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2018年2月6日凌晨,著名国学大师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101岁,这位从民国走来的大师在睡梦中安然地离开了。先生,1917年8月9日,出生于广东潮州,字伯濂、固庵,号选堂。先生学贯中西,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学术界先后将他与钱锺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北钱南'、

  • 标签: 师生情谊 梁羽生师生 饶宗颐梁羽生
  • 简介:国际著名汉学大师教授,从事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实践66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学术和艺术成就。他对潮州地方志工作发挥了导夫先路的作用,在发掘、整理、纂修、传播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倡导和推动潮学研究的过程中,教授仍继续关心潮州地方志工作,悉心指

  • 标签: 饶宗颐 潮州 地方志 治学精神
  • 简介:由桂林到蒙山,一路山水秀丽,驱车直进,也不过2小时的车程。蒙山乃一山城,古称永安洲,为太平天国军于金田村起义之后攻下的第一个县城,洪秀全以此为据点,封杨秀清等为王,故又被武侠小说家梁羽生称作“太平天国开国封王地”。这个蛰伏在万山之中的山城,却与香港的文人们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梁羽生出身此地,太平天国研究家简又文、国学大师等曾于抗战烽火中避难蒙山乡下。

  • 标签: 梁羽生 饶宗颐 蒙山 文人 国学大师 洪秀全
  • 简介: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恢复了庚子赔款留学计划,以留学考试方式选拔人才,由政府提供平价外汇资助,向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重新派出大批留学生。中共建政前后,为了与国民党争夺人才,通过各种渠道动员这批留学生回大陆参加建设,当时发生过两波海归潮。第一次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到1951年10月。终止的原因是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发布了禁止学理、工、医、农的中国留学生离境法令。

  • 标签: 选拔人才 美国司法部 朝鲜战争爆发 梁思礼 王祖耆 宋硕
  • 简介:张敦,字养正,江西婺源人。南宋时期文献学家与理学家。他与朱熹之父朱松为莫逆之交,并曾为朱松赎田,卒后还附祀朱文公家庙。故其立身行事对于朱熹理学的发展不得不深有影响。张敦平生著作有《六朝事迹编类》、《韩柳文音注》、《衡阳图经》等,今尚传世者仅《六朝事迹编类》与《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二种。而这两种书,对我们今天的文学研究与史学

  • 标签: 张敦颐著作 著作考
  • 简介:1955年3月21日,一份撤销高岗、饶漱石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他们党籍的《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被通过了。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还作了《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报告》。

  • 标签: 毛泽东 高饶事件 中国共产党 孟虹 高岗 刘少奇
  • 简介:反高斗争,是建国以后党内第一场反宗派主义斗争。邓小平和高岗本来共事不多,也没有多少来往,更谈不上有什么深交或直接的矛盾。但是,从1952年7月邓小平调到中央工作后,因工作关系,与高岗有了一些接触,不久就遇上了高岗、饶漱石在党内搞宗派主义制造分裂的阴谋反党活动。在这场政治斗争

  • 标签: 邓小平 高岗 饶漱石 “高饶事件” 人格修养
  • 简介:况周(1861—1926),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初名周仪,以讳宣统溥仪名改周。字夔笙,一字葵孙。号秀庵、秀道人、阮庵、玉梅词人、玉梅词隐、蕙风词隐等,习用者为蕙风。

  • 标签: 况周颐 系年 词作 蕙风词 词人
  • 简介:“高、事件”过去已半个多世纪,随着一些档案资料的披露与当年知情者的回忆文章面世,人们逐渐对这件曾震动党内外的大案有了更清晰、具体的了解。

  • 标签: 饶漱石 命案 回忆文章 档案资料 知情者 党内
  • 简介:民国期间,上海滩有两个很出名的七小姐,一个是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孙宝琦的七小姐孙用蕃,她是张爱玲的后母;另一个是近代著名企业家和慈善家盛宣怀的七女盛爱。盛爱与宋子文曾经有过一段夭折的情缘豪门名媛打赢女性财产继承权官司盛宣怀家族是近代上海滩最大的豪门显贵。盛宣怀的八儿八女,几乎都是上海滩风流一时的人物。这些儿女后来又带来一大

  • 标签: 宋子文 盛恩颐 宋耀如 庄夫 北洋政府 宋蔼龄
  • 简介:嘉措大师是藏传佛教近代史上一位高僧,雪域学术界著名人士。他爱国护教,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为国家和人民勤奋工作,受到广泛尊重。他毕生致力于民族宗教事业,以渊博的藏学知识和佛学上的重大成就,不仅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而且在中外佛教界产生较大影响。对弘扬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沟通汉藏文化,增进国内外友好宗教活动及文化交流等方面,他也做出了很多贡献。勤习文善辩经 荣获格西学位喜嘉措于1884年(清光绪十年)出生在青海省循化县道韩乡贺庄一藏族农民家中。5岁时,送他到古雷寺学经,开头在洛罗老僧跟前学习藏文拼读、书写简单经文。之后由拉仁巴格西俄吾传授沙弥戒,正式剃度出家为僧,取法号喜嘉措(意译

  • 标签: 喜饶嘉措 爱国学者 佛教文化 《甘珠尔》 文化交流 藏族文化
  • 简介:寺,位于乐都县城东南27公里处中坝藏族乡牙脑村的夏隆坚巴沟。央又叫班摩曲,藏语的意思是山沟中险峻的圣地。乐都的央与尖扎县的阿琼南宗、兴海县的知嘎尔贝、平安县的夏哇日齐名,为"安多四"之一,藏语称"普拉央静房",是历史上藏传佛教僧人静修而出名的地方。乐都央确实是静修的绝妙圣地。

  • 标签: 央宗 乐都 静修 中坝藏族乡 兴海县 夏隆
  • 简介:马一浮先生(一八八三——一九六七),号湛翁,晚号蠲叟,浙江绍兴人。近现代国学大师、书法泰斗,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一九五三——一九六七)。时值文史研究馆成立六十周年暨马一浮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以马一浮先生亲属丁敬涵女士捐赠给文史研究馆的马一浮先生部分遗墨作品举办展览,并结集出版《儒文翰》。谓之“儒”,是因马一浮先生被学界誉为“千年国粹,一代儒”;谓之“文翰”,则因其诗文与书法饱含丰富的生命底蕴与活泼的精神生气。

  • 标签: 儒宗 文史研究馆 马一浮 浙江绍兴 国学大师 三十周年
  • 简介:晚清词学大师況周一生词学着作十分丰富,其《餐樱庑词话》是《蕙风词话》之前的一部规模最大也最为重要的词话,对于況周词学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这部词话从发表至今很少有人提及,更谈不上深入研究了。且不论一般泛论晚清词学的论着,即如一些況周研究的专论对此着也基本是空白。

  • 标签: 《蕙风词话》 词学理论 辑佚 考辨 晚清 词学大师
  • 简介:况周和王国维都是中国清末民初的重要词论家,二者的词论主张集中体现在《人间词话》和《蕙风词话》中。多年来对于二者词论的研究,《人间词话》取得的成果相对多,《蕙风词话》则少给人留有鲜明的印象。而况氏所属的临桂派系,有多人发表词论辩驳批判王氏词论,两者词论整体感受也是对抗多,融汇少。笔者希望通过这篇小文,对二位词论的异同稍做整理,对中国词论的研究提出一点自己的微末见解。

  • 标签: 况周颐 王国维 《人间词话》 《蕙风词话》
  • 简介:夏子老先生是当代著名的版画家和花鸟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文史馆名誉馆员。同时,又是很早就从事革命的老艺术家。他的艺术才华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已崭露头角,当年于《中学生》上发表的木刻作品《闻一多像》,于海内外流传数十年,至今仍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1980年,八十高龄的文坛元老叶圣陶先生曾赋诗盛誉此作为“三十年来推杰作”。六十年代后,子先生又潜心于民族绘画的研究,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在他的笔下,花鸟草虫往往着墨不多而丰神尽出,其花鸟画早已为世所知,其绘画的艺术成就也早有公论。世间知其艺者固已多矣,然而子先生长期治艺之心得和艺术观点,却鲜为世人所知。笔者有缘投师夏门,多次面聆先生谈艺,获益良多。

  • 标签: 艺术观点 十年 花鸟画 民族绘画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画
  • 简介:汉中行中原逐鹿射天狼,失意蹉跎暗自伤.路阻寒溪心忐忑,坛临褒谷气昂扬.奇谋巧计收秦栈,铁戟金戈困霸王.可叹残碑哀亱月,河山带砺看张良.齐天乐·留侯庙紫山南麓柴关岭,真元气凝幽径.黛瓦碑亭,青砖祖殿,玉案檀香铜鼎.钟呼鼓应.看鹤舞丹庭,木兰花盛.雾起风生,纵横争斗有谁胜?

  • 标签: 《李宗培(七首)》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 简介:元稹与唐穆(李恒),虽为同时代人(元稹生于779年,卒于831年;李恒生于795年,卒于824年),但李恒贵为天子,元稹仅一普通臣子,本无缘相识相交。只因偶然的机遇,使元稹因穆而宠荣,史传误传因宦官而升职,并因此贬诽元稹。此后的研究著作沿袭旧说,并忽略了元稹又因穆而含冤的史实,歪曲了元稹的本来面貌。本文对此稍加剖析,以辩明是非。

  • 标签: 唐穆宗 宠荣 牛元翼 王播 河朔 研究著作
  • 简介:上一个马年(2002年)的秋天,《人物》杂志发表了我的一篇题为《阎临:品端学粹之士》的文章,重点介绍了史学家阎临的生平。1904年,阎临生于山西五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先就读于阎锡山任校长的私立至川中学,后半生的遭遇泰半由此而来。1924年考入重华书院,得以结识梁漱溟,师生之间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同年加入狂飚社,经同乡高长虹介绍认识鲁迅。后赴法国勤工俭学数年,1929年入瑞士弗里堡大学学习,机缘巧合成为罗曼·罗兰的助手和忘年交。获得瑞士国家文学硕士后,一度回国任教。不久,再赴瑞士攻读博士学位。

  • 标签: 阎宗临 《人物》杂志 1904年 农民家庭 勤工俭学 大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