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金沙遗址现已出土金、铜、玉、石、漆、骨等珍贵文物约5000余件,还有数以万计的陶器和陶片以及100余根完整的象牙。其中出土玉器总量已达到2000余件,制作极为精细,是目前国内所有遗址中发现玉器最多的一处。玉器种类有戈、璋、钺、矛、剑、刀、凿、凹刃凿形器、斧、锛、琮、璧、环、镯、箍形器、人面形器、海贝形佩饰、多边形器、梯形器、椭圆形器、珠体形器、镂空饰件、绿松石珠管、玛瑙珠及大量的美石、磨石和特殊玉器等;器物种类繁多,个别玉器还是第一次出土,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 标签: 金沙遗址 出土玉器 工艺 珍贵文物 文化内涵 多边形
  • 简介:金沙遗址目前已出土铜器共470件,占出土器物总数的35.69%。铜器数量多,品种较丰富。下面拟从铜器的类别、装饰与制作、文化内涵三个方面予以介绍。一、铜器的类别按器物学原理分类,首先将铜器分为几何形、像生形、彝盛形三大类。几何形器中按形制特点又可分为直方形和圆曲形两类,像生形中有人物形、动物形两类(表一)。

  • 标签: 铜器 金沙遗址 出土器物 文化内涵 人物 首先
  • 简介:金沙遗址的大型祭祀活动区内,现已出土玉器2000余件。数量宏大,器形丰富。这批玉器制作精美,器上少见使用的痕迹,因此大都不是实用的物品,而是与古蜀王国重要的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的礼仪性用器,既是当时的统治阶层财富、身份、地位的实物载体,也是巫师沟通神灵,祭祀天地、

  • 标签: 金沙遗址 出土玉器 古蜀王国 器形 统治 宗教祭祀活动
  • 简介:青铜雕像是古蜀青铜文化最富有特色的杰作,也是商周时期古蜀文明最令人称奇的璀璨结晶。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雕像群,便充分展示了瑰丽的神韵和丰富的内涵,真实地展现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东方文明形态,成为中外考古史上举世轰动的重要发现。成都金沙遗址也出土有一件青铜立人像,对我们了解金沙遗址的文化内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金沙遗址 青铜立人像 出土 雕像 古蜀文明 古史
  • 简介:2001年初,在成都市西北郊的金沙村出土了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等大量珍贵文物,其中部分器物面貌与广汉三星堆遗址二个祭祀坑出土器物相似。一时间默默无闻的金沙村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经过近两年来的大规模的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我们对金沙遗址的分布面积、文化性质、时代以及金沙遗址和三星堆的关系等问题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 标签: 金沙遗址 出土 玉琮 三星堆遗址 铜器 金器
  • 简介:金沙遗址出土的农具木耜,是商代末期先民们的遗物,在中国考古出土的古代农具中十分罕见,对研究金沙遗址古代居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金沙遗址 出土 修复 保护 古代居民 农具
  • 简介:通过对成都金沙遗址区孢粉分析方法复原古植被特征,同时结合遗址区广汉亚粘土层古土壤的地球化学行为分析结果得出,金沙遗址文化期内气候总体上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温暖湿润气候,并有温暖湿润与温暖干旱气候变替现象发生。

  • 标签: 成部市 金沙遗址 古环境 孢粉分析 文物考古
  • 简介:震惊中外的成都金沙商周遗址于2001年2月8日在成都市西郊建筑工地施工中被发现,至今出土文物已接近3000余件。其中最令人称奇的除了众多的金器、玉器、铜器外,还有一批雕刻精美、制作细腻的石雕器物。这类作品的发现不仅展示出了金沙遗址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为我国古代社会史、雕塑艺术史提供了一批崭新而又重要的实物材料。下面就这批材料做一些具体的介绍,并谈一谈对这些材料的初步认识。

  • 标签: 成都市 金沙遗址 石雕器物 出土文物 考古工作 石雕种类
  • 简介:金沙遗址博物馆是2007年4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的。开馆一年多来,已接待来自各地的游客70万人次。按照高标准、高起点设计制作的基本陈列,也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回想整个博物馆陈列的设计思路与实践过程,有以下一些具体的体会。

  • 标签: 遗址博物馆 陈列设计 对外开放 设计制作 实践过程 游客
  • 简介:为寻求一种实际可行、安全可靠的出土象牙、骨角质文物现场加固保护的方法,通过用几种加固剂在象牙等样品上做渗透加固实验,对比、筛选出效果较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加固剂,用该加固剂对考古发掘现场的象牙等进行现场临时加固,效果尚可.

  • 标签: 象牙 骨角质 渗透加固 文物保护 金沙遗址
  • 简介:从物联网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立足于金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个性特点和独特需求,描绘了物联网在金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可能实现的运用,包括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园区公共服务展示系统、网络信息传播和服务系统,并对物联网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中的必要性、长期性、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 标签: 物联网 金沙遗址 文化遗产 信息化建设
  • 简介:金沙遗址是四川地区继三星堆遗址、十二桥遗址之后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它可能是在三星堆遗址衰落后在成都地区兴起的又一古蜀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玉器,是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这些玉器磨制精细、器形繁多:有玉琮、玉壁、凹刃玉凿形器、玉斧、玉钺、玉戈、玉凿、玉矛、玉人面、玉镯、玉贝及大量磨制过的“玉石器半成品”。这对研究金沙遗址出土玉器的制作技术、工艺流程及制玉工具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 标签: 金沙遗址 三星堆遗址 出土玉器 玉器 考古发现 玉琮
  • 简介:通过成都金沙遗址和其周围同一时期遗址考古发掘资料的比较研究,探讨金沙遗址的时代.尖底陶器是金沙遗址出土较多的器物之一,以尖底陶器的器形演变、特点,确定金沙遗址出土尖底陶器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时代位置.结合共同出土的其它器物的特点以及它们本身的发展规律,提出金沙遗址的繁荣期在春秋后期,其上限可能达到西周时期.

  • 标签: 蜀文化 尖底陶器 金沙遗址
  • 简介:发现于2001年2月的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遗址分布范围4平方公里,发掘总面积已达2万余平方米,发现了祭祀区、宫殿区、一般居址区、墓地等重要遗存。祭祀区现已出土了3000余件金器、铜器、玉器、石器以及百余根象牙、数以千计的野猪獠牙、鹿角等。宫殿区内发现了1000余平方米的建筑群,最大的单体建筑面积达430平方米以上。一般居址区内发现有大量的房屋建筑基址、陶窑、灰坑、墓葬等。墓葬区墓葬密集,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遗址的时代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中期。金沙遗址是古蜀国商代晚期至西周早、中期(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的都邑。

  • 标签: 金沙遗址 宫殿区 居址 墓葬 商代 西周
  • 简介:承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江章华同志见告,金沙遗址出土一件很重要的大型玉璧,特此致谢。不久我便在去年《巴蜀文化研究通讯》第四期上读到,宁远斋同志发表的《成都金沙遗址发现“玉璧王”》的报道。文中说:它是“迄今为止巴蜀地区最大的璧。这块玉璧长约24厘米,大小超过了此前发现的国宝翡翠玉琮,堪称‘玉璧王’。……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件残损的玉璧,上面阴刻着罕见的孔雀图案。该玉璧雕刻细腻,纹饰丰富,属上乘精品。”

  • 标签: 金沙遗址 出土 文物考古 玉琮 纹饰 蜀文化
  • 简介:博物馆在文化生活中已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博物馆不仅成为文化消费的一部分,也通过积极引入经济学思维拓展资金来源,进而实现博物馆良性运营。2015年3月20日正式实施的《博物馆条例》中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博物馆与文化产业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成为当今我国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经济学和文化分析双重框架内对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行为进行个案研究。

  • 标签: 博物馆 文化创意产品 文化消费 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