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侯外庐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解放后第一任系主任。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一九四九级的学生补习政治理论,除他自己讲课外,还联系了许多进步学者,如翦伯赞、邓初民、王亚南、何思敬、马特等人。他指定由刘占武、杨钊负责接送并主持会议。到一九四九年七月平津各大学在清华园参加学习团时,当时是北平、天津各大学混合编班,经过几次讨论,别校的同学反映说,在我们的印象中师大是很落后的,但是你们历史系的同学什么时候参加了“党训班”?怎么满口都是新名词?

  • 标签: 北京师范大学 侯外庐 历史系 卜辞 奴隶社会 劳动力
  • 简介:2015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六十册)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该丛书在北京师范大学社科处与出版集团的全力支持下,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学者历经十年撰写而成,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近年来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2015年6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与出版集团联合举办了《史学探索丛书》(六十册)出版学术研讨会,总结学术成绩,汲取成功经验,布局未来发展。

  • 标签: 历史学院 学术成绩 中青年学者 陈其泰 研讨会纪要 学术团队
  • 简介:1982年初,我与蒋寅、陈自力、王筱芸一起到广西师范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当时招生简章上的导师是彭泽陶、曹淑智、周满江、陈振寰四位先生,入学后,彭泽陶先生因年事已高,而陈振寰先生下一个学期就带古代汉语的研究生,我们四人又分别由周满江、胡光舟、张葆全、曹淑智四位先生指导。张葆全先生第一学期就给我们上课,开讲“先秦诸子研究”,以下两则是我读研究生时的笔记:

  • 标签: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字训诂 硕士研究生 教授 义理 招生简章
  • 简介:2007年12月16日,由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大学等青年学者发起成立的“长春青年学者论坛”第一期研讨在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文明研究院会议室举行。第一期讨论以“中西比较视野与本土化意识”为主题,来自上述高校的13位青年学者分别围绕中西哲学的视野、中西学术对语、中西政治哲学以及传统学术的现代化等问题展开深入、热烈的讨论。并回应了参加旁听的部分学者、

  • 标签: 东北师范大学 青年学者 长春大学 论坛 中西哲学 传统学术
  • 简介:接力棒云南昆明,翠湖北岸,有一所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用爱与责任滋养嫩芽的学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附小)。它创办于1940年,前身为西南联大附校。2005年,学校发展的'接力棒'传到了已在这里工作了23年的周群手上。周群坦言,尽管自己也在附小担任了近20年的副校长,但是一字之差背后所肩负的使命,所承担的责任却近乎天壤之别。当时附小已经发展得非常好,甚至有人认为附

  • 标签:
  • 简介:2009年1月12日至14日,东北师范大学张绍杰副校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安载鹤副处长、亚洲文明研究院赵轶峰院长、朱相吉副教授一行4人应邀赴韩国,对韩国学中央研究院(TheAcademyofKoreanStudies)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依据此前双方多次交流协商所达成的共识,张绍杰副校长代表东北师大与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李瑞行副院长共同签署了两个机构之间的正式合作协议。该协议设定了双方在研究生培养、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等方面进行长期合作的基本框架。

  • 标签: 中央研究院 东北师范大学 合作协议 国学 国际合作与交流 研究生培养
  • 简介:2014年11月8—9日.由上海市历史学会、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德国(海德堡)约翰·拉贝交流中心等单位协办的“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法、德等国的外交人员、专家学者、难民代表等共90余人与会。会议由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智良教授主持。

  • 标签: 上海师范大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平民保护 战时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历史学会
  • 简介: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中学拔地而起。依托南京师范大学专家指导,经过持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借鉴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奥波德的生态伦理学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具石湖特色的'和谐、稳定、美丽'发展原则,形成了建设智慧校园,追求生态教育的'石湖路径'。厚实育人土壤,精一执中求和谐在学校的教育情境中,首先关注师生习惯的养成,追求自身的和谐性、完整性;其次是在活动中生长,追求自主发展;

  • 标签: 中学成长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 教育石湖
  • 简介:樊运宽,1936年出生,广西马山人,壮族。樊老师大学毕业后就到山东大学进修中国古代文学,从1961年11月到1964年7月,或问:怎么进修这么长时间?后来才知道,那次进修是完全按照研究生的教学计划执行的,跟61届的研究生一起学习,直到大家毕业,樊老师他们才算进修完成,真是花了时间学习、读书了。

  • 标签: 广西师范大学 采录 诗词 中国古代文学 大学毕业 山东大学
  • 简介:2007年11月21日至25日,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组织东北师大5名研究生前往韩国首尔,与韩国延世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参加双方共同举办的“韩中学术与研究生交流研讨会”。研讨会期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李媛、苏新红、刘喜涛、冯章献以及韩国多名教授、研究生发表了关于中、韩历史文化、韩国的汉语教育、中国教育制度、东北亚城市发展等问题的学术论文。

  • 标签: 东北师范大学 交流研讨会 学术论文 研究生 研究院 韩国
  • 简介:<正>同志们,咱们要结业了。我想跟大家讲几句话,就作为临别赠言吧。我想讲一个问题,就是历史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问题。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有个队伍问题。因此,我还想讲讲如何提高我们的史学水平,加速我们预备队的建设问题。对这两个问题,在我过去写的文章里有提到的,也有没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历史教育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这可以分三个方面讲。第一,总结历史经验,把历史经验上升到理论。我们中国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在很古老的时候,实际上都作了这个工作,不过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

  • 标签: 作用问题 历史教育 五十年代 总结历史经验 史学概论 赠言
  • 简介: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概况薄音湖(Buyanhuu)政治大学民族学系是台湾大专院校中唯一研究少数民族问题的教学科研单位。1955年政大在台湾复校,即设有边政学系。1969年改称民族社会学系,同年设立边政研究所(硕士班),1990年改名民族研究所。198...

  • 标签: 民族学系 台湾政治 台湾原住民 蒙古史 民族文学 民族政策
  • 简介:记者:储院长您好,中国女排这次勇夺得里约奥运会金牌,而队长惠若琪和队员张常宁都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学子,首先表示祝贺.储志东:谢谢.大家都知道,惠若琪是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14级运动训练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常宁是2015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两人都是中国女排的主力队员。在本次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阶段,两位南师学子参加了全部比赛。在与塞尔维亚女排的决赛中,在第四局中国女排获得冠军点的关键时

  • 标签: 中国女排 体育科学 女排精神 高校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专业 决赛阶段
  • 简介:从主体教育到生命教育再到如今的公民教育研究,关注'人'的发展,使教育成为为了'人'的事业,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冯建军教授开展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他看来,真正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使一个人不断地成为'人'的实践活动。纵观冯建军教授这些年的研究,无论是主体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弘扬,还是生命化教育对儿童生命的尊重,他都批评现实教育对人的变化,极力勾画一副理想的教育图景。面对是否过于理想化的质疑,冯建军掷地有声地说道:'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理想,是一种必要的乌托邦。正因为有这样的教育理想,才能使教育去改变

  • 标签:
  • 简介:<正>2013年的金秋十月,我们一行赴台考察了7天。当飞机冲上蓝天,朝着台湾飞翔时,我脑海里不由自主地翻滚着台湾历史片断:1622年荷兰人占领台湾,紧接着西班牙人来到,随后,荷兰人赶走了西班牙人。1641年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赶走了荷兰人,实现了中国政府对台湾的统治。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复台湾。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台湾这个孤悬于海外的祖国

  • 标签: 台湾经济 中日甲午战争 荷兰人 台湾历史 西班牙人 对台方针政策
  • 简介:去年,在蝴蝶兰怒放的季节里,我来到了心仪已久的台湾。这次我是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邀请,作为访问学人在那里工作、生活了近一个半月。我从北到南走了一遍,广泛地接触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宝岛有了些真切的感受。在那里每天对我来讲都是新鲜的,许多事情令我久久无法忘怀。

  • 标签: 民进党 台湾省 国家分裂活动 爱国主义精神
  • 简介:2008年10月,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正常化20周年,我随中国新闻出版代表团,应邀到台湾台北和高雄两地参加祖国大陆展览活动。在香港乘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C1606航班波音747—400大型飞机飞往台北桃园机场。年轻的空姐身着淡紫色的职业装,就像飞机层翼的那朵巨大的蝴蝶,兰花的颜色,落溶大方,彬彬有礼,成为半代台湾空中服务的形象代言人。

  • 标签: 台湾文化 两岸文化交流 大型飞机 2008年 形象代言人 新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