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二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面对不利的战场形势,蒋介石认为失败不在物质方面,而是士气精神上有所欠缺。“始而失之骄,继而失之惧,遂致因惧而处处被动,由指挥过失所招致之失败,益影响战斗精神及士气之低落。”在总结战争经验教训中,蒋介石开始意识到总动员的必要性。

  • 标签: 国民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 体制 战斗精神 解放战争 战略进攻
  • 简介:1943年5月,国民陕西省党部与调统室发生严重纠纷。此次纠纷的爆发并非一时冲突所致,而是该省党部内朱家骅系与CC系间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由该案切入,通过对抗战时期陕西省党部人事调整与党务运作的考察,本文揭示出国民党务机构设置上所存在的问题,亦使得面貌向来模糊的朱家骅系渐趋明朗。该案不仅是陕西省党部内派系矛盾的总爆发,也是国民中央派系斗争在地方的缩影。

  • 标签: 国民党 省党部 调统室 朱家骅系 CC系
  • 简介:张琴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是《解放军将领传》里认定的唯一红军女将领。她自1924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以后,在党的旗帜下奋斗一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她积极从事工人运动,留学苏联。回国后,投身上海地下斗争,参加党的武装斗争,先后参与鄂豫皖苏区的巩固发展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以及艰苦卓绝的长征。红军会师陕北后,她征尘未洗,立即加入西路军征战。经党营救回到延安后,她积极从事党的教育事业和妇女工作,直至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她从党的军事战线成功转型到经济战线,为了提高我国纺织工业水平,解决人民群众穿衣问题,她呕心沥血、千方百计地抓生产、抓科研,她还不辞辛苦,经常奔波祖国各地棉区和企业车间,搞调研,促发展。正如她去世前对她的入团介绍人之一、1922年杭州第一个中共小组组长徐梅坤老人所说:'自从1924年,你和之华(即瞿秋白夫人杨之华)介绍我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时起,我就下定决心,把我的一切都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今年是张琴秋同志逝世50周年,为了纪念我党历史上这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屈不挠、终生奋斗的优秀典范,我刊从第6期起长篇连载张琴秋的人生故事,以飨读者。

  • 标签: 共和国部长 女将领到 张琴秋红军
  • 简介:第四篇参创川陕赴长征1932年12月11日,红四方面军开进陕西南部的城固县上元观地区,继而又占领西乡县以南的钟家沟地区,终于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艰苦转战两个多月来的一次喘息机会。其时,总部曾想在这一带建立根据地,但一打听,发现这里土匪横行.

  • 标签: 张琴秋 红四方面军 张国焘
  • 简介:什么叫党性与血性?对共产党员来说,党性就是党员的组织性、纪律性、原则性、战斗性。党性必须依靠血性来支撑和捍卫。以血性支撑的党性,是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来源,如果没有血性支撑,组织性、纪律性、原则性、战斗性就成了一纸空文。

  • 标签: 党性 开国将领 张国华 情怀 海洋 共产党员
  • 简介:第三篇鄂豫皖区当红军1931年4月,沈泽民、张琴秋夫妇受党中央派遣,奔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从这时起,张琴秋从党的地下斗争转入武装斗争。沈泽民、张琴秋夫妇之所以会被派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源自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之后的形势。上年(1930年)9月,党中央召开了六届三中全会,纠正李立三'左'倾错误领导,停止冒险主义的'总暴动'和'打武汉'的计划。

  • 标签: 张琴秋 瞿秋白 沈泽民 鄂豫皖苏区 红四军 鄂豫皖边区
  • 简介:第二篇留学苏联1925年10月的一天,上海黄浦江码头。不时有许多年轻人提着行李往这里赶,不约而同地登上一艘3000吨级的苏联籍货船。他们之中就有张琴秋。她带着简单的行李,怀着新鲜又兴奋的心情登船。原来她和这些年轻人,都是要去遥远的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又名孙逸仙大学)留学。

  • 标签: 莫斯科中山大学 张琴秋 沈泽民 劳动大学
  • 简介:第五篇西路军败回延安1936年10月8日和18日,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静宁胜利会师。那几天搞大联欢,到处飘荡着《三大主力会师歌》的歌声:万余里长征,经历八省险阻于山河。铁的毅力,血的牺牲,换来伟大的汇合。……张琴秋是多么兴奋啊.她说啊,唱啊,谈啊,跳啊,全然不顾已怀孕的身子。她以为,这下部队可以略为好好休整一段时间了,自己也可以休养经历了一年零七个月长征后极度疲惫的身心。这一年她32岁。

  • 标签: 张琴秋 邓颖超 苏井观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 陈昌浩 红四方面军
  • 简介:第六篇开国转型当部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张琴秋光荣地作为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派出的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这一天,当她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握手问好时,当她听到天安门广场上成千上万群众发出的热烈欢呼时.

  • 标签: 张琴秋 沈泽民 纺织工业部 棉纺织 共和国 苏井观
  • 简介: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开始团结抗日。随着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的相继沦陷,国民政府于1937年底被迫西迁武汉,因此武汉就成了战时首都。同时,国民政府开始改组,1938年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组,下设军令、军政、军训、政治四部。其中,政治部部长为陈诚,副部长为周恩来。

  • 标签: 献金运动 政治部第三厅 国民政府
  • 简介:民族法学是一门介于法学与民族学之间的交叉性学科。中国学者在对其进行研究时沿袭了规范主义研究范式。对内生理论的探寻寿在着先天不足。放眼未来,问题导向、规范集成与回归田野构成了制约中国民族法学发展的三重因素。因此,这三重问题理应得到中国民族法学界的理论关怀与精准回应。问题导向,所要谋划的是中国民族法学活动场域的空间架构;规范集成,所要研讨的是中国民族法学学科属性的定夺;而回归田野,则是对中国民族法学未来发展面向的方法论解构。

  • 标签: 中国民族法学 部门法学 领域法学 田野法学
  • 简介:2018年3月16-17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在南京举办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民参政会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1938—1948)”开题报告暨工作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和课题组成员近30人与会。

  • 标签: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国民参政会 南京大学 开题报告 文献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近代中国城市化运动的突出特点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现代城市化运动最早的倡导者和设计师,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发展和市政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并上升为中央政府的决策意志,中国现代城市化蹒跚起步。然而由于时代和认知的局限,国家层面对城市化的推力总体有限,领导人对城市化发展缺乏战略意识,国家决策层面亦无此一方面的顶层设计,有关城市问题的法律、政策模糊不清,措施、行动摇摆不定,20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长期在低水平上波动起伏,徘徊不前。

  • 标签: 孙中山 南京国民政府 城市化发展战略 政策抉择
  • 简介:随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民族学与人类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特别是2016年5月习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从体现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与时代性以及系统性与专业性等三个方面指出了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应具备的特色和发展方向。本文就民族学与人类学自身的学科特色,从这三个方面对新时代下我国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学科建设作几点思考。

  • 标签: 新时代 民族学与人类学 学科建设
  • 简介:海西素有“祖国聚宝盆”之美誉,是重要的历史民族文化走廊和悠久的民族团结之地,2005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7年12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步入创新发展的新征程,这里处处流淌着令人动容的民族团结情怀、柴达木精神、海西精神,处处诉说着一个个开发建设者的动人故事。

  • 标签: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海西州 示范 柴达木精神 小康 藏族自治州
  • 简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以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为基础和开端,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并确立起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内在逻辑发展的最高成就。"中华民族"作为现代民族符号与中国既有疆域相对应,以国家认同为基础,也就获得了确定性的内涵和稳定的边界,这一民族符号符合中国社会整体利益,获得广泛认同,成为重要的精神力量和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如何利用这一符号阐发其凝聚民族力量、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主张,修正和限制民族主义的内在缺陷,指引和塑造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成为当代中国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关注的重要议题。

  • 标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 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形塑与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