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扬州八怪之首的画梅大家,金的梅花极富魅力。他以画梅为参禅,为我们呈现出一派禅境,引人入胜。

  • 标签: 禅境 金农 扬州八怪
  • 简介:秦霸西戎的史学观察樊志民秦自移居西陲,即与诸戎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既存在尖锐的民族、军事冲突,亦存在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数百年间,秦在与诸戎的斗争中发展,又在与诸戎的融合中壮大。以秦霸西戎为标志,秦、戎间的斗争和融合进人高潮阶段,对初秦疆域...

  • 标签: 农牧交错地带 农史学 关中地区 秦人 生产条件 秦文化
  • 简介:本文就1953年出土于古浪县的大司平斛作一介绍,并简要阐述其历史背景和历史价值。

  • 标签: 大司农平斛 东汉 度量衡
  • 简介:19世纪中叶,清政府实行积极的文化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创办了众多书局,刊刻大量传统经典著作,学界一般称这些机构为"官书局"。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官书局研究中存有争议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考证。关于晚清官方出版机构的表述,地方督抚在各地设立的书局称"晚清地方书局"可能更准确一些,而"官书局"则不仅包括19世纪中叶以来各地方督抚设立的地方书局,也包括清政府设立的译书局。在晚清地方书局第一人的问题上,尽管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地方督抚大员是早期地方书局的积极倡办者,但胡林翼当属晚清地方书局第一人。而晚清地方书局的设立是在太平天国破坏和挑战清朝正统文化权威、质疑清廷统治合法性的形势下,清政府试图通过设立书局刊刻书籍,重新整合统治理念和重建统治权威的结果。

  • 标签: 晚清 官书局 地方书局
  • 简介:阶教徒的判别标准有一定的模糊性,除了明显的几条判别标准外,凡是涉及到与阶教有密切关系而又不是阶教徒所独有的特征时,应总体上综合判定而不应一看到这些词汇就不加分析地认定是阶教徒。阶教《七阶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而且与《七阶礼》抄写在一起的很多礼忏文虽然在大的范围内可与《七阶礼》归为一个系统,但多数却并不属于《七阶礼》系统。不应仅仅站在净土教等宗派的立场上看它们对阶教的非难,还必须结合阶教典籍对这些批判进行回应.如此才能完整地把握阶教与其他宗派的斗争。

  • 标签: 三阶教 七阶礼 判别标准 宗派斗争
  • 简介: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了大量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迹和遗物,需要我们一代接一代去保护、研究、宣传和利用,使之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中发挥独特作用。

  • 标签: 中国 行政管理体制 文物保护工作 文物保护经费
  • 简介: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阶教并没有影响到大住圣窟的开凿,大住圣窟刻经反映了华严经卢舍那“十方世”思想和末法思想,而实际用途是礼佛忏悔灭罪,而不是阶教的普佛思想。甚至可以说大住圣窟的内容反而有可能对阶教有所影响。

  • 标签: 大住圣窟 三阶教 刻经
  • 简介:“当代茶圣吴觉在上海”陈列室随着2003年4月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的举办,迎来了它的十周年纪念庆典。该陈列室初建于1994年,座落于曾享有“远东第一茶楼”的宋园茶艺馆内,是全国第一家以“当代茶圣”为主题的陈列室。一代茶人吴觉先生为振兴、研究、发展我国茶叶事业,

  • 标签: 当代 上海 吴觉农 茶文化 陈列室
  • 简介:<正>四、星堆器物坑性质的问题星堆两个器物坑从一发现起,就被称之为祭祀坑,以后发表的两个简报以及一些论文还就祭祀的方式、祭祀的对象作了推论。星堆器物坑为祭祀坑之说于是就几乎成为定论,为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可。不过,星堆器物坑为祭祀坑之说,由于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因素,因而一开始就有学者提出了异议,有的研究者更对星堆器物坑的性质提出了新的解释,如墓葬陪葬坑说,亡国宝器掩埋坑说、失灵神物掩埋坑说、火葬墓说

  • 标签: 器物坑 三星堆 祭祀坑 火葬墓 墓葬 文物
  • 简介:岔沟陶鬲与峪道河足瓮的时代问题张德光(山西省博物馆)一陶鬲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古代炊器,它延续时间很长,变化亦很大,是考古界研究古器物分期断代的一种重要资料。石楼岔沟遗址H1发现的陶鬲,原发掘报告定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在当时是已知发现较早的陶鬲,因而...

  • 标签: 陶鬲 峪道河 山西省博物馆 发掘报告 考古界 篮纹
  • 简介:《中原文物》2007年第5期刊载《有关〈年大将吏弩机考〉的灋丘问题》一文,对吴镇烽、师小群先生《年大将吏弩机考》文中所持“灋丘”即“废丘”的观点提出了异议,并认为法丘是人名,可能是齐人法章的后裔。我们从音韵学、文献学、先秦工官制度等几个角度分析,认为其提出的理由是不充分的,不足以推翻吴、师两位先生的推测。

  • 标签: 三年大将吏弩机 灋丘 废丘 铭文
  • 简介:川河地处山西省西北部的吕梁市范围内,由条支流汇合形成,其中北川河从方山县南下,东川河源于离石区的东部山区,二者在离石城西交汇,并于离石、柳林交界处接纳了来自中阳县的南川河,条河流汇合后始称川河。河流横贯柳林县全境,向西直接注人黄河干流。流域内地形东高西低,由于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 标签: 新石器时代 流域 遗存 东部山区 黄河干流 水土流失
  • 简介:75、致陈宝箴(1897年11月16日)长沙陈抚台:湘鄂小轮一事,黄道嗣东自湘来,所言尚未明晰,鄙人酌中定议,极力推广,仍严定限制。现拟令湘鄂两省,通筹合办。行长江者准其拖货,行湖南者,仍不准拖货,外江内湖成本合凑,利益均分。湖北商股有限,湖南商股易集,尽可添入长江。至南北商本,孰多孰少,或南七北,或南八北二,均在所不问。其长江一路,上推广至宜昌,下推广至武穴,但不准出境至九江,以免与招商局章程有碍。惟长江小轮,只准拖货,不准载货,既免招商局阻拦,且不致夺厘金以归洋税。至船数多少,并不限制,多多益善。所以特准长江拖货者,日本新添长江十轮,加

  • 标签: 陈宝箴 洋税 电稿 南八 抚台 武昌城
  • 简介:<正>1981年初夏,焦作市郊区待王乡赵张弓村农民,在村西北地1里许抗旱挖渠道时,发现一座唐代墓葬,出土“开元通宝”铜钱两枚和一件足罐。该墓为竖穴土洞墓。墓道宽0.8米,底部距地表2.7米,甬道处宽0.65米;墓室东西长2.15米,南北宽1.45米。墓室内有人骨架一具,头西足东,仰式葬,停放在平铺的一层卵石之上,无棺木痕迹。两枚铜钱分别置于头部与手部(其中一枚已锈毁)。足罐置

  • 标签: 唐三彩 开元通宝 土洞墓 铜钱 墓葬 图案
  • 简介:从广义上说,唐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有唐彩烧造窑场的省份有河南、陕西、河北及四川等,其中河北窑场是指在当时以烧造白瓷而闻名遐迩的邢窑。如内丘县西关附近窑场曾发现盘、杯、罐、钵、盂、壶、鍑等釉陶制品,与白瓷、黑……

  • 标签: 瓷器 唐三彩 考古资料 白瓷 唐代 盛唐时期
  • 简介:李树辉先生的这篇文章在本刊2013年第二期刊载中出现了缺漏,特向作者和读者致歉。现特将缺漏部分补上。缺漏部分从本刊2013年第二期第5页右列第24行,

  • 标签: 突厥语词 补漏 历史 古钱 西域 唐朝
  • 简介:为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纪念文化之集大成者孔子,广州讲所纪念馆于今年5月在明伦堂同时展出《孔子与儒学》、《广东各地学宫》、《中国科举文化展》个展览。

  • 标签: 广州农讲所纪念馆 孔子 儒学 广东 学宫 科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