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末,南京建成了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并列的阅江楼,从此结束了六个多世纪以来有记无楼的历史。建造阅江楼的主要起因根据宋濂的名篇《阅江楼记》。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政治化的文学家,一生勤于著述,据清代编纂的《宋学士集》所载有赋、颂、诏、诰、表、记、传、诗等共32卷,另有补编8卷。

  • 标签: 记分 《阅江楼记》 黄鹤楼 滕王阁 岳阳楼 宋濂
  • 简介:1984年法国巴黎学术部门召开了中国西北伊斯兰教学术讨论会,美国哈佛大学费莱彻教授提交并演讲了《中国伊斯兰教苏非派源流考辨》论文。费莱彻教授遽尔逝世,由其弟子李普曼教授将其整理发表。20余年后,中国西北伊斯兰教学者,对费莱彻教授文章中一些考辨和提法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是一种文明内部的发言,弥足珍贵。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不能表述,他们只能被表述。"如今他们开始自我表述。张承志先生文章,对此有精辟的分析,本刊特予刊出。

  • 标签: 中国伊斯兰教 学术讨论会 中国西北 法国巴黎 自我表述 教授
  • 简介:20世纪术出版的《辞海》里,以戏剧导演资格收有“孙维世”词条.颇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位女性47年的情爱历程与收局。似乎比其导演戏刷的“成就”更为引人注目。

  • 标签: 《辞海》 20世纪 戏剧导演 孙维世
  • 简介:大明王朝开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为自己国家制订了对外国策:“与远迩相安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主动遣使出国,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到永乐时期,得到进一步的贯彻,并形成有明一代外交的辉煌阶段。南京浡国王墓,就是浡国麻那惹加那乃国王主动率领全家及陪臣150多人的代表团来访,于永乐六年八月乙未(公元1408年9月9日)抵南京,不幸于当年“十月乙亥朔忪元1408年10月19日)王卒,得年二十有八”。

  • 标签: 国王 友好关系 周边国家 永乐时期 明王朝 朱元璋
  • 简介:敦煌归义军时期的请田文书中,常以“不辦承”为由,来请求赐予某段土地。如P.2222B(1)《咸通六年(865)正月敦煌乡百姓张祗三请地装》云:1.墩煌乡百姓张祗三等状2.僧词荣等北富(府)鲍壁渠上口地六十亩。

  • 标签: 敦煌归义军 辨正 百姓
  • 简介:明王朝与浡国建立了亲密良好的关系,堪称明代对外关系的典范。明成祖永乐六年(1408年)八月,浡国王麻惹加那乃亲率王妃携子及弟妹、亲戚、陪臣等150余人来明王朝京城南京访问,名动中外,事载史籍。本文拟就其前因后果加以考辨,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 标签: 南京 对外关系 明王朝 明成祖 中外
  • 简介:青海境内的河湟地区,盛夏,山野里绿的是扬花吐穗的麦穗儿,蓝的是一片片盛开的胡麻花,黄的是蜂蝶缭绕的油菜花,一片片翡翠,一片片宝石,一片片金。远近的田地,既像彩色的五线谱,编织着梦的乐谱;又像天上彩虹落人间,光彩照人。

  • 标签: 四合院 农家 河湟地区 油菜花 五线谱
  • 简介:2008年5月12目,南京市雨花区文化局与江苏省郑和研究会联合举办“开明开放交流,友邻友好进步——纪念淳国王客逝中国600周年暨浮泥国王墓发现50周年”学术论坛.论坛在南京雨花区文莱风情园举行,由雨花区文化局于志珍局长主持.

  • 标签: 学术论坛 南京市 国王 中国 纪念 郑和研究
  • 简介:唐前期外官按照何种方式与比例分配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天圣令·田令》及所附唐令的细致解读,结合《夏侯阳算经》及吐鲁番文书等材料,明确了唐前期外官月分配方式与比例,进而推演出唐前期外官的经济待遇结构。一般认为,唐前期官员的经济待遇,无论内外官,都是视其官品而定,属于品级制的俸禄制度。实际上唐前期外官经济待遇中的主要部分视其职务而定,属于职务收入。这种以职务为核心的经济待遇结构与唐宋间的官员等级结构演变具有相关性。

  • 标签: 外官 月料 职田 经济待遇
  • 简介:郑献甫在他晚年写的《识字耕夫别传》中称自己不好作官人,也不好讲学,“而好读书、好游山……曾自言丈夫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其壮盛之年,北走燕赵,南留江淮,东游齐鲁,西踞汉沔,颇得江山之助。功名既不显于世,言行亦不见重于乡,惟以文墨自喜耳。”回顾一生,他对自己京师为官和数年的通都为幕,

  • 标签: 纪游诗 耕夫 齐鲁 诗文 功名 晚年
  • 简介:2006年8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省国资委、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工商联命名中国钧都炉钧坊主王金合为"行业领军人物"。这一命名,确立了王金合在中国钧瓷行业中的地位。王金合属马,壬午年出生。他一生扬鞭奋蹄,驰骋三十三年,终于冲上当代钧瓷的高地,把"炉钧大匠"的旗帜插上了制高点。大匠身后,是与火烧造的一串长长的人生脚印……

  • 标签: 钧瓷 河南省 收藏家 传奇 工艺美术 古陶瓷研究
  • 简介:2009年3月20日,宁夏同心县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兴隆乡新生村滥沟村的一户农家发现了一块砂石质石碑,据村民讲该碑是在耕地时挖出,现在同心县博物馆保存。

  • 标签: 疆界 2009年 文物管理所 文物普查 同心县 博物馆
  • 简介:<正>唐人崔沔说:“养贤之禄,国用尤先。”显然,官员俸禄是影响唐代国家财政收支平衡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唐朝官员俸禄的构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中书门下奏曰:“国家旧章,依品制俸,官一品,月俸三十千,其余职田、禄米,大约不过千石。自一品以下,多少可知。”不过,月俸,职田、禄米这三者与国家财政的关系仍有区别。禄米始终是唐代年度预算内的支出项目,支付标准稳定,其来源在前期是由正租支付,在后期由两税斛斗支付,令式昭然。唐初颁行均田令之际,国家就明令将一定数额的国有土地,以“职田”为名,

  • 标签: 俸料钱 唐前期 唐会要 京官 职田 禄米
  • 简介:一、引言借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的东风。复原研究郑和宝船。不仅能正确评价历史。保护历史遗产。而且具有政治、外交、文化、科技和经济方面的多重意义。众多包括了史学界和造船界的学者和专家对郑和宝船的复原作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郑和宝船 匹配关系 出土 遗址 船厂
  • 简介:《饮膳正要》是十四世纪三十年代由饮膳太医忽思慧编著的一部宫廷饮食、药物补益专门著作。该书不仅集中反映了元朝宫廷饮食结构的变迁,还涉及到植物学、动物学、营养学、食品加工学等其他门类,资料极为丰富,对于研究元代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不同民族与区域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文是笔者所承担的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子课题——《(饮膳正要)研究》校注内容的一部分文字,现将其刊布,旨在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

  • 标签: 《饮膳正要》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中央民族大学 “985工程” 校释 条目
  • 简介:广西的铜鼓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算起已经30多年,但是在万家坝等8型铜鼓中,比较明确矿来源的只有北流型和灵山型,铸造地问题也是一直悬而未决。通过比对广西各类型铜鼓和铜、锡、铅矿点的分布范围,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高度对应:铜、锡、铅矿点的分布是影响铜鼓分布的重要因素,矿点开发的程度和年代早晚也间接影响到铜鼓类型的兴衰发展。这样的分布规律暗示着铜鼓应是在古人有目的地选择靠近矿点的地理位置后,就地或就近取材铸造。铜鼓从云南传入广西后,在广西被“本土化”,骆越、西瓯、僚、乌浒、俚等先民利用广西丰富的矿产资源,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铜鼓文化。

  • 标签: 古代铜鼓 矿料来源 铸造地
  • 简介:2007年12月12日,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在南京金汇大酒店召开“2007研究会第四届五次常务理事会暨重建大报恩寺·浡国王逝世600周年学术研讨会”。南京市人大副主任刘国华、市人大原副主任郑凤翔、南京市白下区副区长焦勇等理事会成员出席,执行理事长丁子纲、副理事长范金民、南京大学刘迎胜教授分别主持了会议和研讨,来自南京、南通、无锡、太仓等地高校、研究院所、文物单位、政府部门的常务理事、理事及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了会议,南京日报、南京晨报等新闻媒体对会议作了采访。

  • 标签: 常务理事会 学术研讨会 郑和研究 江苏省 研讨会综述 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