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侵华日军在南京的荣字1644部队,是日军主要的细菌战部队之一,其第一任部队长,由臭名昭著的731部队长石井四郎兼任,可见其在日本细菌战部队中的重要地位。关于1644部队的罪行,本人曾在《民国春秋》发表过《惨无人道的荣字1644细菌部队)(1987年第6期)、《侵华日军细菌战和用活人实验的罪行》(1992年第6期)等文章。其中记述了抗战胜利以后的1945年12月,南京首都地方法院检察处对1644部队用活人进行细菌试验案件进行了调查。该调查确认:一、1644部队为日军的细菌战部队,其第一部“主管特殊研究与实验等秘密工作,即选择(中)国军俘虏,将各种病菌药品注射其体内,作实验上之研究,前后致死者甚多

  • 标签: 部队 侵华日军细菌战 文职技术人员 鼠疫菌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细菌武器
  • 简介:本组史料选编了有关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北设立细菌工厂,研制细菌武器,残害中国军民的调查材料。主要记述了日军七三一和一OO部队设立细菌工厂,专门培植和研制霍乱、伤寒、鼠疫等病菌,违背国际公法和人道主义,用活人进行试验,搜集大量黄鼠,并多次在中国城乡撒布细菌,造成严重瘟疫等罪恶行径。这些档案是侵华日军的罪证,它充分反映了日本细菌战犯杀人成性的残暴本质,是研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的重要史和。本组史料取材于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的东北卫生部档案。1950年,该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的指示,派人调查日军细菌部队的罪行,并搜集有关的资料。东北卫生部是中国东北行政区卫生行政领导机关,主要负责卫生行政、保健、防疫、制药、宣。吉等工作。其前身是1947年6月成立的东北民委卫生处。1948年8月改称为东4匕行政委员会卫生部,1949年9月改称为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1954年8月15日撤销。在以下公布的。。当案资料中包括有日本细菌部队关于征集黄鼠的档案文件更具价值,为日军在华进行细菌地提供了铁证,特予一并选编公布如后。

  • 标签: 部队 细菌战 鼠疫 侵华日军 细菌工厂 日本帝国主义
  • 简介:50余年前日军所发动的罪恶的宁波细菌战使甬城百姓备受“黑色魔疫”的折磨,作为这场人为劫难中唯一的幸存者,本文作者绘声绘色的诉述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令人惊悸的恐怖世界。

  • 标签: 细菌战 宁波市 鼠疫杆菌 隔离医院 淋巴结 菜馆
  • 简介:一位烈士的女儿,三次与毛主席的近距离接触,其中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土壤中弥漫,胜负又将如何?母亲毛秉琴让我代她给毛主席与信陈文新院士是我国土壤微生物学的重量级人物之一。在她的手中掌握有全世界最大的根瘤菌资

  • 标签: 根瘤菌 主持人 毛主席 豆科植物 武汉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 简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南方军于1942年春天攻占了缅甸。为了切断中国当时的唯一国际交通补给线——滇缅公路,日军实行了“断”作战方案,以第56师团6个联队与第2师团及第18师团各一部,于1942年5月3日,进犯中国西南边疆云南省。

  • 标签: 侵华日军 云南 细菌战 罪行调查 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
  • 简介:西藏的人口与环境王韶泉西藏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影响,形成了人口密度小、文化程度低、社会发育迟缓和生产力不高的特点。和平解放40多年来,西藏的人口增长很快,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渐渐产生,但是就西藏本身而言,迄今还没有达...

  • 标签: 西藏人口 人口与环境 生态环境 西藏高原 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和管理
  • 简介:作者应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西宁市这样一个重要生态地区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结果显示:西宁市作为国家卫生城市,市民总体环境意识水平较高,环境科学知识的认知广度较大,但深度不够,获得环境知识的主动性不够;环境问题归因的自我指向比较明显,但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主体是政府;实际采取的环境行为以能降低生活支出或有益自身健康的行为为主,但环境行为的普及率不高,有较强的"外部性";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 标签: 环境意识 环境行为 西宁市
  • 简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现今世界各国面临的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棘手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教育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博物馆则具备诸多开展环境教育,向公众传播自然生态知识,馆有责任善用资源拓展博物馆教育的境界,播撒环境保护的种子的优势。因而,博物有效地达成社会环境教育的神圣使命。

  • 标签: 环境 环境教育 博物馆
  • 简介: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程度、开放水平和区域竞争能力的综合反映。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在客观评价青海省经济发展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措施和政策建议,目的在于使青海省的经济发展环境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 标签: 青海省 经济发展环境 对策研究
  • 简介:独特的客家精神,是鉴别客家人的四要素之一。客家人经过漫长而动荡不安的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条件下,逐渐将中原带来的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文化互相融合。在长期的动荡融合过程中,使这个民系有了别于其他汉族民系的“客家特点”,即产生了独特的客家

  • 标签: 客家地区 人文环境 客家精神 客家文化 商业城市 价值观念
  • 简介:人是环境之子,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校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说,环境决定着学校的命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城西学校能够实现管理上台阶、质量大跨越、品质大提升,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决定性的要素之一。那么,如何营造民主和谐的环境?

  • 标签:
  • 简介:农村环境治理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可靠保障。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环境面临着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生活污染治理基础薄弱,农村环境质量恶化等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当务之急是必须加大治理力度、科学规划等有效措施,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

  • 标签: 美丽乡村 环境治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
  • 简介:<正>政治环境1989年底,受原苏联和东欧形势的影响,蒙古国内发生前所未有的剧烈动荡,各种党派和群众团体纷纷宣告成立。在各种压力之下,蒙古前执政的蒙古人民革命党政治局(以巴特蒙赫为总书记)于1990年3月12日集体辞职。1991年5月10日,根据修改的蒙古宪法有关条款决定,蒙古国开始实行多党制。现在包括蒙古人民革命党,蒙古国内已经正式注册的政治党派有11个。

  • 标签: 蒙古国 蒙古人民革命 蒙古民族 政治环境 政治局 多党制
  • 简介: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历史学家从两个方面进行严肃的历史思考。一方面,深入开展我国历史上自然环境变迁和灾害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从世界文明的角度去研究、了解20世纪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人文成果,加深对环境伦理和自然哲学的认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就是探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环境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问题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来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中介的,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合乎生态规律,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全面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全人类解放的基本标准之一。在加强环境伦理的研究中,我们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与中国的民族文化和现实相结合,特别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

  • 标签: 生态环境 生态伦理 历史思考
  • 简介:岜沙苗族社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境内,属丙妹镇管辖,东距县城8公里。全村辖3个自然村、16个村民组,土地面积18平方公里。这里世居着古老的与月亮山麓相依相存的苗族同胞,在这大山深处,他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男子狩猎,妇女耕织。由于历史与自然条件等因素,岜沙苗族长期与外界鲜于交往。

  • 标签: 岜沙苗族社区 中国 贵州 人口环境 风俗人情 文化教育
  • 简介:桂西山区企业成长环境论谢丽霜(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系)任何一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要受到特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具备工业发展良好自然资源要素的广大山区,尤其是象桂西这样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企业生命体却生成缓慢、效率低下。其原因除了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这一...

  • 标签: 企业成长环境 桂西山区 贫困山区 少数民族 制度创新 自然资源
  • 简介:事实证明,生态环境恶化,会诱发人类许多疾病的产生,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诱因是自然与人产生了冲突,造成生态危机。人类只有从深层次上重新认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人类健康得到保证。

  • 标签: 生态环境 人类健康
  • 简介: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自然环境是一地地情全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续志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编写续志的自然环境,笔者认为:一要科学设置自然环境篇目,二要充分记述自然环境内容。

  • 标签: 自然环境 续志 编写 科学设置 人类 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