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木构件免受微生危害的方案,本工作采用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Iodopropy—nylButylCarbamate,简称IPBC)处理的方法解决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木构件侵蚀微生的防治问题。将遗址中处于潮湿环境条件下的木构件经IPBC处理5年后,测得其细菌总量减少89.25%,真菌总量减少55.56%,且木构件中微生主要类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表明,IPBC对于可能导致潮湿环境条件下木构件材质软腐的微生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控制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木构件的微生危害提供了有效的备选方案。

  • 标签: 遗址 侵蚀微生物 抑菌作用 保护
  • 简介:道教名山之一崆峒山保存了一批具有重要文物价值、观赏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尤以堡城古建筑和雷声峰古建筑更为重要。本文对崆峒山的古建筑作一详细介绍,并对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一探讨。

  • 标签: 崆峒山 古建筑 古建筑群
  • 简介:三峡炼锌遗址是首次发现的我国古代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炼锌遗址,分布在重庆市丰都县、石柱县等地,已确认遗址20余处。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重庆文物考古所对丰都秦家院子、袁家岩、石地坝、九道拐四个冶锌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了冶炼炉、灰坑、房址等遗迹,出土了大量冶炼遗物。本次发掘为研究冶锌遗址的时代、布局以及炼炉的形制、结构,炼锌工艺流程等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于我国炼锌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三峡 丰都 炼锌遗址 冶金考古
  • 简介: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科研人员利用科技手段,检测分析了重庆涪陵小田溪墓出土部分青铜器的金相和合金配比,发现青铜容器普遍含有较高的铅(7~22%),兵器含有较低的铅(3%左右),符合青铜器的铸造要求。另外,其中一件青铜甬钟含有13.86%的铅,表明这一地区在钟类乐器制做方面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 标签: 重庆涪陵 小田溪墓群 青铜器 合金配比 巴文化
  • 简介:2013年9月,恰逢华夏古泉网在九华山庄举办泉友聚会,并进行泉学研讨,泉届前辈、新秀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续斋古稀寿泉集拓》的首发(北京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印量800册),那一天正是癸巳年的重阳节,使得为年届古稀的钱币学大师戴志强祝寿这一出版主题更为贴切。翻开此书,均是当今泉界名家提供的珍稀、心爱的历代古泉拓本,洋洋大观七十品,均有出品人朱红钤印。

  • 标签: 北京出版社 九华山庄 重阳节 戴志强 钱币学 聚会
  • 简介:中国古典建筑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显著的文化特征。这些古典建筑不仅仅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实物见证,而且是先民们智慧创造的结晶。

  • 标签: 有害生物 古建筑 防治 危害 古典建筑 文化遗产
  • 简介:在农业粮食中细菌、白蚁和线虫是影响产量的三大因素。化学杀虫剂尽管有见效快的优点,但是它对植物、土壤和动物有一定危害作用。长期使用可引起昆虫的抗药性。多年来,植物精油在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广泛关注。

  • 标签: 植物 杀菌作用 精油 线虫 白蚁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