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当前大连市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存在着资金投入量少,特色产业培植困难,民族文化传承缺乏保障等问题,通过调研,提出要科学选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整合资源,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坚持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推动大连市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等措施和建议。

  • 标签: 少数民族 特色村镇 建设
  • 简介:2017年7月7日,正在执行跨海区机动训练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母编队抵达香港,参加香港回归祖国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庆祝活动,受到香港特区政府和民众热烈欢迎。——题记一2012年9月25日,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3周年国庆还有

  • 标签: 辽宁舰
  • 简介:满族,是一个颇有作为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满族以其勤奋、勇敢、开拓、包容的崇高品格和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尊严的不屈精神,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人们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对满族的认识不断升华,对满族的研究愈益重视,科学地探索满族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业已成为一门学科,即满学。满学,亦称满洲学,与蒙古学、藏学共同构成中国学(过去称汉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满学与清史密切相关,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满学又有其自身学科固有的特征。满学主要研究满族的历史和文化,现实与未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民族、宗教、民俗、语言、文字、医学、民族关系等,其本身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满学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满学研究对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辽宁是满族的故乡,沈阳是清朝的发祥地。在辽沈大地居住着500多万满族同胞,占全国满族人口的一半以上。辽宁省设有8个满族自治县(含两个县级市)和若干个满族乡镇,是满族聚集和活动的主要地区。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和盛京三陵等举世闻名的人文景观,辽宁省...

  • 标签:
  • 简介:大连是我国近代优秀建筑比较集中的城市,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较快的城市。本文试对大连建设现代化城市过程中的历史建筑的保护现状作一论述,并借鉴各地经验提出几项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应对之策。

  • 标签: 大连 历史建筑 保护
  • 简介:人们常说,人民解放军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蒋介石的飞机大炮。这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体现以弱胜强的豪迈心情。当时,人民军队里还有更有趣的说法:“蒋介石是我们的运输大队长!”这倒是真的,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大多是缴获而来的,而我们自己的兵工厂,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 标签: 淮海战役 炮弹 大连 人民军队 武器装备 蒋介石
  • 简介:本文通过现场勘查和对实测数据的复原分析,认为辽宁喀左大城子塔原制应为八角九层,而此前七层的认识是错误的。又以史料证明塔建于金代的观点证据不足,进而从建筑和装饰特点入手,探讨认为该塔建于辽代。

  • 标签: 大城子塔 勘查 复原
  • 简介:民族旅游业作为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重点,是我省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民族旅游业也得到辽宁省政府的重视。但是,相对于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我省民族旅游业的发展还相对落后。造成落后的原因,从内部看,是民族旅游地区自身经费和专业人员的不足;从外部看,则是民族旅游地区的特色文化发展相对较弱。这说明辽宁省的民族旅游业需要完善管理体制,整合特色资源,形成自己的独有品牌,使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

  • 标签: 辽宁省民族地区 旅游 发展
  • 简介:<正>辽宁省的高山族,是从台省湾来的。台湾省是高山族的故乡,那里气候属于热带,山地多,平原少,一年两季生产稻子——旱田收成一次,水田收成一次。水果种类很多。台湾省有高山族,也有汉族,高山族人数少,汉族人数多。高山族在山区居住,种旱田稻子,不离开山区。高山族的风俗习惯有历史传统,服装与汉族不同。高山族男子穿类似今天大衣式的长袍。女子围围巾,衣服也不同于汉族。每年九月份丰收节日,全村男女老少集中在广场跳舞,欢乐三天,以示庆祝。

  • 标签: 高山族 辽宁省 稻子 台胞 汉族人 台湾省
  • 简介:燃灯节是藏族传统节日之一,又有酥油灯节或酥油灯会之称,时间为每年藏历一月十五日。该节日的起源与宗喀巴大师有关。明永乐七年(1409),宗喀巴大师在拉萨举行规模盛大的大祈愿法会期间,于一月十五日夜在大昭寺前摆设桌架,供奉酥油灯和其他各种供品,隆重纪念释迦牟尼佛降服六师外道。此后,每年的祈愿大法会期都要供奉酥油,于是因袭相传,逐渐演化成以燃点酥油花灯为主的群众性娱乐节日。

  • 标签: 灯节 读者来信 大连 传统节日 释迦牟尼佛 宗喀巴
  • 简介:近代大连自建市起,就是殖民地性质的资本主义城市。城市人口的多样性和移民性,带来了城市多元的文化特征,它极大地影响了大连城市的起步与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于其近现代化进程。外来建筑活动和建筑审美,反映了大连城市建设的移民城市性质,这些建筑文化鲜活地体现了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碰撞、吸纳和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科技进步的文化内涵。

  • 标签: 近代大连 多元文化 特色研究
  • 简介: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又有相当一部分保留在民间,尤其是满族聚居地区。为了更好的挖掘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辽宁省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在辽宁省民委及各市县民族工作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从2012年开始,在省内满族聚居地区陆续开展了"辽宁省满族民间历史文化遗存收录编撰"工作。本文即是在调查收录的基础上,对辽宁省内满族民间历史文化遗存做一详细梳理,以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这些珍贵资源,从而推动文化抢救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 标签: 满族 民间历史文化遗存 抢救保护
  • 简介:辽宁清前满族文化是辽宁多元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文化的源头文化,是辽宁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但目前尚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品牌效应。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辽宁清前满族文化品牌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力度,整合现有资源,在深度挖掘和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开发新产品,寻找新项目,逐步形成清前满族文化产业基地,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辽宁清前满族文化品牌。

  • 标签: 辽宁清前 满族文化 品牌打造
  • 简介:随着对满族文化资源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满族文化资源是辽宁的特色资源、优势资源,深入开发满族文化资源对于促进辽宁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辽宁要发展文化产业,主要的方法是依托丰富的满族文化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做大做强满族文化产业,从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与经济优势。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辽宁省满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切实有效、具有可行性的发展对策。

  • 标签: 满族 满族文化 产业化
  • 简介:辽宁是多民族省份,全省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51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有67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6.029,6,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在全国排第五位。其中,满族人口538.5万,占全国满族人口的50.4%;蒙古族人口67万,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11.5%;回族人口26.4万,占全国回族人口的39,6;朝鲜族人口2.1万,占全国朝鲜族人口的12.7%;锡伯族人口13.3万,占全国锡伯族人口的70.29/6。

  • 标签: 少数民族人口 辽宁 蒙古族 朝鲜族 锡伯族 民族成份
  • 简介:<正>辽宁省博物馆为庆祝开馆五十周年,由王绵厚、王海萍主编《辽宁博物馆藏碑志精粹》(以下简称《辽博藏碑》),于2000年1月由文物出版社和日本中教出版株式会社联合精印出版。该书收入碑志原拓片109件,每件拓片配以汉文释文;又以汉文和日文两种文字附载"概要",说明志石的质地、形制、尺寸,志主的简要生平,以及志石出土、收藏、著录情况;还开辟"书的鉴赏"一目,品评书法艺术,因此具有多方面的研

  • 标签: 博物馆藏 志石 辽宁省博物馆 文物出版社 缉熙 宗伯
  • 简介:奉国寺大雄殿是一座重要的辽代建筑,但其建筑年代因未发现始建碑刻和题记,仅依元代碑文所记,而元碑与其他文献记载并不一致,故建筑年代尚有质疑之弊。本文拟从建筑的结构和制度特征等方面入手,与辽代纪年建筑比较,补证大雄殿的建筑年代确为辽开泰年间,元碑的记载是可信的。

  • 标签: 奉国寺 大雄殿 创建年代
  • 简介:本文在对佑顺寺大雄宝殿详细勘察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该殿现存残损状况和原因,阐述了保护原则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 标签: 建筑 现状 原则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