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肇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中国首届大规模修志,现在已普遍到了完工奏凯的时刻。当此之际,令参与首届修志者回首十几年往事,念及筚路蓝缕之艰辛,硕果层出之辉煌,无不感慨激动。近日捧读新出版的《邵长兴方志文存》(以下简称《文存》),深感《文存》虽为一

  • 标签: 修志 方志 年代 敬业 新中国 出版
  • 简介:第二届修志工作提倡一种修志意识.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要耐清苦寂寞、甘于奉献,深入研究地情,真实地记载一地之历史和现状,对文献资料"存真求实"、"展宽求全",著述"求精".

  • 标签: 修志意识 断想
  • 简介:身处末世,遭际坎(壈)固然是李商隐诗歌悲剧性形成的原因,但其真正底蕴却是诗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成熟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理性精神,同时也根源于诗人宗教解脱的失效,使其无法回避地直面现实苦难而产生生存的虚无、悲凉感,所以其诗作的悲情抒写具有纵深性和广延性.

  • 标签: 悲剧意识 诗歌 李商隐 诗人 悲凉 苦难
  • 简介:地方志具有“资治、教化、存史”的作用,质量是志书的价值所在,是志书的生命。在编修过程中,质量问题必须自始至终摆在首位,在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好质量关。为了确保第二部志书的质量,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 标签: 质量意识 地方志 资料收集 篇目设置 管理机制
  • 简介:<正>本文将对公仆意识的起源,革命民主主义的公仆意识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马克思倡导的公仆意识的实质等问题略陈己见,愿与关心这一问题的史界同行和所有感兴趣的朋友共同探讨,切磋。(一)通常认为,国家公职人员成为社会的负责的公仆始于1871年巴黎公社;由马克思首倡公

  • 标签: 革命民主主义 小资产阶级 公仆意识 政府 法国大革命 政权
  • 简介:由于民族压迫,仕路闭塞,社会黑暗,元代文人“予是以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胡侍《真珠船》)因此,元散曲中流露出一种既怀才不遇而又超脱不羁、既愤世疾俗而又玩世不恭、既悲观厌世而又故作旷达的时代情绪。这种悲剧意识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以咏史为内容的散曲中。对历史上赍志以终、含冤而死的英雄,作家们表示了自己的惋惜和同情。如写诸葛亮死时“五丈秋风,落日茫茫。”(鲜于必仁《折桂令·诸葛武侯》)伍子胥死时“半夜潮声,千年孤愤。”(薛昂天《朝天曲》)岳飞死后,“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周德清《满庭芳

  • 标签: 悲剧意识 咏史 周德清 鲜于必仁 珠船 折桂令
  • 简介: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中,诗歌卷帙浩瀚,诗坛上涌现出的著名文人不胜枚举。然而,翻开现有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时,我们不难发现,有关清诗的论述,所占比重甚微。作为清诗重要组成部分的满族诗歌更是备受冷落。以帝王、宗室至布衣、闺秀,清代满族诗人可谓名家辈出。

  • 标签: 诗歌 清诗 诗坛 悲剧意识 中国文学史 诗人
  • 简介:郭德宏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3期上撰文指出,要使党史研究有所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这是研究工作创新的前提。所谓创新意识,就是不要因袭传统的思想,被传统的思想和方法所束缚。在1997年党史师资班上我曾经讲过,传统的思想,也就是传统思维,本身具有二重性,既有正确的方面,也有不正确的方面;既教给人们一种观点和方法,

  • 标签: 党史研究 创新意识 研究工作 史学观 历史观
  • 简介:长期以来,我们的海洋国土意识一直比较淡薄,往往只是自豪于“黄色国土”的地大物博,而殊不知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我国还有一个近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黄色国土”加“蓝色国土”才是我国完全的疆域。我国海洋国土涉及南海,外部势力对南海的染指使得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并且呈现出国际化的危险倾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

  • 标签: 联合国海洋公约 海洋国土 中国 根据 外部 忧患意识
  • 简介:郑州市工商局直属分局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1996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工商局评为先进集体,并且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如何在跨世纪的新征途上...

  • 标签: 服务意识 邓小平理论 郑州市 党的十五大精神 工商行政管理 党员干部
  • 简介:武警四川省总队自1996年10月至2002年1月参加武警部队第一届总队、支队编修23个单位的两级志书全部完毕(共1100多万字),同时还编辑出版了总队年鉴、总队大事记、总队回忆录、总队英模谱等7本相关史书(共260多万字),被四川省政府授予“修志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受到武警部队政治部通报表彰。

  • 标签: 修志工作 志书 史书 大事记 年鉴 回忆录
  • 简介:从现在出版的上百部新编县志中,我们看到的是:只写优越,少写或不写劣势。如有的县志在“概述”中将本地的优势概括为几条,有的县志将本地特色概括为几,劣势竟全然没有。写成绩和胜利是锦上添花,浓笔重墨,写教训和挫折是蜻蜒点水,敷衍了事;对建国以来的“左”的政治运动,特别是对已

  • 标签: 地方志编纂 修志工作者 政治运动 盛世修志 方志界 新旧体制交替
  • 简介:宋代理学经周敦颐、二程以迄朱熹而集其大成。朱熹之学在其生前虽曾遭到朝廷禁毁,但至理宗朝就已受到推崇,不仅屡有追赠,更于淳祐元年(1241)从祀孔庙,标志着理学的地位事实上已经确立。而元朝代宋以后,朱学备受尊崇,不仅体现在朝廷的政治文化思想上,如延祐年间复开科举,

  • 标签: 《诗经》学 朝代 尊崇 元代 朱熹 科举
  • 简介:老舍小说中的众多人物根据其鲜明的文化身份.大致可分为“老派人物”、“理想人物”、“新派人物”三大类。他们的身份虽不同,但悲剧性的命运却十分相似,其悲剧主要是由他们各自所负载的文化与时代、历史的不谐调所造成的.三类人物分别属于“被旧文化管辖而死的悲剧”、“反抗旧文化而死的悲剧”、“受劣质文化浸染而死的悲剧”.这些文化悲剧虽不悲壮激烈,却也深沉凝重,令人警醒反思.

  • 标签: 老舍 文化悲剧 老派人物 理想人物 新派人物
  • 简介:<正>吴起(公元前440—381年),战国初年一位锐意改革的军事家。他所处的时代,兵革连年,干戈不止,各诸侯国之间为争城掠地,聚敛财富,频繁地发生战争。吴起先是在鲁国和魏国任将军,最后在楚国当了令尹(相当于宰相)。在魏国时期,多次带兵作战,屡战屡捷,有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之说。在总结这些战争经验的基础上,他写过论兵专著四十八篇,保存下来的有《图国》、《料敌》等六篇。韩非子在《五蠹》篇里记载:先秦时代,“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他说的吴便是指吴起。可见,那个时期,吴子和孙子是齐名的,两个人的兵法都是充满军事哲学色彩并享誉后世的不朽之作。可以说,吴子是仅次子孙子的我国第二位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有人称他为“兵学亚圣”怕不无缘由。

  • 标签: 吴子 统御 兵法 吴起 士兵 魏国
  • 简介: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编修地方志也是同样。在社会主义的首轮修志中,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创新,如在修志的格局上,创造了一种“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众手成志”的模式;在体例上,设立概述和把地位特别重要具有地方特色的事物进行升格处理;在志书应用功能的开发上,编制了索引;在质量的把握上,创造了一种有领导、方志专家学者和熟悉地情资料的老同志参加的审稿会等等。但是,创新永无止境。新的时代要求新一轮修志要在总结经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本文结合《龙岩市志》编写的实践,谈谈地方志在篇目设置、组稿方式创新方面的尝试,以求教于方志界同仁。

  • 标签: 方式创新 编写 续志 意识 党委领导 江泽民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