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鞴(jān,冻裂),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 标签: 七录 指掌 七始 中学同学 斋日
  • 简介:国土是国家第一资源,海岛为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988—1995年全国海岛普查,我国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共计6536个,总面积近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0.83%;其中450个岛有常住居民,人口4152万(2000年测算数),占全国人口的3.2%。

  • 标签: 海岛 行政管治 国土资源 中国 历史发展
  • 简介:清朝自顺治至宣统(1644—1911)历12位皇帝共296年间,增城共到任知县161名,而最为增城人民怀念的好知县,恐怕就是“山水诗翁”一清。

  • 标签: 山水诗 96年 知县
  • 简介:200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26集《新四军》纪实电视片,展现了当年新四军光辉的战斗历程,使广大收视观众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但这部电视片也有不足之处,有一些重要史实失实,其中有的严重失实。

  • 标签: 管文蔚 新四军 中国共产党 陈毅 苏北
  • 简介:《曲海总目》为清乾隆时黄文旸编纂,著录剧目凡一千零十三种,计分六大类,日元人杂剧、元人传奇、明人杂剧、国朝杂剧、明人传奇、国朝传奇.此书著录剧目数量众多,且不少无名氏传奇首见著录,对于研究明清之戏曲颇具参考价值.但也不免"庞杂无次"之讥,如"元人传奇"一类,杂收金诸宫调、元杂剧作品即是.此后,《曲海总目》出了两种补编本,一为镇江支丰宜所补订之《曲目新编》,一为有传庭芬所补订之《重订曲海总目》.

  • 标签: 传奇 杂剧 明人 无名氏 戏曲 剧目
  • 简介:“画如其人”的“人本艺术”观,是在突出艺术精神与艺术家的人文精神、品行修养的互为映衬与观照。玉对中国传统人文情怀的重视,使画家获得了一种自在而自如的艺术精神。

  • 标签: 人文精神 管玉 传统文化 山水画 艺术风格
  • 简介:《穆斯林通讯》是20世纪末中国穆斯林民间团体创办的一份内部刊物,因其是报纸形式,体现出信息量大、周期性短等特点,适合各族穆斯林不同阶层的群众阅读。本文从它的创办背景、发展和管理、办刊追求、作出的贡献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等几个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概述和探讨。

  • 标签: 穆斯林通讯 文化现象 人文关怀
  • 简介:一总集价值略论(一)什么叫做总集在中国封建时代,出版较自由,其官或僚,或文人或墨客,常以吟诗作对为业,吟的诗多了,就编成诗集(当然也有文集,那是另一话题),只要你付得起出版费用,出版商就替你印刷出版,这是很平常的事。

  • 标签: 诗歌总集 广西 清代 中国 封建时代 《三管英灵集》
  • 简介:清中叶以来,广东人口急剧增加,乡村乞丐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外来恶丐的强乞、勒索、吓诈、盗窃等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正常的农业生产.对此,清代广东地方政府与乡民甚至联合起来颁布了有关管理乞丐的告示或乡规.其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对乞丐行为的治;二对基层组织的督促;三对当地人的约束.其中,乡村保甲、乡约是管理乞丐的主要力量,地方士绅是推动乡村乞丐管理的重要力量.

  • 标签: 清代 广东乡村 强乞强丐 管理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李商隐诗集中载有诗人三峡行役之诗多首。义山究竟何时,为何上下三峡?对此,清代著名作家冯浩首创所谓'巴蜀之游'说。其《玉溪生年谱》宣宗大中二年(848)条云:'及亚(按:指义山府主,桂观察使郑亚)贬,义山即由水程历长沙、荆门,……其时当至故乡与东都。……旋又出而行役,有徘徊江汉,往来巴蜀之程焉。'冯氏《玉溪生诗集笺注》对有关

  • 标签: 李商隐诗 桂管 诗辨说 观察使 冯浩 樊南文集补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