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正>四川阆中市二龙区二龙乡高阳村农民,于1985年春改建房屋时,挖出一块小石碑,正遇该区文化站长王扶民同志在该村工作,闻讯后前往察看,认定是一块非常难得的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的重要遗物。即清洗后搬回二龙乡政府,安置于文化活动室作陈列展出。同时写信、摄照片报市文管所。该碑用青色沙石加工成较平的石板,碑首呈圆弧形,其下为矩形,通高85厘米,宽49厘米,出土时虽残成两

  • 标签: 红军公田 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陕苏区 苏维埃 南县 文化活动
  • 简介:春秋时期的秦国,自迁都关中后发展比较顺利。尤其是在穆时代,秦已能与老牌大诸侯国晋抗衡,后来又致力于西部经营,“开地千里,益国十二”,国势大盛,穆也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当时秦国总体说来在社会发展程度上和东部诸国还存在差距,

  • 标签: 秦国 诸侯 迁都 关中 春秋时期 时代
  • 简介:朴(1900—1946),江苏常州人,著名民主爱国人士。1936年11月,他与沈钧儒等领导“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而被国民党逮捕入狱,1945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李朴日记两册。本刊的前身《党史研究资料》在1984年、2002年和2004陆续刊登了由孙景贤、王健、贺秦华、安跃华等人整理的部分李朴日记。此为日记的最后一部分。这些日记记载了李朴在1937年、1939年、1946年间,反对美蒋勾结发动反革命内战和在国民党监狱中坚持抗日民主的战斗生活,对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李公朴 日记 中国民主同盟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党特务 中国国家博物馆
  • 简介:文章通过对有关铜器铭文的系联和分析,推定西周早中期铜器铭文中的“仲”应为康、昭时人,系首任曾侯“南”子,为第二代曾侯,还曾在王朝兼任职务。南方为其子,系昭、穆时人。

  • 标签: 公仲 曾侯 南宫 南公 南方 西周
  • 简介:人们读史,常不免有这样的感慨:一个国家或一个朝代的肇始之君,大都刚毅睿智,胸怀宏博,功业昭著,远非其后世子孙所能企及。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历史现象。那些声望显赫的开国之主,首先是特定环境中的产物,他们所处时代社会发展的种种因素造就了他们,培育了他们的思想和气质,并把他们置于那个历史的前台位置。不是他们决定着历史情节,他们是历史情节的组成部分,此即所谓“时势造英雄”。

  • 标签: 秦襄公 历史现象 社会发展 组成部分 历史研究 秦国
  • 简介:战国古玺分丛谈邵磊战国古玺是一种极富文化特色的历史遗物,它不仅是研究先秦舆服名物、地理沿革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各诸侯国民情风俗、姓氏演变的实物见证。此外,战国古玺还以其方寸之间所独有的艺术魅力,为明清以来的众多篆刻家提供了许多成功而可资借鉴的范例。...

  • 标签: 古玺 私玺 地域特征 战国时期 印文 三晋
  • 简介:估局,治货币史者都知道是清后期产生的鉴定银锭重量、成色的机构。可是清末还曾产生另一种估局,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如果望文生义,就会将两者混而为一。本文就说说这另类的估局。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1896年1月27日),《申报》发表《请畅行大小银圆议》,其中提出:“议设立估以杜挑剔。市肆无论用银用洋,每多挑剔,民间多受其欺。今既一律改用银圆,难免无不肖市侩有意挑剔。是宜设立估之所,凡银圆既经估,

  • 标签: 清末 望文生义 《申报》 银锭 清后期 货币史
  • 简介:估局,治货币金融史者都知道是清后期产生的鉴定银锭重量、成色的机构。可是清末还曾产生另一种估局。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本文就说说这另类的估局。

  • 标签: 清末 清后期 金融史
  • 简介:河南濮阳元代唐兀碑张相梅在濮阳县城东柳屯镇杨什八郎村南边,金堤与金堤河之间,有土冢六个,冢前矗立一大方碑,这是1983年新发现的重要元代文物——《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碑铭》及唐兀氏祖茔。此碑随历史变迁,多遭水患、兵燹几经倒立而保存下...

  • 标签: 百夫长 唐兀氏 濮阳县 河南 书法艺术 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 简介:湖北枝江万福垴遗址今年出土十一件件西周时期楚国甬钟,这是一次颇为重要的发现。在明确为西周时期楚国的青铜器中,当代在楚地出土还是首次。出土地在枝江更有特别的意义,众所周知,枝江可能是西周时期楚国都城丹阳所在之地。虽然在传世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枝江说只是淅川说、秭归说等诸多说法中的一个,但这一看法契合于楚文化与江汉地区传统文化密切的关联,至今仍然为不少

  • 标签: 公钟 吉金系 楚公
  • 简介:簋及其铭文对研究晋国早期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认为观公所属4族是作为殷商遗民而随唐叔虞封唐迁徒而来,并随晋侯燮夫迁徙于晋。族为商代重要族氏之一,与商王朝联系紧密,其地望近于戈族地望,在陕西泾阳附近。簋中的唐伯和观均非爵称。

  • 标签: 公簋 唐伯
  • 简介:清华简《祭之顾命》所记祭公出自西周时期重要的世族祭氏,本文试从简本《祭》切入,系统梳理与考辨西周祭氏材料,讨论西周祭氏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一、祭氏的来源及相关铭文。二、祭谋父与西周金文中的其他祭氏。三、综合以上论证,排列祭氏世系谱。结果表明,清华简祭氏确系周公之后;第一代祭氏即祭季,官居太史;第二代祭氏有两位祭,前者与昭王共没于汉水,后者即祭谋父,他可能是穆王伐东夷某些战争的主帅,对某些东夷氏族进行了战前动员;金文中的祭俗父与伯俗父、师俗父并非同一人。

  • 标签: 简本《祭公》 祭氏 祭季 祭公谋父
  • 简介:徐水县南张丰乡沿村位于徐水县城西约7公里处,村北约1.2公里为瀑河(南易水河).1990年6月,农民在村北取土时,于村北100米处发现三座砖室墓(图一).由于墓葬遭到严重破坏,保定市文物管理所报请河北省文物局批准,会同徐水县文物管理所于同年7月份进行了清理发掘.这三座墓葬基本上位于一条东西向的直线上,间隔约6米,耕土下即显露墓顶.三墓编号分别为90XYM1-M3,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 标签: 徐水县 河北 沿公村 唐朝 墓葬 中国
  • 简介:江西省高安县西清泉市出土的沈尹钲,铸有铭文42字。本文对铭文中个别字词试作新释,认为该器是楚国令尹兼司马叶沈诸梁所铸,铭文中“沈尹”的含义是“沈”姓。

  • 标签: 钲铖 铭文 考释 沈诸梁
  • 简介:2012年底,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乡市红旗区村东的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区工地上发掘4座仿木结构砖室墓。经现场清理后,共出土遗物15件,有瓷炉、瓷碗、铜簪及12枚铜钱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的特征分析,该墓地的时代应为北宋中期。

  • 标签: 新乡市 仿木结构砖室墓 北宋 发掘简报
  • 简介:2016年8月,正定古城墙修缮工程施工中,于西城墙内城门南侧发现东天宁寺住持容长老塔铭和晦岩禅师欢行业残碑。“东天宁寺住持蓉长老塔铭”刻于元至治二年,记载了天宁寺住持容长老的生平,它的发现,为正定天宁寺、邢台开元寺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普化寺,正定史志不见记载,“晦岩禅师欢行业”残碑的发现,可补志书之缺。

  • 标签: 河北正定 东天宁寺 容公长老 塔铭 普化寺 晦岩禅师
  • 简介:继陕西梁带村、山西黎侯墓地等新出毕氏有铭器后,清华简《耆夜》、《祭》有“毕高”、“毕桓”,为研究西周毕氏提供了新材料。本文从简本《耆夜》、《祭》切入,结合金文等其他西周文献,综合研究西周毕氏:以《耆夜》为导线,辨析毕高的史事及其相关金文;考辨简本《祭》的“毕桓”与其他毕氏,证明西周中期毕氏很兴盛,未出现中衰;讨论毕氏的分支楷氏与楷国;综合排列毕氏世系谱,毕、楷两支皆延续到西周晚期,所谓“其后绝封”疑是国人暴动至厉宣之间的政治斗争所致。

  • 标签: 毕公高 毕桓毕伯鼎 楷侯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