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迄今中国境内至少发现有13件塞—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依据骹与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A、B两型,与典型塞—图尔宾诺文化同类矛在形制特征上是有着一定的差别的。推测年代上属于齐家文化晚期及龙山文化末期阶段,绝对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800年~1600年之间。塞—图尔宾诺倒钩铜矛经天山北麓三大河流通道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新疆,向东传播,经河西走廊中转,以齐家文化为中介,逐渐作为文化因素的代表器物继续向东影响,北达晋陕高原包括鄂尔多斯地区,东南经关中以至中原腹地及丹江流域。中国境内发现的此类铜矛显然已不具有武器的功用,很可能属于仪礼用品。中原地区史前文化及社会对于传入的欧亚草原青铜文化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创造性的发明了铸造"青铜容器"的技术,并把这类青铜容器加入了"礼制"的内涵,成就了辉煌的夏商周三代青铜礼乐文明。

  • 标签: 塞伊玛—图尔宾诺 青铜矛 文化传播
  • 简介:元朝统治中国后又派兵西征,建立了四大汗国:伊尔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而伊尔汗国在今伊朗及伊拉克等地区。“国延长”“藩吉昌”钱应是元帝赏贺给伊尔汗国的钱。钱文与铸工极精美,是元钱中的佳品,而钱文与元钱至正通宝极相似。故应是元惠宗时代所铸之钱(公元1333—1366年)。可能是元惠宗帝赏贺伊尔汗国新汗王即位的庆贺钱。也可能是伊尔汗国进贡后所得的赏赐钱。此两种钱存世极少,尤其是“国延长”钱各书均末拓片,仅见报道。

  • 标签: 元朝 |
  • 简介:一、宝局的设立过程清代文献中关于宝局的记述非常简单。《新疆图志》卷三十四《钱法》部分对迪化、阿克苏(附库车)、喀什噶尔等铸钱局的设立及运行都有专节叙述,叶尔羌、乌什两铸钱局虽未作专节叙述,但也都有交代,惟对宝局只字未提。《西域图志》卷三十五《钱法》中关于宝局仅简单记有一句“伊犁于乾隆四十年设局”。《总统伊犁事宜》及《西陲总统事略》虽有记述,但也很简单。

  • 标签: 宝伊局 清代 《西陲总统事略》 《新疆图志》 设立过程 喀什噶尔
  • 简介:《新疆钱币》2002年第2期邱德美先生的“‘奇台县出土发现的部份宝局平钱研究’补遗”一文中说:“五、‘光绪通宝’,图23:径27mm,重5.64g。传世品,无锈蚀,黄铜质,铜质细腻光亮,精工铸造,轮廓周正,钱文规范,当为内地以部颁样钱作母钱试铸的子钱。此钱是一位老者旱烟袋上的佩饰之物,后为笔者求得,相信不会有假。据笔者所知,此币在奇台县当属首次发现”。

  • 标签: 光绪通宝 铜质 佩饰 宝伊局 钱文 出土
  • 简介:存世的宝局咸丰当百大钱,青铜者略多于红铜者。青铜钱中有一种大“当”式,十分少见。如图1,径48.5-49.5毫米,重24.8克,铜色青白,含锡、铅多。此为后期铸品,铜质差,钱径小,较轻薄。宝局由于母钱更换频繁,后期铸品钱文已明显走形。

  • 标签: 大钱 咸丰 宝伊局 红铜 钱文 铜质
  • 简介:笔者曾撰《宝局铸币及北疆钱制考》一文论及宝钱局及铸币,现再考相关问题。咸丰三年(1853年)宝局遵旨铸大钱,自1853年11月初6日起宝局回收制钱,按户部规定改铸当十大钱,枚重四钱四分,按八十枚(八百元)折银一两搭放兵饷。四年(1854年)正月十五日加铸当五十(枚重八钱),有红、黄铜两种。当百(枚重一两四钱)、当千(未见)、当五百,只见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泉一枚近年出现多枚,真伪多有争议。

  • 标签: 宝伊局 大钱 铸币 咸丰 制钱 真伪
  • 简介:2012年7月11日,克拉依市钱币学会人银克市心行在民行拉依中支召开2012年团体会员会议,11家团体会员代表及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内容:一、学会秘书长通报了上年度至今学会开展的各项工作;二、

  • 标签: 克拉玛依市 钱币学会 团体会员 学会秘书长 工作人员 秘书处
  • 简介:克拉依是维吾尔语“黑油”的音译。得名于今克拉依区附近的天然沥青丘石油露头。较早见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刊行的《旧刊新疆舆图》、光绪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1907—1908年)编撰的《塔城直隶厅乡土志》、宣统元年(1909年)刊行的《新疆山脉图志》,民国期问称青石峡或黑油山。

  • 标签: 克拉玛依市 新疆钱币 中国 文物考古 古钱币 形制
  • 简介: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按伊犁将军伊勒图的建议,开设宝局鼓铸制钱,岁铸钱九百二十余串,至清同治五年(1866年),因农民起义占领惠远城终止,宝局前后共铸钱九十一年,先后铸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共五个年号钱。

  • 标签: 宝伊局红钱 版式 钱币学 文物考古 形制 中国
  • 简介:闲暇之余,翻阅匣藏,发现一枚“乾隆通宝”宝与众不同,今拿出,与众泉友共赏。此钱在本人手中已有十几年了,一直以为是普通常品。经仔细审视,竟发现背穿下有菱星记文,其记文高耸挺拔,突出于穿郭和钱缘,没有粘连、漫漶和人为的痕迹,地章平整。直径25mm,重4.52g。

  • 标签: 乾隆通宝 铜钱 垃圾
  • 简介:景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并非拘泥于单纯的传播教义,而是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方法,其重要手段之一便是行医。汉籍文献虽然没有明确记载景医的个案,但是景教徒善医已成学界共识,并且前人也已经考证出僧崇一等几个景医。本文通过对景教碑中“艺博十全”的重新解读,明确提出景教碑中“斯”也是一个景医。

  • 标签: 景教碑 伊斯 景医 十全
  • 简介:同治初年,新疆伊犁府的宝局即鼓铸同治年号钱,目前已发现有同治通宝,同治重宝当十和同治重宝四的部颁样钱,黄铜质。实际上,宝局并未鼓铸同治通宝小平和同治重宝当十大钱,仅仅开铸当四钱,这与咸丰重宝当四钱

  • 标签: 宝伊局 同治重宝当四钱 钱文 地方特色 形制
  • 简介:在云南个旧黑井古墓群采集的方形铜案应该是东汉时期的博具,该博具明显是当地受汉文化影响产生的。

  • 标签: 云南 个旧 黑玛井 东汉 铜博具
  • 简介:<正>《沙州州地志》编号斯0367号,是敦煌卷子中一个重要的地理残卷,共存八十五行,首部残缺,一至二十七行记沙州寿昌县地域,二十八至八十三行记州地域,八十四至八十五行为写著题记。沙州部分残缺,州部分完整。卷子反映了沙州、州的地域、沿革、城镇、交通、烽燧及河流、湖泊、物产等自然环境和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不见记载的重要问题,补充了《唐书·地理志》及《元和郡县图志》的不足。它不仅是研究沙州,州历史、地理的巫要资料,而且为中西交通、民族迁徒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准备就播仙镇、石城镇的,设置及沿革、鄯善人的迁徙、与萨毗城有关的中西交通以及《沙州州地志》的著录依据等问题作一点探讨并联缀成篇,赘述如下。

  • 标签: 吐谷浑 元和郡县图志 沙州 中西交通 吐蕃 地志
  • 简介:上篇刘岩:霍德教授,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在这次访谈中我想跟您谈谈您有关后过程考古学的观点、您个人的一些理论思考以及您个人的一些学术经历。我想,通过这次对话,能够让中国的学者进一步了解您的思想。在中国,考古学界一般是通过您的著作《阅读过去》(HodderandHutson2003)以及布鲁斯·特里格(BruceTrigger)的著作《考古学思想史》(Trigger2006)了解到您的。虽然您的著作《阅读过去》已经有了中译本,但大部分中国学者仅仅通过一、两本书还不能够完全透彻理解您的思想。而且在中国,后过程考古学也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

  • 标签: 伊安 Ian Hodder 刘岩 考古工作 中国考古学
  • 简介:在新疆清钱中,北疆宝局的钱制及铸造与南疆红钱有同有异,这是历史形成的。笔者曾撰写宝局铸币及北疆钱制考,详见《安徽钱币)98年4期,不再赘言

  • 标签: 宝伊局 版别 钱币 铸币 北疆 新疆
  • 简介:我喜爱集藏新疆红钱,尤其青睐咸丰宝局大钱。咸丰宝局大钱钱体厚重、文字粗犷朴茂、版式繁多,引人人胜。数年来,蒙泉友相让及在市场寻觅,得以集藏咸丰宝局大钱多枚,兹选择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五品,介绍给广大钱币爱好者,并略抒己见,以与同好相互切

  • 标签: 新疆红钱 咸丰宝伊当百钱 形制 纹饰 民间私铸
  • 简介:18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清政府在重新统一新疆后,为了贸易、征税、发放薪饷和财政等方面的需要,开始在新疆铸造与发行新的货币:在南疆地区对准噶尔时期通行的“圆形无孔”的普尔采取了改造政策,设局铸造了属于中国货币体系的新普尔钱一红钱;在北疆地区设立“宝局”,自铸制钱。本文对伊犁“宝局”及其铸造“当百”大钱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 标签: 宝伊局 大钱 伊犁 咸丰 清代 货币体系
  • 简介:2012年在巴林左旗盘羊沟的后唐德妃墓中出土石墓志一盒,①原清理报告中有墓志拓本图片(图一),没有墓志铭抄文。现摘抄标点铭文并略作梳理考释。一、墓志铭抄文大契丹国故后唐德妃氏玄堂志并铭。中散大夫守太子詹事赐紫金鱼袋王晓撰。述夫鸟飞出海,兔走沉山,暑往寒来,龟鹤可延于寿筭,风凄露结,松篁未免于凋伤,而况朝槿非坚,春藂易陨,既有成川之踰,宁逃过隙之悲。

  • 标签: 后唐德妃 墓志铭 五代 契丹 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