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正>七世纪初,天山以北曾经建立过一个强大的汗国,与高昌国的麹氏王朝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丝绸之路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因其存在的时间十分短促,地域又远离中原,历史上留下的痕迹不多,始终未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今据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对国史进行一些探索,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 标签: 铁勒国 东突厥汗国 薛延陀 部落 高昌国 西突厥汗国
  • 简介:<正>《南和布列塔尼》是作者在其杰出的同乡逝世一百年之际撰写的专著,以此表达个人的敬意.让·巴尔古是布雷斯特大学的教授,曾与人合作主编三卷本的《布列塔尼的文学与文化史》(1987年出版).巴尔古在《南与布列塔尼》一书中向我们揭示了布列塔尼是一块怎样的土地,《耶稣的生活》一书的著名作者的生活和作品都离不开这片热土.为了圆满地完成这项工作,一方面,巴

  • 标签: 文化史 作品 巴尔 作者 文学 生活
  • 简介:哑吗案是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发生的重大国际事件,它造成中国、葡萄牙、澳门两国三方关系史的逆转。案发很大程度上是哑吗等力图推行澳门殖民战略使各方矛盾激化所致,也反映出这一时期清朝当局将民众放在外交前置地位的思路。案发后,葡澳当局乘机侵夺中国在澳门的主权,而清朝有关当局的应对则过分软弱。

  • 标签: 葡萄牙人 政务委员会 理事官 两广总督 汛兵 事件研究
  • 简介:坦汗法典苏鲁格(Suruk)译注(续)辱骂诺颜或诺颜夫人者,罚牲畜二九。辱骂好人的夫人者,罚五畜。辱骂出身卑贱的妇女者,罚马一匹。辱骂[出身卑贱]转变为尊贵夫人者,罚马二匹。若系对方前来挑衅,则不予处罚。男子的衣服破烂者,罚马一匹。自己行走中帽尾...

  • 标签: 阿勒坦汗 绵羊 五畜 使者 蒙古人 被害人
  • 简介:坦汗法典苏鲁格译注译者按:《阿坦汗法典》原文为藏文手抄本,系西德学者R.O.梅塞泽尔在英国利物浦市博物馆发现的,并由他刊布于波恩大学中亚研究所的《中亚研究集刊》1973年第7期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沙·比拉于1975年将藏文原文用拉了字母作了转写...

  • 标签: 阿勒坦汗 藏文 法典 法律系统 传染疾病 释迦牟尼
  • 简介:1998年3月,日本风间书屋出版了吉田顺一教授等7人撰《阿坦汗传译注》,令蒙古史学界瞩目,成为这一古典名著的最新研究成果。众所熟知,1958年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王府家庙内发现了蒙古文抄本《阿坦汗传》,此后20多年间抄本深藏于图书馆中,虽然有人做过介绍,但大多数人只知其名,罕睹其面。1984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珠荣嘎先生将《阿坦汗传》全文分为393节,加以校勘注释,并附原抄本的影印件,在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从此人们得见这一珍贵抄本的真面目。《阿坦汗传》以其对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坦汗的翔实准确记载,被视为足以与《元朝秘史》、《黄金史》、《蒙古源

  • 标签: 阿勒坦汗 最新成果 蒙古文 《蒙古源流》 蒙古语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 简介:2013年7月5日至16日,记者跟随旅游卫视“喜马拉雅腹地”勘线组前往山南地区错那县布、日喀则地区、定结县陈塘等地边境沿线采风,收获颇丰。

  • 标签: 勒布 日喀则地区 山南地区 旅游卫视 线组
  • 简介:<正>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三日至四日,法国戴高乐研究中心(l’InstitutCharlesdeGaulle)副主席皮埃尔·弗朗(Pierr(?)(?)ranc)先生访问了武汉大学法语系和法国问题研究所。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会见了弗朗先生。法语系、研究所的负责人和研究人员同弗朗先生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加强法国戴高乐研究中心同武汉大学法语系、法国问题研究所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友

  • 标签: 副主席 问题研究 戴高乐 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 法国
  • 简介:在房山区河北镇政府后院内,有座古老的寺院,从前院后面拾阶而上,未有百步便可达造型奇特的明代建筑——瓦殿。殿因顶铺瓦而得名。

  • 标签: 铁瓦殿 明代 铁瓦寺 佛教文化
  • 简介:在蒙古文编年史中,阿坦被称作汗,虽然在全部编年史中所记并不一致,但都可以见到阿坦被授予汗号的记载。然而,阿坦是达延汗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之次子,从作为正统汗的达延汗长子一系来看,他是旁系,是本不应该成为汗的人物。在达延汗统一东蒙古之后不久,汗权尚且相当强大的当时,正统汗以外的人成为汗,我以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么,阿坦是怎样、又缘何原因成为汗的呢?考虑到从阿坦汗之后,在蒙古出现了许多正统汗系以外的人称汗的现象,阿坦的汗号就成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所幸近年来由于可以利用新史料《阿坦汗传》,使对此类问题进行新的研究成为可能,故本文将阿坦的汗号问题作为

  • 标签: 阿勒坦汗 《蒙古源流》 小王子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成吉思汗 《明实录》
  • 简介:"柔"的起源农历六月的热贡硕果累累,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民间活动非常频繁的季节。"柔"(藏语,意为娱龙。泛指龙舞、神舞、军舞三种民间活动。)便是其中

  • 标签: 勒柔 屯勒 柔唐卡
  • 简介: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乌摩崖石刻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苯教母续和大圆满在嘉绒地区发展的历史轨迹,也显示了象雄文明在嘉绒藏区遗留下来的深层的文化积淀。通过仔细的研究和缜密的考证,文章对摩崖石刻的内容、历史年代和文化价值作出了判断。

  • 标签: 摩崖石刻 苯教 嘉绒 象雄
  • 简介:是中国沿海古代煮盐的主要器具。据现有资料考证,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以前,有着近千年的历史。盘硕大、厚重,造型奇特,一般为厚9~11厘米的铸铁板,整体呈圆形或椭圆形,也有矩形,直径(或长宽)从1.5到4米之间不等,四周大体均匀置有齿轮状的錾(或称耳),正反都为平面,无边沿,大都是分块组合的,有对称的二分、四分,有不规则的4~10多块之分的,也有一块整体的。

  • 标签: 海盐文化 铸铁 资料考证 圆形
  • 简介:凝是当代著名作家,她是继茅盾、巴金之后,第三位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作家,在去年的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上,她还被选为中国文联主席。我曾写过凝的评传,对她本人以及她的作品还算比较熟悉,但我不想面面俱到地来写凝,面面俱到看似很全面,但最终留给读者的肯定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我知道凝写小说很注重细节,她也擅于抓那些典型细节,往往一个细节就把人物的神采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我也了解一些凝的细节,不妨就从这些细节来看看凝,或许也能把我们引向

  • 标签: 细节铁凝
  • 简介:,减银,减金,是自宋以来直到明清始终流行着的对金属加工方法的一种称谓。宋佚名《百宝总珍集》卷六有“减”一则,前面一首小诗曰:“减元本北地有,头巾环子与腰条。马鞍作子并刀靶,如今不作半分毫。”下云:“减北地造作漏尘碎、草蚩虎、牙鱼之属,如突镂作生活,多用渗金结裹,腰条皮束带之类老旧官员多爱,今

  • 标签: 减铁 减银 减金 金属加工方法 《百宝总珍集》 宋佚名
  • 简介:2001年2月6日,“国务院批准建设青藏铁路”的消息传开,青海、西藏两省区人民无不欢欣鼓舞,但如何穿越从昆仑山北坡西大滩到唐古拉山南麓安多的550公里多年冻土地段,建成这条目前全球穿越连续性永久冻土地带最长的铁路,是摆在建设者面前的一大难关。

  • 标签: 青藏铁路 冻土 唐古拉山 国务院 昆仑山 连续性
  • 简介:"他是一位慈祥、朴实、和霭的老头,是一位很有学问的老头,常说自己是一位乡下老头。"年近80的魏祖老人,每每谈起70年代"文革"期间与文学大师沈从文相处的一段日子时,总是充满着深情地以"老头"来称谓沈从文。沈从文,这位从湘西凤凰古城走出来的"世界乡土文学之父",作品先后

  • 标签: 魏铁 凤凰古城 双溪 湘西凤凰 露天电影 文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