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9 个结果
  • 简介:铜鼓纹饰立体蛙李文铜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出现,是从炊器演变过来的①,源于云南②。除我国的西南诸省区发现有出土外,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均有出土,但以我国出土的为多。开启鼓面边沿饰蛙先河的是云南晋宁石寨山西汉中期...

  • 标签: 铜鼓纹饰 青蛙 灵山型 广西南部地区 古代铜鼓 冷水冲型
  • 简介:洛阳,地处中原。中原是华夏族的发祥地。历史上有千余年,洛阳是夏、商、周、东汉等十三个王朝建都之地,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碰撞、融合、壮大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因此,对洛阳民族和宗教的研究不仅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而且对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也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台湾同胞到洛阳寻根问祖,就是一个生动的事例。笔者仅就有关洛阳古代民族史的一些史料进行爬梳整理,综合归纳,撰成此文。

  • 标签: 洛阳 中原 古代民族 华夏族 国人 建都
  • 简介:东汉郑玄(127—200),对《礼记》的注释能在诸家注释中脱颖而出,最终保留至今,与其涉猎广泛、博学多才有关。他杂采诸家,巧妙地利用群书来诠释、补充、校正《礼记》,看似随意点染,实为大家手笔,使得《礼记注》摇曳多姿,成绩斐然。本文试对郑玄利用群书作注加以分析,不当之处希就正于方家。

  • 标签: 广泛 《礼记》 博学 东汉 诠释 郑玄
  • 简介:西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整理群书的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汉书·成帝纪》:“河平二年秋八月,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谒者陈农使使求遗书於天下。”何焯《义门读书记》:“刘向校中秘书,孟坚大书于帝纪,尊经籍也。”《汉书艺文志序》则有更详细的记载:

  • 标签: “赋” 诗赋 汉书艺文志 秘书 刘向 记载
  • 简介:西禅寺又名西禅龟峰寺或灵峰寺,因殿后石形如龟,故名。故址在今西华路太保直街市4中内。该寺始建于何年?据《大明一统志》记载:“《南)宋淳熙中,经略周自强建。”《转引自黄佛颐《广州城坊志》卷5)另据现存的广州最古的方志《元大德南海志残本》《陈大震著,广州市志办校点出版)卷9记载,周自强于淳熙三年《1176),建九思亭于番山《在今市13中),他在广州任职三年,那末,西禅寺与番亭的始建年代应相同或相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 标签: 西禅寺 广州市 第四中学 历史变迁 中国
  • 简介:本文所述“河南”,是指今广州市海珠区人口最集中、经济最繁荣发达的主要地区。不少人以为河南就是海珠区,海珠区即河南,把河南同海珠区划上等号。其实非也。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可得从头说起。

  • 标签: “河南” 中国 广州市 历史变迁 管辖范围
  • 简介:魏晋玄学家王弼的《周易例》一直被学界作二类理解。一类将《周易例》作为王弼对《周易》的若干体例的理解,可谓就易学而易学(如朱伯崑先生)。另一类将《周易例》理解为王弼扫除汉易象数学而提出的魏晋新易学,可谓对《周易例》作哲学的分疏(如余敦康先生)。本文则对王弼的《周易例》作别样的理解,将《周易例》置於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考察,用魏晋时期的事例印证其观点,指出理论学说--王弼《周易例》中的若干观点与时代背景是可以互相批注的。本文对《周易例》的解释,有别於作过实(就易学而易学)的疏理,也有别於作过虚(哲学上的疏理)的解释。

  • 标签: 王弼 《周易略例》
  • 简介:有明一代,政治浮沉,世事乖谬,疑案丛生,风波叠起。云南地处西南偏隅,虽难蒙朝廷“天恩惠及”,却先后有幸容留两位君主驻骅,成为千古佳话。其中,建文帝事迹多见逸闻,史藉不载;永历帝在滇,则屡见经传,史书可循。

  • 标签: 永历帝 中国 云南 朱由榔 明朝 孙可望
  • 简介:象郡辩白耀天(广西民族研究所)关于象郡的论辩,是个老题目了。古有唐宋诸家的述作①,今有复旦学者的议论②;外有法人马司帛洛、鄂卢梭的驳辩③,内有周振鹏、罩圣敏等相异的见解④:迄今尚难作定鼎之说。论者不擅于历史地理之学,可读书有得,综诸家之说,觉得还有...

  • 标签: 象郡 《汉书》 《史记》 南越国 交趾 地理志
  • 简介:东汉“市”考王凯旋“市”,是集中反映商品交换和商业经济面貌的场所。故此,各代政府在正史文献中都将其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载入。同时,市也集中反映了政治经济领域所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本文拟对东汉“市”的诸多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以求有助于认识理解东汉商业...

  • 标签: 东观汉记 后汉书 “市” 商业经济 《御览》 《太平御览》
  • 简介:学海堂是阮元任两广总督时在广州创立的书院,它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清代乾嘉学派学风的发扬和总结,而且与此前阮元在杭州创立的诂经精舍一样别开生面,影响深远,是清代书院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和里程碑。近年有关学海堂的记述和研究著述不少,但在学海堂创办时间及其教育制度的记述上或勾勒不清,或与史实有出入,或以讹传讹。试举较有代表性的一例:

  • 标签: 学海堂 书院 中国 广州市 创办时间 办学特点
  • 简介:宋平岭南后,于左右江溪峒立五寨,太平寨为其一。关于太平寨的治所,学术界多将它定于今广西崇左。笔者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及自己观点,认为太平寨的治所应该在今龙州附近。

  • 标签: 宋代 太平寨 治所
  • 简介:依据相关记载,对李诫的家世、仕途及营造项目进行了概括总结。从宋代的荫官制度入手,对李诫的生年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使大家对李诫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 标签: 李诫 生年 营造法式 荫补制度
  • 简介:昌吉为丝绸之路北道的重镇,历史上到此地的名人络绎不绝。因此,记录其地名来源的也不少。昌吉历史悠久,人文复杂,资源丰富,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不少中西方学者和探险家在这里活动,由此出版了不少记载昌吉地区的著作、探险报告和论文。由于这个地区民族和语言文字复杂,沿革变迁频繁,所以其城邑的名称常常彼此混淆,造成错误,对此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目前关于"昌吉"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认为"昌吉"本为"仰吉"之转音。二是清代史学界研究西域地名的权威学者傅恒等撰《西域同文志》卷一《天山北路地名》解释道:"昌吉,准语‘场圃’也,汉蒲类后国地,汉移支国也。"徐松《西域水道记》也认为"昌吉"一名系准噶尔语,是"场圃"的音译,以河名而得。

  • 标签: 昌吉 彰八里 昌八剌 仰吉八里 卫拉特蒙古
  • 简介:赵藩(1851-1927)字樾村,一字蟠仙,号介庵,晚号石禅,剑川人,白族。清举人,历任易门县学训导、四JII酉阳知州、永宁道、盐法道、按察使等职。辛亥革命时在大理,被推为迤西自治机关总部总理,不久调任腾永巡按使兼迤西道尹与李根源一道安定迤西各地,后被选为众议院议员。1910年参加护国运动,任全滇团保局长。护法时期,任广州军政府交通部长,应该说他是一个由封建营垒走向民主主义革命的民国初年云南政坛人物。

  • 标签: 赵藩 中国 云南 生平 文学创作
  • 简介:周颙是南朝宋齐时著名文人、佛学家和音韵学家。精研佛理,谙通音辨,宋末发现汉字平、上、去、入四种声调,著有《四声切韵》,后被沈约用于诗文创作,调谐声律,对“永明体”、近体诗的形成均具有深远影响。周颙作品大多散佚,长期以来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至其生平,唯曹道衡、沈玉成和刘跃进等学者有过一些考述,系统梳理则付阙如。遂不揣谫陋,在全面检讨现存正史和佛典相关资料基础上,考其行年。

  • 标签: 周颙 行年 四声切韵 永明体
  • 简介:<正>城址问题是吴、越文化的内涵之一,向为治越史者所关注。本文拟就浙江境内的吴、越城址,择其要者,试为考辨,敬请方家指正。越国都城史载越王勾践自吴获释以后,为雪国耻,采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图霸业。其中迁都于会稽山北,就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元前490~前489年,范蠡受越王勾践之命,经过实地考察,选择了“四达之地”的“平易之都”-今日的绍兴市区,发动民众,建造了一座小城和大城。小城就是勾

  • 标签: 印纹陶 城址 越王勾践 城墙 原始青瓷 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