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缠”是台湾桃园、新竹、苗栗地区客家人的一种传统女红工艺,在过去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传世作品包括新娘发簪、箱形桌供、绣灯装饰、童帽装饰和新房挂件等等。客家缠花工艺主要的制作技法是以丝线缠绕纸板,所制作出来的造形作品又以花卉最多,所以习称为“缠”;制作材料简单,无需耗太多金钱,全赖巧手慧心即可做出精美的作品,充分显现出客家妇女勤俭聪慧的天性与独特的艺术涵养。

  • 标签: 缠花 女红工艺 台湾省 客家
  • 简介:人说字如其人,可见到向阳老师后,却发现“名”也能如其人。向阳的性格开朗、大方、乐观,就如在高原阳光下的向阳,明亮亮的。与向阳接触久了,会感觉她既有康巴人的豁达,又有那曲牧人的率真,两者的优点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向阳对藏北大草原那近乎偏执的热爱。

  • 标签: 西藏 “名” 康巴人 开朗 性格 感觉
  • 简介: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冯延巳(903-960)为南唐重臣,很得中宗李璩信任,虽几经起伏,一生大多数时光还是悠游闲适的。富足的生活和南唐灵秀的风光养育了他隽永的才气,使其与李氏父子一同撑起了南唐在词史上的一方天地。有学者在概括冯延巳词的特点时,曾指出其“因循出新”,在继承了间派相思恨别、伤春悲秋等传统主题之外,又有所突破和创新。他第一次将人生短暂的生命忧患意识带入了词境之中,提高了当时“词”这一新兴文体的思想内涵,对后世欧阳修、晏殊等人产生极大影响。冯延巳于“词”,实有点化之功。

  • 标签: 冯延巳 赏析 忧患意识 思想内涵 “词” 南唐
  • 简介:21013年9月17日上午,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住院二部门口,来自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万玛多杰再也忍不住眼眶中的泪水,他紧紧握住医院党委副书记王峥的手,用不太熟练的汉话不停地说:“谢谢,谢谢你们,是你们救了我的孩子”,此情此景,感动了周围所有人。

  • 标签: 甘南藏族自治州 纪实 患儿 心病 生命 党委副书记
  • 简介:众所周知,徐锡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重要领袖;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中国早期的革命教育家之一。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任教和兴办的学堂就多达6所,其中既有普通学堂也有军警学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徐锡麟在短短6年的办学过程中,由始至终推行带有鲜明色彩的军体教育,培养出大批青年革命才俊,堪称“中国推行军体教育第一人”。

  • 标签: 革命家 徐锡麟 教育生涯 灌溉 中国早期 军体教育
  • 简介:清代图甲制的调整,从名称与性质上可以区分为“均图”和“增图”两种。现存都图文书《黟县户晰户总簿录》与其他资料,展现了清代前期黟县“增图”的时空进程及在这一过程中小姓、地方大族与官府之间的博弈。同时,黟县大量存在的寄庄户、佃户和邻县移民等人群,使得该县在户籍管理上区分为户和晰户两种,部分晰户构成了嘉庆“增图”的基础。通过对于黟县的个案分析,既体现了清代图甲制调整在各地具体实施的复杂情况,也表明了将“图”作为基层地籍与户籍管理节点的趋势和局限。

  • 标签: 黟县 图甲 增图 花户 晰户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