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非洲贸易(Africatradebeads)是16到19世纪,欧洲殖民扩张时期的贸易商品之一,它兼有货币的功能,被大量贩往西非交换宝石、奴隶等。近年来在西方兴起的收集古代装饰品的风潮中,贸易又从非洲被贩回西方市场,这些珠子习惯上被称为“非洲贸易”,它是欧洲殖民扩张、技术发明、贸易关系的侧影。包括有“千朵花”、“雪佛兰”、“鹅莓”玻璃、缠丝玛瑙、捷克凡士林珠子等。

  • 标签: 贸易珠 玻璃工艺 欧洲殖民扩张
  • 简介:鳞施和襦是中国古代玉殓葬的两种重要形式。鳞施是专用殓葬玉,东周流行;襦在东周既为生服,亦作殓服,至汉代仍可见。鳞施仅用于男性高等级贵族,襦的使用则无性别限制。鳞施和襦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是春秋战国厚葬风俗的产物,是东周特有的玉殓葬方式,体现当时人们以、玉为贵的崇玉思想。

  • 标签: 珠襦 鳞施 东周 玉殓葬
  • 简介:是明代治水名臣,白氏家族在当时和后世颇具名望。白家族三位女性的墓志铭,记载了白氏世系传承、官职迁转与家族兴盏的过程,与明代中期的治水、民乱等系列事件有密切联系。白旁荫其侄入国子监是家族中的重大事件,碑传文中多次提及,对于研究明代的荫监制度具有参考价值。白氏园林盏甲一方,明代诗作、绘画中屡有描绘,有些出自名家手笔,本文对园林的建造与沿革进行了整理、分析。三方墓志与传世文献彼此呼应,反映出品官家庭中女性社会地位和日常生活的差异,是研究明代女性生存状态的珍贵资料。白氏家族碑传文牵涉政治、文学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本文对志文作者进行了考证。这三方墓志对于补充丰实史籍记载,研究明代历史变迁及江南地区官僚家族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标签: 明代 白昂 望族墓志 恩荫
  • 简介:<正>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为中国传统的历史学科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它不仅赋予了历史学以全新敝料,同时也使史学研究获得了崭新的方法与手段。自安阳殷墟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古籍中记载的商王朝历史是信史,而不是神话传说之后,许多学者清楚地认识到,用研究实物资料为手段来研究中国先秦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中国考古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服务于史学研究。于是,关于夏文化的研究,就成为中国考古学上近二、三十年间颇受重视的课题。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江淮地区 近代考古学 夏文化 文化因素 二里头遗址
  • 简介: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汗贝庙东北90公里为伊和高勒苏木所在地沙漠拉计,在其西北约28公里为伊和高勒和巴格高勒两河发源地,当地有一座黄土小山,高约20米,山上有许多黑色玄武岩,故当地蒙古族居民称此山为"哈拉锡勒",汉语为"黑石山坡"之意.

  • 标签: 仑土 仑遗址 土仑
  • 简介:出土西夏文献《番汉合时掌中》中有"急随钵子"一词,学术界曾有多种不同推测。结合西夏文辞书《文海宝韵》的相关解释,并从夏汉对勘资料出发,通过梳理对音材料,文章证实"急随"乃传世文献材料中所载煮茶或温酒器皿"急须"。"随""须"二字混读反映了唐宋西北方音中部分止摄字与遇摄字存在着混读的情况。

  • 标签: 西夏 掌中珠 急随钵子 夏汉对音 西北方音
  • 简介:公元214年,刘备攻打成都的刘璋时,曾向它的部下许下诺言:如果攻下成都,刘璋库藏的金银财宝他一样也不要,任凭将士们去拿取。围攻成都几十日后,被困在城内的刘璋投降了。刘备的军队进城后,全部拥到刘璋的府库去抢掠,金银财宝,几乎搜刮一空。

  • 标签: 直百五珠铸行 中国 三国时期 古钱币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在江苏丹阳地区曾三次发行抗币:一是在1939年10月日军占领丹阳城.管文蔚领导下的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在访仙镇发行的“货币流通券”:二是1942年初管寒涛从澄、锡、虞(江阴、无锡、常熟)地区调回北发行的(北)“货币流通券”;

  • 标签: 货币流通 共产党领导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义勇军 1939年 发行
  • 简介:2012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素镇至乌审旗舍尔利格镇的乡村公路建设中,发现一座墓葬。该公路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穿过巴音哈达遗址东部区域。2012年5月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鄂托克前旗文物保护管理所清理了这座墓葬(编号QAHBM1),同时于巴音哈达遗址调查,发现两座墓葬(编号QAHBM2、M3)。

  • 标签: 鄂尔多斯 巴音哈达 北魏 大夏 铁弗匈奴
  • 简介:辽阳博物馆馆藏“东王官”刻石出土于辽阳市啤酒厂附近,出土时问不详,我馆将其定为辽代文物。刻石通体呈方形,长约51厘米,下半部残缺,截面长、宽各约24厘米,顶部四面斜收呈攒尖式结构,柱而上刻有楷书“东王官”四字。

  • 标签: 辽阳市 刻石 馆藏 王宫 啤酒厂 博物馆
  • 简介:四川汉画中可见一种圆腹三足多带有盖的鼎,乃是炼制丹药的鼎,多见于石棺画像,这类鼎的图像可命名为鼎图。四川汉代画像鼎图乃是受汉代神仙家影响,属于“太阴炼形”信仰,是这种信仰在墓葬文化中的体现,反映了汉代人寻求长生不老和升仙的愿望,追其根源或与山东地区的神仙思想相关。现今所见鼎图以四川地区所出较多,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汉代四川地区道教盛行以及汉代蜀地炼丹术的流行。

  • 标签: 汉画 丹鼎 神仙思想 道教
  • 简介:<正>甘尔花石棺墓群,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吉布胡郎图苏木所在地.因此处曾存放过“甘尔”经,又称“甘尔花”.清朝时,这里是巴尔虎蒙古镶黄旗的驻牧地.甘尔花北距扎赉诺尔约50公里,其西约7公里为呼伦湖,乌尔逊河在其西北注入呼伦湖,该墓群就处在乌尔逊河右岸台地的向阳坡上.其西南约1公里处有一古城.1975年春夏之际,黑龙江省文物普

  • 标签: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 清理简报 呼伦湖 乌尔逊 石棺墓 巴尔虎蒙古
  • 简介:<正>1988年9月初,巴林右旗巴彦尔灯苏木特古日格嘎查牧民阿其图在乌日山后发现一座被毁古墓,旗博物馆闻讯后迅速派人前往调查,在巴彦尔灯苏木人民政府和文化站的协助下,对古墓进行了清理.墓葬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西南约23公里巴彦尔灯苏木特古日格嘎查之南,

  • 标签: 赤峰市巴林右旗 博物馆 苏木 大板镇 辽墓 文化站
  • 简介:为有效揭示史前和历史时代早期出土玉器的加工痕迹,了解古代机械加工的起源和演变过程,选择西周佣国墓地出土的一枚穿孔绿松石,在带有景深扩展技术和三维图像重建功能VHX-500K型数码显微镜下进行微痕分析。发现其表面的打磨痕迹和孔壁上钻孔形成的多圈平行螺旋纹皆十分清晰。结合现代绿松石打磨的模拟实验和前人的工作,认为该枚绿松石表面打磨的工具应为一种机械转动磨盘,其具备粗磨和细磨两个功能。有关磨料的颗粒甚粗,其尺寸远大于现代细磨盘的磨料颗粒度。至于上的穿孔为对钻贯通,推测为空心管钻配合解玉砂高速旋转而成。这是国内首次将数码显微镜的景深扩展和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微痕分析,其研究成果可为古玉的科学鉴定,从加工工艺角度提供重要的信息。

  • 标签: 数码显微镜 玉器 绿松石 微痕分析 三维图像重建 景深扩展
  • 简介:后岗二期文化煤山类型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以及桀南巢吴汝祚对于二里头文化过去多认为它是从后岗第二期文化的煤山类型发展来的。但也有不同意见,认为“河南龙山文化”与二里头早期文化在陶器纹饰、某些器物间有相同或近似之处,还不足以证明这两种考古学文化之间存在同...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后岗二期文化 二里头一期 煤山 考古学文化 后岗遗址
  • 简介:元初名臣刘秉忠书《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之碑》考释范玉琪在河北省内邱县神头村原鹊山神应王庙旧址,现露天屹立元碑一通,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颇高,值得我们认真进行研究,妥善注意保存(图一、二)。是碑通高2.08米,宽0.90米,厚0.30米。龟跌座。弧形碑...

  • 标签: 刘秉忠 鹊山 神应王 元初 朝重 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