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今年9月,教育部将科学课程提前到小学一年级,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到了高中阶段,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带头学科的物理却遭遇冷——2017年高考,浙江省29.13万考生,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

  • 标签: 物理学习 物理学家 基础学科 小学一年级 科学课程 创新能力
  • 简介:1983年4月24日,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中,绝大部分是根据明代张燮《东西洋考》一书记载的岛名。1980年1月30日,国务院颁布《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一文,更是雄辩地引证了该书收集的历史上中国

  • 标签: 旅游诗 明代 闽南 中国地名 南沙群岛 天柱山
  • 简介:明代地理学王士性对西南少数民族做了详细而又深入的考察,他的地理学名著《广志绎》记录了西南地区的交通、经济、文化、风俗、政治,是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资料。王士性目睹了土司制度的弊端,意识到土司制度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社会进步。在这一背景下,他认为'改土归流'是大势所趋。王士性的'夷汉错居'观全面地概括了晚明时期所形成的西南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王士性《广志绎》是民族地理学独特而又珍贵的资料。

  • 标签: 王士性 少数民族史 土司制度 民族地理
  • 简介:施士元教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70年前,他曾远涉重洋,在居里夫人的指导下研究核谱学,是居里夫人培养的中国物理学博士。学成回国后,他致力于中国的核物理学的开创和发展,是我国核物理学的奠基人。他曾先后担任中国核物理学会与中国核学会的常务理事,江苏省第一届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他还是江苏省第二、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常委。老人一生论著丰厚,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论著与译著10余本,并参加了3本物理学方面的词典编写。他在南京大学60年的教学生涯中,桃李满天下。其中有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学吴健雄等,中科院学部委员中有12人是他的学生。拜见居里夫人施士元1908年3月生于上海崇明,1929年夏清华大学毕业,考取了江苏省官费留学,于1929年底到了法国,进入巴黎大学学习。在巴黎大学注册时,施士元拿‘到了了一份教授名册,上面列着数十位学者科学家的名字,其中就有居里夫人。施士元在清华大学四年级学习时,《近代物理》最后一章“放射性”中曾介绍过居里夫人。她是法籍波兰科学家,是举世闻名的镭和外的发现者,“放射性”这门新兴学科的奠基人。于是,施土元就写...

  • 标签: 恩师居里夫人 施士元恩师 核物理学家施士元
  • 简介:殷宏章(1908—1992),出身于书香世家,祖籍贵阳。其祖父同治七年(1868年)赴京赶考,中进士而在京城做官,遂将家眷接去,自此落户北京。其父殷有济亦前清举人,曾几度在山东出任知县。因任期届满,暂时家居天津,等待另谋新职,不料竟因此而长住下来。殷宏章自幼年启蒙入学直至大学毕业,均生活在天津。

  • 标签: 植物生理学家 学部委员 中国 大学毕业 天津 世家
  • 简介:在中国近代科学家史册里,刘恩兰绝对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自然地理女博士,第一位实地考察北美及欧亚大陆社会、地理和自然环境的女科学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特别是海洋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 标签: 地理学家 海的女儿 海洋 教授 中国历史 近代科学
  • 简介:2008年秋,国家天文台在河北兴隆观测站举行建站40周年及缅怀程茂兰先生的集会,我们作为程茂兰的亲属应邀参加。归来之后,写下小诗一首:“海外求索卅二年,归报祖国心毅然。殚思极虑攻天体,气若彩虹品如兰。”诗虽然短小,却概括了大伯程茂兰建设和发展祖国天文事业,孜孜不倦、无悔追求的一牛。

  • 标签: 天体物理学家 彩虹 2008年 天文台 小诗 祖国
  • 简介:宋明理学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伴随着明代王朝的灭亡而受到了清初顾炎武等人的猛烈抨击,不意竞导引出清人全面否定宋明理学之结果。影响所及,近百年来理学理学的文道观及其诗学实践等研究问题也遭遇到了严峻的历史困境。而两宋理学文道观念及其诗学实践问题,涵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哲学、文学等诸文化形态,反映出中国古代屈指可数的几大文化类型之一——宋型文化的哲思意趣、审美取向与文化追求的精微、雅正、弘大气象。只有对此作纵深的研究突破,才可为相关研究课题奠定坚实的学理基础和进行研究的理论元点。仔细寻绎前哲时贤的研究足迹,分析其得失,有利于我们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两宋 理学 文道观 诗学
  • 简介:鸦片战争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然而清王朝在战争中的失败是否促使当时大多数士人去重新认识并了解西方世界,进而发生思想转变,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究的议题。本文以道光年间“理学复兴”的代表人物李棠阶为例,尝试探讨鸦片战争对他的影响。研究以李棠阶在鸦片战争前后的日记为中心,展示出他如何一直以理学的思维方式来应对外在世界的变化。这一个案,或许有助于我们重新省思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问题。

  • 标签: 理学 李棠阶 《李文清公日记》 鸦片战争
  • 简介:郑献甫是近代广西少有的奇才,创作、研究均有丰硕成果,不仅在广西,在整个岭南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与郑氏同时代的朴学大师陈澧说:“国朝二百余年,儒林文苑之彦迭出海内。及风气既衰,而郑君特起于广西,学行皆高,可谓豪杰之士矣!”

  • 标签: 郑献甫 岭南 文学家 经学家 教育家 广西
  • 简介:安萨里是阿拉伯历史上著名的、影响深远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站在伊斯兰教正统派的立场上,对伊斯兰教问世后500年来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当时众多的教派和学派,以及他们不同的理论及观点,作了认真的分析和澄清,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安萨里再次统一了伊斯兰思想界的认识,维护了正统的思想体系和理论基础。

  • 标签: 教义学家 哲学家 安萨里 哲学 逻辑学 苏菲派
  • 简介:<正>那森柏(又称那顺巴雅尔),蒙古族孛儿赤斤氏。1925年9月18日生于内蒙古扎赉特旗音德尔镇。1941年考入王爷庙(今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伪满国立兴安学院,为该校第7届毕业生。1945年参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内蒙古革命青年联盟。1946年在扎赉特旗做青年团工作,并兼任巴达尔呼努图克秘书助理。1947年,受扎赉特旗政府派遣,入齐齐哈尔市的内蒙

  • 标签: 蒙古语言 内蒙古 东乡语 蒙古学 蒙古语族语言 现代蒙古语
  • 简介:<正>吴和(JaromírVochala雅罗米尔·沃哈拉),男,捷克汉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评论家,现为捷克东方学会会员、欧洲汉学家协会会员。1927年9月24日出生于摩拉维亚。从小喜欢文学,对各种不同的文化兴趣浓厚。1951年考入经济大学,翌年到中国留学,在北京大学专修班学习汉语,由于语言文字对他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他要求改变专业,把对外贸易专业改为汉语专业。经过两年学习,后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著名教授王力、高名凯、周祖谟、林庚等人的指导下,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在学习中非常刻苦努力,攻下了汉语难关,跟中国学生一起学习《现代汉语》、《汉语史》、《语言学引论》、《语音学》、《中国文学史》、《文艺学引论》等,除《文艺学引论》外,各门课程全优。他在学习期间,时逢中国进行文字改革,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等,他对此十分关心,经常参加讨论,发表文章,并亲自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去询问汉字改革的远景规划。195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毕业论文是用中文写的《论汉字改革正字法中的一些问题》,在论文中提出了他对文字改革的意见。

  • 标签: 汉学家 《文艺学引论》 汉语拼音方案 汉字改革 汉语教学 非洲语言
  • 简介:捷克汉学家(八)徐宗才何德理(兹丹涅克赫德里奇卡),男,捷克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外交家、作家、评论家、摄影家。曾任捷克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驻日本大使。1919年7月12日出生于布拉格,父亲是一位瓷器画家,由于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喜爱艺术。1925年...

  • 标签: 汉学家 布拉格 盆景艺术 |
  • 简介:1900年7月26日下午,上海沪西的张园,《亚东时报》主笔、33岁的章炳麟举起一把杭州剪刀,“咔嚓”一声剪断了发辫。在会场200多人的惊愕叹吁中,在莫衷一是的君主立宪和革命民主的争论声中,中国第一根辫子落了地。

  • 标签: 情殇 君主立宪 章炳麟 辫子
  • 简介:翻开《二十五史补编》,有署名练恕的四种著作。令人难以相信的是,这些赫然与万斯同、钱大昕等史学大师并列的史学专著,竞会出自一个年仅十六、七岁的少年之手。在我国历史上不乏天资过人的奇才,如汉代丁鸿十三岁通晓《尚书》,张堪七岁能解《易经》,三国曹植七岁赋诗等。但由于时代久远,

  • 标签: 二十五史补编 史学大师 张堪 丁鸿 万斯同 北周公卿表
  • 简介:元代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字若思,顺德邢台伶河北邢台)人。中国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还是一位水利工程专家。生于元太宗三年(1231年),卒于元仁宗延祜三年(1316年)。祖父郭荣通晓《五经》,对数学和水利都很有研究,并与元世祖忽必烈的谋臣刘秉忠为友,经常在一起探讨学术问题。

  • 标签: 郭守敬 科学家 北京 水利工程 天文学家 《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