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壮族发型和头饰演变黄润柏发型和头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着。不同的发型和头饰形式,不仅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特定民族的文化心理、审美趣向以及民族间的文化交...

  • 标签: 壮族地区 壮族先民 断发文身 头饰 崖壁画 春秋战国时期
  • 简介:对《元典章》中“纳”一词,学界均认为即“圣行”,无异议,但对“做纳”的理解则产生分歧,有认为是按教规行事,有认为是“圣行拜”。实际上都不正确。据考证,“做纳”的本义是婉指“割礼”。

  • 标签: 速纳 木速蛮 蒙古习俗 伊斯兰教规
  • 简介:燕只吉部是弘吉刺部的分支之一,元代汉文文献中又写作燕只吉台、燕只斤、燕只吉或晏只吉,在波斯语文献中拉施特写作额勒只斤,均是此部落的不同译名。帖家族的地位与声望虽远不及四杰家族,但在蒙元时代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对波斯语文献《史集》与汉文文献的解读,考察燕只吉部帖家族在伊朗与汉地不同的政治命运与文化面貌。

  • 标签: 汉文文献 蒙元时期 史集 燕只吉台 合赞汗 波斯语
  • 简介:十六国胡人政权亡的根本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胡人统治者在统治民族本身不够成熟和强大的情况下,普遍实行民族本位、民族压迫和民族防范政策,既埋下了统治力量先天不足的隐患,又加重了民族隔阂,激化了民族矛盾;二是各政权普遍存在内乱不断的现象,导致自相残杀、自取灭亡和外敌乘虚而入的惨重恶果;三是统治者普遍在政治、生活上极度腐败,重用奸臣,沉迷享乐,不恤民力,穷奢极欲,导致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激化了社会矛盾,动摇了统治基础。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大大削弱了十六国胡人政权自身实力,制约了政权发展壮大,导致了政权的迅速崩溃和灭亡。十六国胡人政权亡现象具有深刻的历史启示意义。

  • 标签: 十六国 胡人政权 速亡
  • 简介:清末围绕立宪法、开国会而展开的“预备立宪”,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一场从帝制向宪政过渡的社会革命。同所有改革一样,它需要全社会付出时间和努力加以培育,方可使其逐渐臻于完善。但不管是各省的国会请愿运动还是作为预备国会资政院的开国会议案讨论,都在先进国家成功的示范和本国危亡的压力下获得空前的社会认同,将上自清廷权贵下至各省士民卷入其中,并使带有激进色彩的“开”论思潮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回顾资政院开国会案讨论过程乃至整个国会请愿运动,除了让人振奋于中国民众空前的权利诉求之外,也不难发现运动中激进思潮的愈演愈烈,进而表现出人们对国会制度的多重误读,并由此产生诸多负面的效果。

  • 标签: 激进思潮 资政院 速开国会运动 速开国会案
  • 简介:膝子京,名宗谅,子京为其字,河南洛阳人。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春,膝子京遭人诬告贬职岳州(巴陵郡)知军州事,翌年(1045年)重修岳阳楼,从此与范仲淹的传世名作《岳阳楼记》结下不解之缘.

  • 标签: 《岳阳楼记》 滕子京 中国 宋朝 生平事迹
  • 简介:旧历年年底,这是每个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良好时机。但是,当我们泡好一杯香茶、备好纸笔,准备认真翻一翻陈年老账的时候,一种惶惑之感不禁油然而生———是的,我们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在1999年到底干了些什么!这种遗忘,是我们的生活过于平庸的明证,也是时尚化的世界越来越感性、越来越缺乏内涵的必然结果。记得90年代初,王朔有一本小说叫《过罢瘾就死》。由此推想,“过罢瘾就忘”大概正是人们对文化快餐的普遍态度。大象噜嗡:生态文化勃兴的缩影1999年初,河南人遭遇的第一场温情和郑州动物园里的大象有关。一只名叫噜嗡的大象在和风湿病抗争了一个月之后告别尘世,终年25岁。河南媒体对噜嗡异乎寻常的关注及市民对这只巨型动物的关心,至今让人难以忘怀。这种关注和关心其实是生态文化在我国勃兴的一个最生动的缩影。由此我们不难联想到,青海藏羚羊的命运为什么在1999年引起人们广泛的忧虑,索南达杰、扎巴多杰这两位为羚羊而死的藏族干部,为什么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在北京这个中国文化的中心地带,今天有自然之友、绿家园、地球村等形形色色的民间环保组织。对于动物,他们共同的主张就是要求人放弃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将动物看作朋友,看作与人平等的生命...

  • 标签: 文化时尚 《快乐大本营》 《实话实说》 娱乐频道 《还珠格格》 生态文化
  • 简介:民国建立,经学最终退出了学堂的学制体系。这是经学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阶段性标志。经学退出后,如何填补维系伦理秩序的道德真空,以及传承中学不使变形,成为相当棘手的难题,不仅造成民初以来政治、思想、学术等方面的纠结与困惑,而且引发了学人的重新思考和争议。

  • 标签: 马一浮 伦理秩序 国学研究 学校制度 学校教育 北大校长
  • 简介:冷战在欧洲开始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倾向是支持亲美的国民党政权,希望后者能在中国内战中获胜。从而使中国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但国民党军队的迅速失败令美国政府不得不从1949年初开始调整其对华政策,其着重点在于尽力离间中苏.阻止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而在这一努力失败后,美国立即调整其亚太战略布局,一方面遏制中苏、限制共产主义在亚洲的进一步扩张,一方面扶植日本、保护韩国和中国台湾,以在远东建立新的同盟关系。在远东地区中、美、苏三角关系的互动中,中苏结盟这一问题不仅左右了中美关系的走向,也成为美国开始其亚洲冷战战略时的基本战略考量。

  • 标签: 冷战格局 中国内战 对日和约 国民党军队 社会主义阵营 中苏同盟
  • 简介:16、17世纪江南社会之丕变及文人反应孟彭兴(一)明王朝定鼎以后,南京作都53年。其间,洪武皇帝曾以元氏阍弱,威福下移,近世风俗相承,流于僭侈,至闾里之民服食居处,与公卿无异为由,对江南进行打击,强制迁徙富民14万户于凤阳。以后,又二次徙19600余...

  • 标签: 江南社会经济 江南地区 17世纪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经世致用 文人
  • 简介: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日本朝野提出的"中日亲善"(日本语为"日支亲善"),单纯从字面上解释可为中日友好、中日友善之意。但在日本侵华背景下提出的"中日亲善",就显得极其伪善,本质上亦多为伪善华丽辞藻包裹包下的"软征服"内容。九一八后,随着日本侵占东北暂时得逞,为了缓和、分化中国国内的反日运动,争取中国当权者中的对日妥协势力,同时消减国际舆论的不利因素,日本方面遂主动向中国抛出了"中日亲善"诱饵。在当时的背景下,使用带有"亲善"外衣包裹的这一政治概念,是以要求中国政府承认日本现有侵略权益并以平息全国反日运动为前提条件,具有明确的政治含义和价值属性的。通过中国朝野的反应可以看到,中国当时尽管存在着抗日与媚日两种思潮,但抗日已成共识并形成主流。在中日关系问题上,国人期待建立在国家平等、相互尊重、互利互惠基础上的"中日亲善",坚决反对侵略、奴役,把中国变为附庸国的所谓"中日亲善"。相关讨论对于梳理近现代中日关系史之思想流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九一八 中日亲善 中国朝野 文化抗战
  • 简介:乾隆帝对喀尔喀的政策及喀尔喀的反应(日)冈洋树前言本文以在“青衮札布之乱”被平息后,由清廷派往库伦的亲清派王公桑斋多尔济的活动和与此相应的喀尔喀王公的抵抗为中心,探讨乾隆帝对喀尔喀政策的性质。桑斋多尔济虽然是喀尔喀王公,但作为亲清派,他发挥了推行乾隆...

  • 标签: 桑斋多尔济 喀尔喀 乾隆帝 商卓特巴 哲布尊丹巴 乾隆二十二年
  • 简介:1933年8月25日,发生在四川西北高原的叠溪地震(里氏7.5级)是一次巨大的灾难。这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对富饶的成都平原构成了很大威胁,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灾难发生后,川西民众依靠自己的力量抗灾自救,以四川军阀为主要力量的四川地方政府也为抗灾重建进行了努力,川西各县的工商界、知识界、宗教界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中央政府的态度和中央机构的反映,则有些冷漠。

  • 标签: 民国自然灾害史 四川叠溪地震 灾后社会反应
  • 简介:鸦片战争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然而清王朝在战争中的失败是否促使当时大多数士人去重新认识并了解西方世界,进而发生思想转变,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究的议题。本文以道光年间“理学复兴”的代表人物李棠阶为例,尝试探讨鸦片战争对他的影响。研究以李棠阶在鸦片战争前后的日记为中心,展示出他如何一直以理学家的思维方式来应对外在世界的变化。这一个案,或许有助于我们重新省思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问题。

  • 标签: 理学 李棠阶 《李文清公日记》 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