斯植物杂志》,仅晚5年。它比有人认为我国最早的期刊是1833年在广州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以及1897年(清光

  • 标签: 中国 专业性期刊 《吴医汇讲》医学
  • 简介:2013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进行发掘,至年末有了重要发现。发掘的汉墓有4座,出土了4部西汉织机、9部医书和1部官府文书(及巫术)。9部医书由920支竹简构成,其中,《五色脉诊》有书名,其余皆无书名。整理者暂定名为《敝昔论》《脉死候》《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及《马书》。《敝昔论》讲“五色脉”,论述五色脉与脏腑和疾病的关系,其中有:“敝昔曰:所谓五色者,脉之主”;“敝昔曰:人有九徼……”整理者据此将这部没有书名的医书定名为《敝昔论》。

  • 标签: 文物考古研究所 官府文书 五色 医书 书名 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