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李明瑞于1896年11月9日,出生于北流县朱砂地村(今属青湾镇侯山村).今年是他诞辰117周年。1930年1月,李明瑞加人中国共产党;2月1日,和俞作豫组织领导了龙州起义,成立红八军,俞作豫任军长,李明瑞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1931年2月初,李明瑞被增选为中共红七军前委委员

  • 标签: 龙州起义 李明瑞 中国共产党 1931年 组织领导 红七军
  • 简介:左右尊卑文化现象的研究杨琳左右方位在人们心目中具有两种刚好相反的文化蕴涵,一是右尊左卑,一是左尊右卑,各自有不同的适应范围。我们先来看一下右尊左卑的现象。《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右学是大学,左学是小学,国老尊于庶老,可知右...

  • 标签: 文化现象 《左传》 《老子》 左券 文史知识 “右”
  • 简介:1932年起,四川军阀刘湘和刘文辉这对叔侄为争夺对全川的控制权,展开了一场昏天黑地的大战,以至全川大小军阀几乎无不参战,川民百姓几乎无不受害。二刘关起门来在省内大打出手,省外人难以置喙,即使他们有明确的倾向性。因为谁胜谁负实难预料,万一站错立场,得不偿失。胡汉民此时寓居香港,正筹划以两广为主体的西南各省反蒋联合战线,争取四川二刘是他计划的组成部分,他与二刘之间均保持着密切联络。从某种意义上讲,二刘开战,最大的输家是胡汉民。因为二刘鏖战正急,哪里顾得上他的反蒋计划,而且无论最后的结果谁胜谁败,在胡汉民看来都是反蒋力量的损失。二刘之战至1933年以刘湘胜利告终,刘文辉残部被赶到西康,一刘欢乐一刘愁

  • 标签: 胡汉民 刘文辉 往来函电稿 独立人格 图书馆 地方军阀
  • 简介:左右江区域文化──“粤西文化”研究之二莫金山(广西民族学院)从历史上看,一个民族或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首先都与大江巨河的分布流向有关。广西地区也一样。这里山高石多,衍沃之地大多集中在江河两岸,因而其文明的产生发展也是与江河流域紧密相联的。关于这个...

  • 标签: 左右江 区域文化 粤西文化 土司制度 桂西南 壮族人
  • 简介:"隆庆和议"以后,明朝政府针对当时漠南蒙古势力左、右翼格局的形成,开始从战略上调整对蒙古的策略,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针。与右翼蒙古议和,实现了双方的通贡互市贸易,而对左翼蒙古的通贡要求则明确给予拒绝。但随着左翼蒙古对辽东边境地区的入侵袭扰加剧,明朝不得不于万历年间逐步改变了对左翼蒙古的"拒贡"策略,以一种变通的方式与之实现了互市贸易,同时对右翼蒙古的策略逐步进行战略性微调,以期进一步巩固双边的贸易关系。到万历后期,由于后金的崛起,使得明朝在辽东地区的防守压力进一步加大,明朝政府在维持对右翼蒙古策略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左翼蒙古的拉拢和利诱上,目的就是指望通过加大抚赏力度,以借助其力量来与后金对抗。

  • 标签: 万历年间 蒙古 右翼 明朝政府 互市贸易 辽东地区
  • 简介:宋明时期是左右江区域社会整合至帝国权力体系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该地区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事件的过程中,帝国与地方社会不同的政治势力围绕着具体的利益展开了博弈。博弈的过程不断改变着当地的社会结构,导致左右江地区土民所承担的赋役逐步从土司手中转移到王朝手中。这一历史过程为清代左右江地区的改土归流奠定了历史基础。

  • 标签: 宋明时期 广西左右江地区 赋役关系 社会变迁
  • 简介:学术界一般认为,元代以后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土司制度源于唐宋时期的羁縻制度。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多从政治控制的角度讨论土司制度的起源。本文以广西左右江地区为例。探讨两宋时期该地区羁縻制度的建立、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元以后的土司制度。本文认为,该制度过程与当地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以及市场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羁縻制度到土司制度,是地方洞首与王朝政治在两宋期间围绕着市场展开互动的结果。这一结果,又对元明以后广西左右江地区的区域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市场 羁縻制度 社会变迁
  • 简介:我国民族团结政策是在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当前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但有效地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而且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民族工作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启示我们要始终围绕各民族利益,

  • 标签: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民族团结政策 历史经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人 伟大实践
  • 简介:<正>越南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化文悠久的国家。它早在公元前七世纪末至二世纪初先后出现了文郎国、瓯貉国和南越国三个奴隶占有制社会。文郎国(前七世纪末至前258年)“是古代越南的一个国家。永安、福安、山西地区是那时社会组织的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见越文1963年版教育出版社普通五年级越南历史课本16—17页),它建都于峰州(福寿省山围县),其疆域领有今越北广大的领土,共辖有十四个部落。国王号称雄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世世以父传子,相传十八世。雄王之下设貉侯管政务,貉将管军事,王子称官郎是中央有势力的大官,有司称蒲政可能是地方官。雒侯、雒将和蒲

  • 标签: 公元前 山西地区 南越国 奴隶制社会 政治 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