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本色语文,近年风靡大江南北,在语文界刮起一阵“旋风”。本色语文已成为语文界不可忽视的力量,厚江已成为一种现象。学习厚江,研究厚江,则显得非常有意义。厚江现象背后究竟掩藏着什么密码?本文谨从以下几方面对厚江现象作一破译。

  • 标签: 高中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美术点评傅抱石的《过泛区》是一幅水墨淋漓、大气磅礴的水墨军史画,生动艺术地再现了1947年夏刘邓大军风雨中涉过泛区,挺进大别山开辟新区的情景。淡墨皴擦表现出暴雨淋漓,浓墨点染表现出解放军勇往直前。画面并不注重具体形象的描绘,而着重于整体意境的把握和渲染,

  • 标签: 黄泛区 挺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 具体形象 傅抱石 解放军
  • 简介:由于辅辰之性格使然,恼怒了吏部最高长官——尚书恩桂,于是辅辰在吏部供职9年虽恪尽职守却不得升迁。而恩桂在病危之际番然悔悟,对身边之人说道:“君贤者而久淹滞(得不到升迁),此吾过也!”。

  • 标签: 黄辅辰 清朝 历史 中国
  • 简介:安拉特慈,年近80岁,身心尚健。倘问:痴人老矣,尚能饭否?我爽然作答,尚能用饭!万赞归一。喜迎贵月,本想潜心斋拜,求得宁静自然。崇菀学兄,言辞恳切,一再催促,只好放下原来设计,为孙幼铭先生文集作序。2012年7月20日,第一个斋的封斋之后,完成了晨礼。前辈的文集敬置桌前,捉笔在手,用一个纯净的“色兰”,开始了我与孙幼铭先生的心灵对话。

  • 标签: 心灵对话 文集
  • 简介:梦庄系明光市潘村镇西小街人。幼时就读于潘村,由于天资聪明、勤奋好学,于1919年考入安徽省立四中(今凤阳中学),毕业后得同族华开濂先生的资助,于1922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今安庆一中),在校期间加入国民党。1925年毕业后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后终因家庭困难而未能前去就读。1926年以学生身份参加了北伐战争,在张发奎部某团三十五机枪连任指导员。在武昌大智门战斗后,与所在部队失散,历经千辛万苦,辗转回到家乡。

  • 标签: 风骨 北京师范大学 师范学校 在校期间 北伐战争 安徽省
  • 简介:裳先生藏书甚富,而且喜好在自己的藏书上撰写题跋。其所藏书题跋大多已收录在今出版著述中,而散失在各地图书馆裳藏书中的题跋则未能收录,本文将裳漏收题跋汇辑一束,并对藏书及题跋详加考释,为来日汇辑裳题跋全集提供便利,亦为同好者研究参考。

  • 标签: 黄裳 题跋 考释
  • 简介:现在很多人已不记得或不知晓,武汉曾经有一位没有资产的“资本家”,一位在和平年代还隐藏身份33年之久的资深中国共产党党员.长期以“资本家”和民主党派领导人身份组织开展社会经济进步活动,尽心竭力为武汉的经济发展奉献一生,忠贞不渝为党的统战事业鞠躬尽瘁,他就是煜卿。机智果敢,为保卫城市设施作出特殊贡献

  • 标签: “资本家” 资产 中国共产党党员 经济进步 民主党派 经济发展
  • 简介:麟书,又名林祥,男,清光绪十九年(1893)十月出生于龙川县布镇马岗村,1997年12月病逝于香港.享年105岁。这位百岁寿星曾经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提起老隆师范学校和龙川教育.不能不提到麟书的名字:提起广东教育,

  • 标签: 广东教育 教育事业 师范学校 龙川县 教育家
  • 简介:裳先生藏书甚富,所藏天一阁藏书亦多,其所藏书题跋大多已收录在今出版著述中,而散失在各地图书馆裳藏书中的题跋则未能收录,本文将裳漏收题跋汇辑一束,并对藏书及题跋详加考释,为来日汇辑裳题跋全集提供便利,亦为同好者研究参考。

  • 标签: 黄裳 天一阁 题跋 考释
  • 简介:宋元易代之际,婺州成为重要的文化分中心,在元代特有二元政治秩序之下,精英阶层的作用得以向地方扩散。溍青年游学时期,广泛与婺州精英群体接触,其交游网络以婺州地区为主,并逐步展拓至江浙行省。砥砺向学、激荡风义的群体活动,使黄酒形成了不名一师、和齐斟酌的思想特色,体现出婺学的包容和会特征。在尝试适应现有政治秩序的游宦经历中,溍初步形成了随意任运、出处无累的观念,既表现出对政权的认可,又显示出一定的疏离样貌,反映了元代江南士人在政治活动中的特定心态。

  • 标签: 婺州 地方精英 士人 黄溍
  • 简介:二十世纪早期,国际国内时局变换,新旧政权的鼎革益愈推动了历史的变革,值此国家多事之秋,如何维系清季以来之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关系,关乎当时“五族共和”①的民国政体。慕松②作为代表当时国民政府的中央特派大员,以致祭专使③的身份进藏,

  • 标签: 名人 梅州 二十世纪 五族共和 国民政府 中央
  • 简介:葵,四川资中人。1939年生。1973年至1984年任广西大学中文系教师。曾任中共巴蜀书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多年从事编辑、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被聘为四川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四川大学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名誉研究员。参加过校点《二十四史》、《辞源》的工作。主要著述有《马援》、《孙子兵法辞典》、《基础汉字字典》、《辛弃疾词精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的谋略应用》等。主编《中国文化知识备要》、《四书五经》现代版、《资治通鉴》现代版等。

  • 标签: 黄葵 亲戚们 李城 大前门 回过头 屁股坐
  • 简介:辛亥革命渐入高潮的1910至1911年,江、皖两省同时遭遇严重水灾。中外社会人士针对这场水灾而合作发起的洋义赈会,在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和袁世凯政府三方政权急剧转换的动荡时局中,始终专注于开展赈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三个政权的赈灾投入都严重不足的状况,对此次水灾没有引发大规模社会风潮发挥了一定作用。因此,探讨这段历史,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灾荒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正确把握这一时期洋义赈会的发展脉络,既要同时顾及本土化和国际化两个维度,更要重视当时中国社会变迁进程所造就的特殊发展契机。

  • 标签: 灾荒 辛亥革命 华洋义赈会
  • 简介:从20世纪40年代末李世瑜调查天道以来,学界已经注意到,天道不仅是明中叶民间教派的代表,而且对众多明清华北民间教派以及江南的斋教,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笔者从多年调查所获口述资料、民间传说、乡村戏剧,以及大量珍贵天道文献入手,首次澄清天道在华北乡村社会400多年来的历史脉络。本文不仅是对李世瑜调查的再研究,而且从微观上考察了民间教派“地方化”的历史状态。

  • 标签: 黄天道 田野调查 帛书 宝卷 民间教派地方化
  • 简介:1933年12月17日(藏历水鸡年十月十三日),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西藏地方报禀中央政府,依照历史的惯例,国民政府决定特派慕松任专使人藏致祭。慕松于1934年8月28日抵达拉萨,于当年9月23日在布达拉宫举行了致祭大典及国民政府册封十三世达赖为“护国弘化普慈国觉大师”的典礼。

  • 标签: 十三世达赖喇嘛 治边 客家 国民政府 1934年 中央政府
  • 简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大规模进口西洋军火,几乎所有进口军火都要先到达海关再转运内地。海关监督在军火洽购、货款偿付、入关验收等过程中责任重大,分析海关监督的具体活动,有助于厘清近代洋军火贸易中买卖双方的前期沟通、价格磋商、合同订定、入关转运、款项往来等环节,从而对晚清军事现代化的重要表征——洋枪洋炮的配属及效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盛宣怀作为近代洋务事业重要人物之一,曾有近十年、两任海关监督的经历,其间亲身参与大量外洋军火贸易。本文以盛宣怀为个案,对晚清海关监督于洋军火贸易中的角色作用进行探讨。

  • 标签: 海关监督 华洋 军火贸易 盛宣怀
  • 简介:为纪念福建省地方志工作机构成立三十周年,《福建史志》从本期起推出“我心中的方志”人物访谈栏目.通过口述历史的形式,还原修志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及品质,反应我省方志人的精神面貌.以此表达本刊对无怨无悔地为方志工作奉献青春乃至毕生精力的群体的崇高敬意,让朴实的声音留存他们甘苦自知的记忆……

  • 标签: 修志工作 工作者 幸运 人物访谈栏目 《福建史志》 地方志
  • 简介:舞厅业是老上海最重的娱乐商业之一,而提供有偿伴舞的舞女则是该业的聚焦。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欧风美雨吹拂而来,定居租界的西人为了延续其在西方的生活方式,在闲暇时亦举办各种名目的舞会,交际舞便显身其间。1927年以后,它不再是囿于一角的“西技”,而是一种广泛面向上海中上层市民的娱乐行业——与原有的烟馆、茶馆、赌场、戏院等并列。老上海的籍舞女从产生、发展到最后消亡,前后历经约30年的时间,它和西方文化的浸润、中国国家的社会政治命运,以及上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上海 华裔舞女 舞厅业
  • 简介:徽州汪在宋代被称为“新安之神”,“忠烈庙殿遍江浙”,其神话故事主要有受孕时的感生神话、少年时代的青龙神话、青年时代的东灵神话、归唐时的天文故事、死后的九子神话、四十二件灵应事迹、叱瘟神话、庚辛之厄等,具体展示了唐宋时期汪神的形成、发展和徽州的社会变迁。

  • 标签: 徽州 汪华 神话故事 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