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二七”大罢工80周年前夕,笔者特地参观了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在旧址的陈列展览中,看到在惨案发生的当晚,罢工委员会曾召开紧急会议,作出了忍痛复工的决定。但是开会地点不详。事后查阅有关书籍,得到的答案也口径不一。为此,笔者进行了研究考证,力求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 标签: “二七”大罢工 京汉铁路总工会 法租界 熊晋槐
  • 简介:兴献王是明宪宗之子、明世宗之父,特殊的身份,使其成为研究明代藩王问题的很好样本。兴献王在就藩时,拒绝了不满意的就藩地点,求得湖广安陆州作为自己的就藩之地,并获得丰厚的藩产。根据兴献王这一个案,再结合明代其他藩王的史实,可以看出,明永乐以后,藩王拥有选择就藩地点的自主权。这一自主权是造成全国藩府不均衡分布的重要原因。兴献王将钦赐藩产及其管理权与就藩地点结合在一起,使藩产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从兴献王的例子,亦可窥见因藩产数量、管理权、管理程度上的差异所导致的明代各藩财产极不均衡的状况。

  • 标签: 明代藩王 就藩地点 兴献王 安陆州
  • 简介:通过官方史书上关于唐代皇帝的出生、即位和死亡地点的记载,通过比对和考释,从空间位置的角度对相关的唐代政治沿革及宫室制度变化进行分析,对于诸如太极殿与大明宫之作用、皇权对于太子诸王的压制等方面做出解释。

  • 标签: 地点 唐代皇帝 官书记载 政治史
  • 简介:乌鲁木齐是清朝和中亚哈萨克汗国之间最早的贸易地点。清廷选择乌鲁木齐作为贸易地点的决策过程分为初期决议和二次决策两个阶段。初期决议基于乌鲁木齐屯田、距离吐鲁番较近这两个因素,将贸易地点定在乌鲁木齐。二次决策是指在权衡改变原定贸易地点的代价之后,强化了初期决议的结果。乌鲁木齐屯田对选择贸易地点的影响最大,基于新疆开发战略背景下的乌鲁木齐屯田所需耕畜的缺乏,是乌鲁木齐屯田能够决定贸易地点所在的直接原因。当乌鲁木齐作为清廷向伊犁进发的战略跳板地位实现后,再加上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开辟了与哈萨克的新的贸易地点,乌鲁木齐的清哈贸易便被取消了。

  • 标签: 清朝 哈萨克 乌鲁木齐 贸易地点 屯田 战略
  • 简介:本文探讨了1640年喀尔喀-卫拉特两部会盟的召集人、地点和目的等问题,指出《1640年喀尔喀-卫拉特法典》的序文、《咱雅班第达传》和清代档案史籍提供的信息证明,喀尔喀部扎萨克图汗召集了这次会盟,是在其领地内举行的,会盟的主要目的是抵御来自清朝的军事威胁。

  • 标签: 喀尔喀 会盟 地点 卫拉特法典 清代档案 军事威胁
  • 简介:导言近年来,人类学范围内的城市研究逐渐兴盛,尤其在城镇化浪潮之下,有关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不过,相较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城镇化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

  • 标签: 城镇化进程 文化格局 区位学 人文 历史 地点
  • 简介:郑骞教授的《辛稼轩与韩侂胄》一文,曾发表于1948年的《再生月刊》上,当是他去台湾之前,任职于上海暨南大学时所作。可惜我于其时未得看到。1991年夏,台湾大学的一位友人从郑先生的《景午丛编》中抽印了这篇文章和《辛稼轩的一首》惠赠与我,

  • 标签: 辛稼轩 稼轩词 立春日 韩侂胄 作年 和地点
  • 简介:唐代以后,因长期战争破坏和过度开发的官牧和私牧,宁夏的生态环境开始严重退化。有的地方已经恶化到了寸草不生的地步。

  • 标签: 生态平衡 宁夏 试验 过度开发 生态环境
  • 简介:1964年初夏,一辆军用专列缓缓停靠新疆大河沿火车站——那些年,这个西部小站常有这样的情景出现。中国正在秘密研制原子弹、导弹和氢弹,许多参试人员和器材物资就是经由这里抵达西北核试验基地的。八一电影制片厂代号“兵9号”摄影队一行数人也在这里下了车。他们的任务是拍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向中央政治局汇报,并为核专家的科研提供资料。30多年前,中国拍摄重大新闻事件主要还是靠电影。

  • 标签: 中国核试验 拍摄中国
  • 简介: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核武器的国家。1939年,纳粹德国制定了原子弹研究计划,但直到1945年帝国崩溃,也没有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核试验。二战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成立了最高机密的“曼哈顿计划”,把刚发现的原子裂变现象应用于大规模杀伤洼武器的研制,目标是赶在德国之前制造原子弹。

  • 标签: 核试验 世界 “曼哈顿计划” 纳粹德国 1939年 原子弹
  • 简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前几天,罗布泊地区天高云淡,茫茫大漠一望无垠。阵阵凉风卷起层层沙浪,向高高耸立的原子弹托架涌来。1964年10月13日,爆炸试验场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上将收到意外情报:一支一两百人的杂色队伍,出现在早已禁控的试爆区附近……惊现意外张爱萍读了机要员送上的情报,认真审视一组由伊尔侦察机从800米高空拍摄的照片,神情愕然:一望无际的沙漠中,

  • 标签: 试验场 人群 核爆 中国人民 总参谋长 原子弹
  • 简介:1958年是我国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全国人民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掀起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这年春季,毛主席亲临武汉,决定在这里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提前赶到武汉,他心中惦记着鄂城县旭光一社,乘会议召开之前一点空闲时间,在湖北省省长张体学的陪同下,前往视察。李先念一行出武汉大东门,沿316国道驱车东南行75公里,不到两小时便来到旭光一社。

  • 标签: 张体学 中央工作会议 鄂城县 湖北省省长 空闲时间 湖北省委书记
  • 简介:本文介绍了土工试验在土遗址保护中的作用。介绍了常规土工试验的内容、目的及特点等,并通过土遗址保护中的具体实例来说明土工试验数据在保护中的应用。

  • 标签: 土工试验 土遗址保护 实例说明
  • 简介:侵华日军在南京的荣字1644部队,是日军主要的细菌战部队之一,其第一任部队长,由臭名昭著的731部队长石井四郎兼任,可见其在日本细菌战部队中的重要地位。关于1644部队的罪行,本人曾在《民国春秋》发表过《惨无人道的荣字1644细菌部队)(1987年第6期)、《侵华日军细菌战和用活人实验的罪行》(1992年第6期)等文章。其中记述了抗战胜利以后的1945年12月,南京首都地方法院检察处对1644部队用活人进行细菌试验案件进行了调查。该调查确认:一、1644部队为日军的细菌战部队,其第一部“主管特殊研究与实验等秘密工作,即选择(中)国军俘虏,将各种病菌药品注射其体内,作实验上之研究,前后致死者甚多

  • 标签: 部队 侵华日军细菌战 文职技术人员 鼠疫菌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细菌武器
  • 简介:鹤壁五岩寺石窟为灰岩材质,体量小,但是由于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出现了各种破坏包括结构破坏和表面破坏。为了保护石窟,笔者对石窟的病害进行了现场调查,发现其病害有山体开裂垮塌,树木生长的影响,佛像本体的开裂、缺损、表面溶蚀、污垢和变色等。为了保护石窟,对灰岩石质的防水材料、加固材料进行了筛选。本文通过颜色变化、接触角改变、吸水率和酸腐蚀等对所选的防水剂进行了评价筛选;通过颜色变化、喷砂试验、冲刷实验等检验了加固剂,最终选出了对石窟岩石有保护作用的防水材料和加固材料。

  • 标签: 石窟 防水 加固
  • 简介:安徽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改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开序幕,并在民国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如设立各级农业改良机关,新品种的引进与培育,病虫害的科学防治,等等。在农业改革过程中,各机关不仅采取特约农户、示范推广的方式,使改良、推广与农民的生产相结合,而且注重将新品种的推广与提供优质工业原料相结合,注重与各方面的合作。这时期安徽的农业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和交通发达地区或示范区,尚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在全省有效推广。

  • 标签: 安徽省 农业试验 农业推广
  • 简介:法国新小说对中国新试验小说的艺术渗透似乎已成不争的事实。本文将在法国新小说家的四位主要代表及中国20世纪80年代涌现的一批新试验小说家之间建立一个比较研究,旨在说明不论是法国新小说,还是中国新试验小说,都宣扬一种"新现实主义",将其作为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如果说前者对后者施加了某种影响,使得某些叙述形式渗透到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艺术中,这种影响的可能性正是来自于中法小说家对"现实"和"现实主义"的共同理解,而非单纯的技巧模仿。

  • 标签: 法国新小说 新试验小说 新现实主义 新语言 新文学
  • 简介:1967年,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今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始进行体积与重量都较小、比威力(即威力与重量的比值)较大的核武器探索研究,是为研制核潜艇用的潜地导弹的氢弹头而开展的预先研究。1970年,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九院)提出了较小型的氢弹引爆弹(即“扳机”,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为了检验设计的正确性,探索较小型的引爆弹的特点,经中央专委批准。

  • 标签: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核试验 事故 着陆 核弹 空投
  • 简介: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政府在准确把握发展趋势、遵循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是一个资源型地区,同时也是一个生态特殊的地区,立足于这个实际,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整个青海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跨越发展与科学发展的统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标签: 循环经济 发展战略 柴达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