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陶灶作为实用器具被仿制成模型陪葬,是专为死者所造幽府明器。本文通过对甘州博物馆馆藏陶灶的介绍,了解汉代陶灶的特征,为研究汉代人的炊煮方式和实物种类以及关于灶的思想寄托和社会信仰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 标签: 汉代 陶灶 特征
  • 简介:上世纪70年代,秦皇岛市山海关文物管理所征集和收藏了一批明清时期的铜造像,其中多件精品被鉴定为三级文物。本文择其中的精美者作一赏介,有明代鎏金彩绘释迦牟尼铜坐像、阿难铜立像及清代鎏金三头八臂佛铜造像、鎏金铜坐佛像等。

  • 标签: 秦皇岛山海关区 藏品 明清时期 铜造像
  • 简介:2013年6月,考古工作者对重庆市江津烟墩岗砖室墓实施了抢救性发掘.该墓规模较大、形制独特,出土的画像石棺在渝西长江沿岸属首次发现,为川渝地区的汉代墓葬及画像石棺研究提供了最新参考资料.

  • 标签: 重庆市江津区 烟墩岗 砖室墓 画像石棺 东汉晚期
  • 简介:2013年6~10月,考古工作者对乐山大佛景区及其周边区域进行了广泛调查,柿子湾AM6即是在本次调查中重点进行了测绘.该墓规模较大,画像题材丰富,墓门上方雕刻大量仿木结构建筑及画像,对乐山地区崖墓、汉代建筑史及汉代民间信仰等研究都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柿子湾崖墓 东汉晚期至蜀汉 画像 仿木构建筑
  • 简介:纪南城遗址松柏30号台基(简称“松30号台基”)2011~2012年发掘获取了一批东周和北宋时期遗存,其中东周时期遗存以窑址、房基和灰坑为主。遗存主体以位于火龙堤下的Y1、Y2两座窑址为核心,包括了配套的水井、取土坑、房基,其下打破了原上世纪70年代发掘的F2同期夯土堆积,其上叠压F1同期夯土及废弃堆积。本次发掘对揭示F1、F2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年代、了解其建造过程乃至纪南城遗址的分期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纪南城 松30号台基 东周遗存 窑址 房址 夯土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