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古钱造伪古今皆有,目的在“射利”。造假手段花样翻新,各种档次一应俱全。造伪者利用人们寻珍、觅宝、猎奇心胜的心理投其所好,辅以诱骗捏造,鼓动如簧之舌,或雇佣“托儿”,引人入胜,让人自己上套。高水平的假钱甚至老专家也失足落水,初学更不在话下,经验教训可谓多矣,现将我所见三介绍如下。

  • 标签: 古钱 古今 用人 专家 经验教训
  • 简介:<正>宋代铜铸币在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货币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铜铸币年铸额高达50余亿枚,较唐代岁铸额增加近20倍,比清代顺治九年(1652年)岁铸21亿枚还多29亿余枚。数量和版别多、钱质精、钱文书法艺术美等,构成了宋代铜铸币的鲜明特色,反映出其铸钱工艺技术的提高与进步。本文拟根据史籍文献中关于宋代铸造铜钱“料”的记载,对宋代铜钱的金属成分比例及其演变过程,做些探讨。宋代,为整顿五代以来民间私铸轻小劣质钱币严重干扰货币正常流通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不久,便铸造了每贯重四斤九两(一说重六斤四两)的“宋通元宝”(或读“宋元通宝”)铜币,诏令“凡诸州轻小

  • 标签: 我国古代 铜钱 食货志 资治通鉴 史籍文献 演变过程
  • 简介:有关研究敦煌变文词汇的文章已有六七十篇.但敦煌变文中的词汇就像无尽的宝库,总是有抉发的地方.本文选择其中数例词语,加以考释.

  • 标签: 敦煌变文 词语 考释
  • 简介:本文选取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一些词语进行考释,以便于文书的阅读和研究,同时为大型辞书的编纂、修订提供参考。

  • 标签: 吐鲁番出土文书 词语 释义
  • 简介:本文选择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一些词语进行考释,以便于文书的阅读和研究,同时为大型辞书的编纂、修订提供参考.

  • 标签: 吐鲁番出土文书 词语 释义
  • 简介:1995年普制熊猫银币的图案为食竹图,上海造币厂制作的银币熊猫嘴上方有6片竹叶,而沈阳造币厂制造的银币币面少了这6片竹叶,大家一目了然就能分出这两枚银币的不同。另外,从正面的年号字体也能区分出两家造币厂的产品,上海造币厂版的年号“1995”字比较粗,而沈阳造币厂版的年号“1995”字比较细。

  • 标签: 银币 熊猫 上海造币厂 版别 年号 沈阳
  • 简介:一、钟有源名“风”者。中国古钟命名,有始自命者,如“(亚夫)钲”、“(谣)”、“(歌)”;有后世依其拥有者而它名者,如“曾侯乙”,“楚王酓(熊)”;亦有主观附会不当但却俗称行世者,如“魏忠贤钟”等。但在上古,钟名所命从“风”者,或以风名命之,或以风名而得钟律名者,却是以往任何古钟研究所未有见涉猎过的。

  • 标签: 中国 古代 母体崇拜 铃制者
  • 简介:如今我们已经能够正确解释甲骨文中的大多数辞。对于一些迄今理解尚有分歧的疑难辞,应尽可能地通过同版或同文关系,甚至其他卜同事的关系,来思考这些疑难辞的辞意。若卜辞辞意难以推知,可以暂从语法学等角度对卜辞中的某些疑难字作词性上的定位。

  • 标签: 殷墟甲骨文 疑难辞例 考释
  • 简介:摘要:清洗是纸质文物保护的重要环节。为此,利用虹吸技术对纸质文物进行清洗,以减轻常规清洗方法对文物本体尤其是绘画颜料层的摩擦及冲击损伤,对脆弱纸张及色彩易脱落的字画尤其适宜。这可避免传统的清洗方法中清洗液循环使用出现的交叉感染及清洗不彻底的现象。清洗后纸张白度提高,光泽度几乎无变化,pH值提高至8.5左右。

  • 标签: 纸质文物 清洗 册页
  • 简介:文物定名应科学、规范、准确。本文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手册》中规定的命名规则为出发点,依托所收集的数据,采用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对陶器文物定名的规范性翻译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与研究,以期对博物馆其他馆藏文物定名的规范性翻译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进而提高我省文物定名规范性翻译的覆盖率。

  • 标签: 文物定名 陶器 归化和异化 规范性翻译
  • 简介:本文以铜、铁、锌三种金属为代表,考察了当前湖南境内矿冶考古发现以及金属遗物的考古学研究、铸造工艺与科技检测分析的成果。认为在商周、楚汉、唐宋以及明清等时期湖南境内发现的金属器多有精品,且具有显著的本地特色,表明了湖南是中国重要的金属冶炼与制造中心之一。这固然与湖南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关,但同时也因为湖南能够较快地将中原先进技术本地化,并加以创新,有的方面甚至达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水平,从而创造出了独特的冶金文明,并成为了中华冶金文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标签: 湖南 冶金考古 青铜器 铁器 桐木岭遗址
  • 简介:《平脉略》一书在敦煌出土文献中凡三见,即S.5614、P.2115、S.6245,其中以S.5614的文字较为完整。《玄感脉经》一卷,在敦煌出土文献中编号P.3477。此文对《平脉略》与《玄感脉经》记载的“诊法常以平旦”、持脉轻重、“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等三个医学问题进行了考论,梳理了其源流、辨析了其正误、论述了其中医学术价值。

  • 标签: 《平脉略例》 《玄感脉经》
  • 简介:1.晋祠寺观壁画保护修复的研究背景晋祠是纪念西周时期晋国首位诸侯姬虞的祠堂。祠内不但保存有各类建筑130余处,还有大量的碑刻、题记、彩塑、壁画,古树名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都是晋祠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晋祠遗产保护的核心内容。晋祠目前壁画存量约1000余平方米,均附于古建筑,其中清代以前的壁画约600平方米。

  • 标签: 保护修复 壁画 晋祠 寺观 西周时期 古树名木
  • 简介:“棘手的遗产”(diffiCtllt/unsettlingheritage)是时间洪流中必不可少却通常又避之不及的一部分。作为博物馆人,怎样认识并从中整合出相关历史的展览,通过策展实践引导更深层的反思,与观众、社会交融互动,并从中重新审视历史类策辰,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德国相关策展实践的分析与解读,并联系中国“以史为鉴”传统,思考“棘手的遗产”概念在中国的价值与意义。

  • 标签: “棘手的遗产”历史类策展博物馆
  • 简介:南宋"命题诗画"虽然属于诗意画的范畴,但也有着自身最显著的独特性,即先有诗,后配画,画意是对诗意的匹配和模仿。然而在存世马远"命题诗画"中,我们明显忽略了"先有诗"这一特征,也忽视了诗画创作主体之间巨大的尊卑之别,将绘画看成是诗意之外独立的存在,将画意的呈现看作是马远"有我"主体意识的自觉呈现,或将画中人物所流露出的品行情操看成是马远"有我"意识的存在。其实,"命题诗画"中意境、格调等一开始并不是由马远创作的,而是诗人的定位,所谓马远绘画中的"有我"其实也是为了"他看"。一切画意的呈现都是为了"匹配"他者在诗中提前设定的意境。这其中唯一的"有我"就是马远的"匠心"—用他掌握的"预存图式"将图像与语词的"联觉"功能发挥到极致。而这种"预存图式"在马远的时代已高度成熟,任何类型的诗意几乎都能用约定俗成的"图像语汇"表达。

  • 标签: 命题诗画 马远 松下论道图
  • 简介:砚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到春秋时期砚台基本成形。自隋唐以来,文人士大夫开始参与砚的制作,包括设计砚式、题名铭文及选择砚台石料等。古砚的材料丰富多样,除中国四大名砚的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以外。

  • 标签: 博物馆 青岛市 端砚 馆藏 文人士大夫 原始社会
  • 简介:目前我国对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于田野发掘出的青铜文物,而来自出水的青铜文物,尤其是海洋出水,由于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无论是从腐蚀机理还是从腐蚀产物的角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所遭受的腐蚀状况与陆地环境的器物有很大不同,有氧海水环境和无氧海水环境中铜器的腐蚀产物也各有其特点。目前国内对海洋出水铜器的保护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而随着水下考古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打捞出水的海洋铜器数量日渐增多,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出水后的保护,是目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 标签: 保护处理 海洋 铜钱 南海 钱币 青铜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