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天津卫三宗宝——南开、永利、《大公报》。这里所说的"南开"指的是南开学校,包括中学部、大学部、女中部、小学部。提起南开学校,一般人大都知道其创办人是著名教育家严修、张伯苓,而对南开学校创办人之一、山西人协创学校的感人事迹却了解甚少。

  • 标签: 南开学校 人王 张伯苓 创办人 《大公报》 中学部
  • 简介:清代著名经学家星衍在他和偃师知县汤毓倬同纂的《偃师县志》中,对偃师的汤陵有非常精当的考证,是一个宝贵的史志研究成果。

  • 标签: 王陵 孙星衍 县志 知县 考证 经学家
  • 简介:芮传明先生近日完成了封摩尼教“相、心、、思、意”等“五种净体”的研究,我得以先睹为快。他的研究引起了我的兴趣,草成此文,希望于其大作有所增补。最近又得读张广达先生大作《唐代汉译摩尼教残卷——心王、相、三常、四虎、种子等语词试释》,更觉得应以此文就正於张广达先生。

  • 标签: 中国 古代汉语 语词
  • 简介:一、刘宝楠《楼集》的学术价值刘宝楠,字楚桢,号楼,江苏宝应人,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五岁丧父,由母乔氏教育成人。曾就学于其从叔父著名学者刘台拱,以学行闻名于乡里。嘉庆十一年应试为县学生。为诸生时,与仪征刘文淇齐名,人称“扬州二刘”。嘉庆十九年以后,刘宝楠在扬州地区一边授徒教学,一边从事学术研究,同时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

  • 标签: 《念楼集》 刘宝楠 版本研究 扬州地区 学术价值 著名学者
  • 简介:陈立夫先生今年已满百岁,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书本.他是一位仍然健在的历史人物,在当年中国“四大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淡出政坛后,由于两岸分治,碍于台湾当局种种制约,半个世纪里,始终再未踏上归乡路一步.

  • 标签: 纪实文学 短篇 当代 陈立夫 历史人物
  • 简介:弹师是明代后期著名高僧,他亲手创建的法眼寺是大别山腹地的一所著名寺院,息影塔是无禅师的灵塔,又称为'祖师塔'。塔前尚存有祭祀祖师的祖师庙。庙塔结合,气势恢弘,成为河南省大别山区年代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石塔。该塔用规整的花岗岩精工雕造,体量居豫南石塔之首,且为无禅师建塔者为重要朝臣,对研究豫南大别山区的佛教史、建筑史、艺术史及官方与佛教的关系均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息影塔 法眼寺 无念禅师
  • 简介:1967年8月出生于河北省景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作品入选2014年第二届“赵孟頫奖”全国书法作品展参加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联展。并被台湾有关机构和个人收藏,

  • 标签: 协会会员 海峡两岸 个人收藏 河北省 书法家 委员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承泽(公元1592——1676年)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藏书家。出生于大兴县采育镇,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进士,官刑科都给事中。李自成人京时,任四川防御使。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复原官,后历任大理寺卿、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左都御史等职。顺治八年引退,闭门著述二十余春秋。承泽“博学鸿览,多识轶事”,有著作43种,其中《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历载先代典制京都景物,刊行传世后“几使洛阳纸贵”,是研究北京史的重要专著。承泽是大藏书家,善于鉴别碑版书画,在孙公园内建有万卷楼。

  • 标签: 北京史 李自成 洛阳 春秋 崇祯 吏部
  • 简介:<正>清代伟大的学者戴东原先生名震,于公元1723年(清雍正元年)生在休宁隆阜。先生幼年从师读书,刻苦鑽研,好疑问。18岁随父到南丰时,便在邵武设私塾教学。20岁后,从汉学家江愼修(永)学礼经、算学、輿地、鐘律、声韻等,进步很快。22岁开始著作,29岁中秀才。后因其著作闻名京中,在钱大昕的推荐下,尚书秦蕙田请他襄助编写《五礼通考》。34岁时,去高邮教学。次年在扬州结识了学术界享有盛名的惠栋。50岁在浙东“金华书院”讲学。53岁参加会试,赐同进士出身,投翰林院庶吉士。后被清廷召到京中担任四庫全书馆篡修官。于1777年(清乾隆42年)5月,在北京逝世,享年55岁。戴东原先生毕生致力于研究和著述工作,是我国18世纪的一个卓越的学者。他在哲学、考据学、天文学、数学、心理学、物理学、文学和音韻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唯物主义者和考据学大师,在学术上贡献很大。他的著作如《孟子字义疏证》、《原善》、《原象》、《方言疏证》、《尔雅文字考》、《历问》、《古历考》、《策算》、《勾股割圜記》、《九章补图》、《周髀音义》、《九章音义》、《考工记图》、《屈原赋德》、《毛郑诗考》、《水地记》、《戴氏水经注》等,对研究和整理我国的古代学术,具有很高的价值。

  • 标签: 考据学 唯物主义者 汉学家 心理学 教学 庶吉士
  • 简介:东晋是产生陶渊明的时代,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在陶渊明走进田园之前,还须一段短暂的踌躇。尽管汉魏以来无数腥风血雨将文人一步步推往田园山林,然而在这条回归自然的途中,奔逃者毕竟斩不断与世俗红尘千丝万缕的联

  • 标签: 孙绰 玄言诗 人生感悟 人格精神
  • 简介:子夏有句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19·131)这句话的本意是:你做官做得好,有余力、闲暇了,就去读书;你读书读得好,有余力、闲暇了,就去做官。古人对'优'字的理解,是指有余力、有闲暇。孔子说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1·6),就是这个意思。现代人望文生义,把'优'字理解为优秀、出众,认为仕途出众的官员要学习、学习优秀的人才要

  • 标签: 听孟子 孟子讲 讲学而优则仕
  • 简介:<正>科,字哲生,1891年10月20日生于广东香山翠亨村,是孙中山先生的哲嗣.早年曾受过良好的中西学教育.科出生后第二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设中西药局,执业行医,科遂与母亲卢慕珍搬至澳门.后因药局迁往广州,改名东西药局,科又与其母迁居香港.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因深知今后将以身许国,自己的行踪飘忽不定,安危莫卜,对家人须有妥善的安排.于是,1895年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后,科与祖母、母亲、妹妹一起在陆燦的陪同下,自香港经日本到了檀香山伯父眉处,以策安全.眉经营的农场,叫做姑刺山牧庄,在檀香山的茂宜岛上,是该岛上最大的农场,占地100O多英亩,畜牛马数千头.眉亦被人戏称为“茂宜”.科初到檀香山时,因年龄尚小,且附近没有学校,故没有正式读书.母亲卢慕珍教以“三字经”、“千字文”、“唐诗三百首”等启蒙之学,并详加解释,务使其领悟.除此之外,科开始临摹习字.牧庄牛马多,科六七岁就学习骑马,马是没有鞍子和缰辔的,只在马颈上系一根绳子,即纵身跃上马背,不到一年科即能驰

  • 标签: 孙科 孙中山 加州大学 香港西医书院 兴中会 西学教育
  • 简介:蕡是元末明初岭南最有名的诗人。“岭南诗派,肪于蕡。”他又是广州“南园诗社的创始人之一。但是他十分不幸,竞在明太祖朱元璋大肆诛戮功臣时,被株连而死。关于他的死有二种不同的说法,兹考辨于下。1.黄佐《广州人物传》卷十二《蕡传》载:

  • 标签: 蓝玉 于洪武 胡惟庸 考辨 辽东 杂记
  • 简介:盛史学发微乔治忠东晋著名史家盛(302-373),字安国,祖籍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县)。祖、父皆在西晋为官。西晋灭亡时,盛未满十岁,渡江避难。成年后,以博学善辩闻名,初仕佐著作郎,不久外任,辗转迁职,官至秘书监。他"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

  • 标签: 《三国志》 编年史 异同 世谱 世说新语 史学方法
  • 简介:1918年5月11日中午时分,上海龙华大操场上,一个身穿绸袍的青年,面对枪口,平静地说:“予既到此,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即今日处以极刑,亦早在意料之中。”第二天,上海各报醒目地报道了他的牺牲,《申报》称他“含笑临刑”,“毫无畏惧”;《民国日报》赞他“真是健儿本色”。奇怪的是各报所称姓名不同,《申报》称是“祥夫”,《民国日报》称其“尹神武”。不几天,报上公布了护军使署(下称军署)对此案的判决书,称“祥夫,即沈强夫,又名尹神武”。尹神武与祥夫,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可谓扑朔迷离。1985年,笔者参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上海近代法制史》课题,对该案开始了断断续续的追踪,查阅了大量书

  • 标签: 陈其美 孙中山 中华革命党 《民国日报》 海军陆战队 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