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七七事变后,张自忠主和1937年7月7日晚,卢沟桥事变。在7月8日的战斗中,二十九军官兵击退了气焰嚣张的日军,日军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还有腹背受敌的危险,因此暂时停止了进攻。

  • 标签: 张自忠 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 日军
  • 简介:杜甫诗《兵马》钱谦益注历来聚讼纷纭,它涉及理解的客观性、历史性,须进一步讨论。本文先从《兵马》所处整体语境进行考论,认为该诗作於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的可能性较大,反映该时期特有的君臣士民平叛的“喜跃气象”。钱注将该诗主题归结为“刺肃宗”,有悖於文章显示的主导气氛,尤其是认定杜甫对肃宗“不欲其成乎为君”,是无视作者情志,有失於“客观性”。然而文本意义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变化,阐释者必然参与文本意义之建构,从这一角度看,则钱注将《兵马》纳入後半部杜诗之整体,发露文本的潜在意义,又有其合理性与深刻性。

  • 标签: 杜诗 《洗兵马》 钱注 系年 含义 意义
  • 简介:繁(1894-1945)出生在河北省昌黎县城东芙一个官宦世家,曾多年在中央大学任教并担任该校法学院院长,同民参政会参政员,是民国年间全国著名的法学教授。

  • 标签: 民国年间 教授 传略 法学院 河北省 参政
  • 简介:作为一名载入南朝正史的豪强人物,程灵在南宋以降的徽州社会一直是颇具影响力的神祗。当地对程灵的崇拜,从宋到元经历了形式上的变化。从南宋最初的露天社祭到世忠庙的营建,从元代程元谭一程灵世系关联的建立到元末各地世忠行祠的兴建,崇拜形式变化的过程也是地方神祗正统化的过程,其中地方士大夫是主导力量。随着程灵在明初洪武礼制中祀典地位的确立,以及明代中叶徽州商人力量的勃兴,在地方社会组建宗族的潮流之下,程灵崇拜不仅逐渐呈现由商人主导的态势,同时也具有了明显的宗族化的倾向。原先各地流行的世忠行祠最终演变成了各地的程氏宗祠,徽州早期的豪强人物程灵由此逐渐进入各个支派的程氏谱牒,成为了他们共同的祖先。

  • 标签: 徽州 程灵洗 宗族
  • 简介:洱源县江尾镇邑村原来的小学校里,在北耳房的西山墙内侧,嵌有一《乡规碑》。碑为石质,阴刻,字迹工整。全碑分上下两块,每块长720厘米,宽460厘米.各列乡规五条,总计700多字,《乡规碑》的全文如下:

  • 标签: 洱源县 漏邑村 中国 云南 《乡规碑》 文化传统
  • 简介:宋末家铉翁《则堂集》原本散佚,乾隆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而收入《四库全书》。近检四库本《则堂集》及相关文献,考有《则堂集》佚文1篇,集内隐藏佚诗2首,误收诗3首。另《宋代蜀文辑存》有家铉翁文5篇,其中4篇未见《全元文》收录。

  • 标签: 家铉翁 《则堂集》 佚文 佚诗
  • 简介:<正>清代学者王鸣盛曾遍校十七史,今初步统计,其《十七史商榷》保留的校例约有千条之多.笔者为此曾探讨过《商榷》中校勘系统的整体结构问题.但接下来产生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大量的校例,其具体得失究竟如何呢?由于材料和技术的原因,这很难予以精确的回答.但在建国后的正史校点活动中,《商榷》曾是参考书之一,因此本文的例测即以《商榷》跟校点本对照,并以此为基准,进一步举例对《商榷》校史的得失作一简略的分析评议.

  • 标签: 校点本 校史 《十七史商榷》 王氏 中校 张元济
  • 简介:力之教授《〈楚辞〉与中古文献考说》是一部逻辑严密、材料翔实的论文集,三十二篇论文分别在《楚辞》和中古文献领域构建起完整的研究体系。全书始终站在"以古还古"的立场上,在历史语境中考察问题。该书特点大要有三,曰:探共性,辨众说,溯源头。

  • 标签: 《楚辞》 引文 文献学 力之
  • 简介:中国大陆现存一书的善本共有二十一个,但仅著录了十一个,而且对此十一个版本的著录颇多舛.本文先对这些舛予以订补,然后补充了载的十个版本,并修正了相关图书馆对此十个版本内容的记载失误.

  • 标签: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吴越备史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