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7年7月12日北京时间12时20分,是“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组建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主力队员次仁多吉、边巴扎西和洛则站在海拔8068米的世界第十一高峰——迦舒布鲁姆Ⅰ峰的顶峰,展开鲜艳的五星红旗,激动地互相拥抱,庆祝登顶世界上全部14座高峰的完满大结局。

  • 标签: 中国 梦想 山人 主力队员 五星红旗 世界
  • 简介:在蒙古国的山林和平原地带,分布着众多的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古迹。其中一类是被称之为石人的、以不同石料雕凿的威武的古代勇士石雕。蒙古人一般将其称之为“石人”,但各地亦有不同的习惯称呼。如这里甘戛地区称之为“石像”。这些石人不仅是与古代萨满教的世界观、信仰、仪轨相关的实物,亦是对研究当时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有重大意义的历史遗迹。石人像由于是为生活在具体历史环境里的具体人而雕凿的,因而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服装、武器、用具、装饰,而且也成为确定该实物的年代、历史文化所属的重要依据。对蒙古地区的石人像,有人自19世纪末开始进行了研究。现今我国统计的石人有近500座。这类石人不仅在蒙古,而且在其邻国俄罗斯联邦

  • 标签: 蒙古帝国 古代蒙古人 突厥人 蒙古东部地区 历史研究 游牧民族
  • 简介:达赖博士是蒙古国元史研究界有代表性的学者。他的这篇文章较全面地阐述了元朝蒙古贵族对中国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但他的一些提法与我们的观点是对立的,如把长城南北说成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国家,说忽必烈篡夺王位等等,这些显然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编者

  • 标签: 忽必烈 蒙古贵族 蒙古国 蒙古人 世纪初 统一蒙古
  • 简介: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重大战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以2018年中央1号文颁布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为各地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国家总体部署,积极探索和推进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战略新思路、新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然而,据对全国部分地区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发现,少数地方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认识不到位、产业同质化、盲目跟风、一刀切,以及忽视乡村生态建设等诸多问题和偏差。

  • 标签: 乡村振兴 振兴战略 生态建设 党中央 国务院 同质化
  • 简介:13─14世纪蒙古宫廷饮食方式的变化[美]保罗·D·布尔勒(Paul.D.Buell)导言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食物的生产、积累、储存、调制以及消费的方式,既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也与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及谋生之道息息相关。它们也同样反映着不同...

  • 标签: 《饮膳正要》 饮食方式 蒙古人 蒙古语 食物 烹饪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11—14世纪,在贝加尔湖流域,远东、中央亚和东西伯利亚等地区,生活着许多操蒙古语的部落,他们使用相互近似的部落方言。据《蒙古秘史》和《史集》记载,12—13世纪,所有的蒙古部落分为两部分——森林部落和草原部落。森林部落主要居住在森林,他们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尽相同。有的以狩猎和捕鱼为生,他们是名符其实的森林部落。有的则以放牧和农耕为生,他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高得多。属于森林部落的有斡亦剌惕人、布里亚惕

  • 标签: 古代蒙古人 萨满教 蒙古部落 成吉思汗 蒙古语 腾格里
  • 简介:Itwasabout11a.m.,March14th,2008.Lhasa,aTibetancityusedtopeaceandtranquility,wassuddenlysubjectedtorelentlessriotingbymobsinthenameof"non-violenceresistance".Theysmashed,looted,vandalized,setpropertyalight,beatandevenkilledpeopletheyencountered.

  • 标签:
  • 简介:本文对蒙元时期多语种史料中与使用鸣镝习俗相关的记载作了爬梳整理,指出:除用于日常射猎嬉戏外,鸣镝在13—14世纪蒙古人的社会生活中还承担着多种形式的职能。鸣镝不仅被用于惩戒犯有轻微过失的官民人等,也用来禳解月蚀灾异、划定地界和充当结盟交质的信物。蒙元时期的汉文文学作品中,尚保存着有关蒙古人使用呜镝狩猎的丰富多彩的记录。

  • 标签: 蒙古人 蒙元时期 交质 鲁布鲁克 耶律铸 柏朗嘉宾
  • 简介:TheStateCouncilofChinaapprovedandissuedthe"ListoftheFirstgroupofState-levelPreciousAncientBooks"onMarch1,2008,amongwhichare2,282Chinese-Hanbooksand110bookinother

  • 标签: 入选国家 古籍入选 古籍名录
  • 简介:“文明”的概念诞生于18世纪,它表现了西欧的一种自我意识,即在技术水准、礼仪规范、科学知识和世界观方面超越世界其他地方。历史上,西欧就自身作为一个区域实体优于其他地方的意识,曾以不同的形式出现。1291年十字军国家耶路撒冷王国被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攻陷,第八次十字军东征失败;西欧一批东征理论家纷纷著书立说,号召发动新的十字军东征。

  • 标签: 十字军东征 自我意识 “文明” 理论家 西欧 14世纪
  • 简介:伊罗生先生:来信收到了。关于小说集选材的问题,我们的意见如下:1.蒋光慈的《短裤党》写得并不好,他是将当时的革命人物歪曲了的;我们以为若要选他的作品,则不如选他的短篇小说,比较好些。

  • 标签: 小说集 1934年 选材 茅盾 鲁迅 革命人物
  • 简介:1950年代初期,鉴于共产党在法国议会选举中得票率过高的现状,美国心理战略委员会负责制定了编号为PSBD-14c的心理战略计划,试图以此有效遏制共产党在西欧特别是在法国的发展。从短期实施效果来看,经过法美两国的共同努力,该计划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法国共产党的力量被严重削弱。不过,受多种因素影响,该计划的最终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却仍有待做进一步考察。

  • 标签: 法国 心理战略委员会 心理战
  • 简介:本文使用的明清“西域”的概念是狭义的,即相当于清代的新疆省。从学术史上看,西北史地研究出现三次热潮,一次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列强侵扰,民族危机加深,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一时成为“显学”;二次于20世纪30至4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南京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洛阳,建设西安,兴起西北史地研究热潮;三次则伴随20世纪末,国家实施大规模开发西北战略,西北史地等多学科的研究再起新潮。近10年来,学界围绕明清西域研究集中7个热点问题,即官府对西域的管理与对策、对西北地区开发、生态与环境的治理、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社会文化与宗教、代表人物的评析、明清西北史料的整理与刊布。明清王朝对西域的治理经验与教训,对当前西北地区大开发都具有可资借鉴的作用。

  • 标签: 西域研究 明清时期 19世纪 规模开发 2007年 西北史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