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Theyear2004marksthe15^thbirthdayofourmagazine.Inthattime,wehaveworkedforthegoalofshowingourreadersthroughouttheworldtherealTibet.Duringtheperiod,wehavepublished212issues(Chinese,TibetanandEnglisheditions),containingstoriesrunningtohundredsofthousandsofwordsandthousandsofphotographs.Theyhavetoldofthe

  • 标签: 《中国西藏》 期刊 民族文化 栏目设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0版《萧山年鉴》的出版,意味着萧山已出版了15本年鉴。新编《萧山县志》出版以后,萧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就作出决定:地方志办公室机构不撤、人员不散,转入《萧山年鉴》的编辑和出版工作。从那以后,《萧山年鉴》的编辑从未停止过,至今已形成系列。其编辑时间之久,出版卷数之多,在全省县(市)级中属第一。

  • 标签: 萧山市 年鉴 县志 地方志 探索创新 出版工作
  • 简介:大量工资劳动者的存在,是15、16世纪英国农村非常突出的现象。本文对他们的构成、数量、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仍然表现出传统农民的诸般特征。他们主要受雇于农民家庭,而非资本主义的企业;他们被附着在土地上,虽有流动,却难以与土地分离;他们的经济也不是纯粹的工资经济,而是小持有地经济。因此,我们认为此时他们不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的工资劳动者。忽略其农民特征,而将他们看做无产阶级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

  • 标签: 16世纪 15世纪 英国 农村 工资劳动者 无产阶级
  • 简介:盐是中世纪的必需品,被称为"白金"。13-15世纪英国盐价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3世纪初到14世纪末,平均盐价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并在大灾荒和黑死病之后的三十年形成盐价的两个高峰,14世纪80年代一直到整个15世纪,盐价开始呈下降趋势。盐价的波动反应了盐的生产、人口数量、灾荒瘟疫、工资、战争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是中世纪英国经济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

  • 标签: 盐价 中世纪 英国
  • 简介:在中世纪欧洲商业复兴的背景下,城市的政策是促进集市繁荣并向交易所转变的重要原因。城市当局保障各地商人享有平等的经商权利,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并使之不断完善,在生活和宗教活动等方面提供方便,以此吸引国内和外国商人。近代领土国家和中央政府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商业制度的成熟。地方政府和法庭为商业发展制定的政策较国家政策更加细致,在集市向交易所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尼德兰集市即提供了一个较佳的例证。

  • 标签: 集市 交易所 安特卫普 阿姆斯特丹
  • 简介: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社会主义学院创办和发展的历程,凝聚了几代中共领导人和各民主党派领导人的心血,展现了中共和各民主党派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战略思维和远见卓识.

  • 标签: 社会主义学院 武汉市 党校 纪念 真情 风雨
  • 简介:文章在整理四川师范大学所藏李安宅先生亲撰《李安宅自传》(1961年9月3日撰成于西南民族学院,共21页)的前两部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史料,通过分析李安宅先生早期学术发展的轨迹,归纳了其中存在的必然学术逻辑。文章指出,李安宅先生在非常年代回顾自身学术发展史时自称"文化买办",恰恰是其早年的中外学术文化浸润、其人游学中外各大学及学术机构的缩影。此外,他在民国时期的学术人生,还是当时一大批学者民族本位、"学术报国"式爱国情结的体现。

  • 标签: 李安宅 《李安宅自述》(1961年撰) 个人生活史 研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