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初.工业发达.经济繁荣.但陶醉在军国主义和强权政治中的德意志帝国.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中学生行刺奥王储事件为导火线.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等组成军事同盟.向以法、俄、英为主的协约国相继宣战(随后,日、美、中等参加协约国),爆发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范围的军事冲突。长达4年多无情的大规模血腥战争.进行得十分残酷。战火遍及欧、亚、非三大洲,卷入国家达33个.涉及世界15亿人口。

  • 标签: 德意志帝国 魏玛共和国 纸币 世界范围 塞尔维亚 强权政治
  • 简介:<正>德国四次中亚探险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携到柏林的吐鲁番文献残卷中大约有6000件汉文文书残卷。与轰动一时的吐火罗语文献,梵文文献,回鹘文文献以及伊朗文献所不同的是,这些汉文文献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柏林吐鲁番研究小组的足够重视.后来探险队决定,由柏林普鲁士科学院东方事务委员会负责监管和处理这批文献。我们从这个委员会当时所写的年度报告中获悉,最初有一位名叫王印察(音译)的中国学者担任了这批汉文手稿残卷的编目工作,在他之后,由一位叫Kimm-Chung-Se(金重泽)的朝鲜学者

  • 标签: 残卷 佛教文献 回鹘文文献 吐火罗语 摩尼教 文书
  • 简介:民国时期.北四行盐业、金城、中南和大陆共同发起,成立四行联合营业事务所并设立四行准备库.联合发行中南银行钞票。其目的在于“厚集资本,互通声气.借以提高信誉.扩展业务”。中国商业银行中四行联合发行中南银行纸币.是中国商业银行史上的一大创举。在当时对于总体提高四行的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南银行 钞票 中国商业银行 联合发行 民国时期 重要意义
  • 简介:1935年11月3日,民国政府财政部公布了施行法币政策的布告,宣布从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个银行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注:后在1936年1月20日,财政部公布.中国农民银行发行之钞票与法币同样行使)。除上述银行外,曾经财政部核准发行之银行钞票现在流通者,准其照常行使,

  • 标签: 交通银行 法币政策 中国实业 行国 财政部 民国政府
  • 简介:(一)历史背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无能。经济和科技落后,受到各国列强的大肆侵略,订立了不少不平等条约,深受各国列强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以致后来形成被瓜分的民族危亡的政局.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 标签: 半封建半殖民地 纸币 银行 经济掠夺 不平等条约 四十年代
  • 简介:新媸省银行原址(故址)位于乌鲁小齐市明德路1号,既现在的乌鲁小齐市解放北路与叫德路交汇处。该建筑建于1943年,系砖木结构的回廊式建筑,总面积为5895平方米,

  • 标签: 银行 新疆 交汇处 木结构 建筑
  • 简介: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的旧中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几个大城市曾出现过一些所谓中外合办的银行。这些银行勾结北洋军阀政府,凭藉不平等条约,获得在中国发行纸币的特权,藉此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和物资。这些所谓中外合办的银行,有两国的政府合办,有两国的银行合办,也有的外国商人和中国官僚买办合办。这种银行名义上是中外合办,实质上是一切仰外人的鼻息,几乎与帝国

  • 标签: 汇业银行 中法振业银行 中法实业银行 北洋军阀政府 外国商人 大城市
  • 简介:2008年3月4日是交通银行成立100周年纪念日,这家大银行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票号、钱庄等旧式金融机构已渐趋衰落,而英、美、日、德、法、俄等国银行已在中国沿海城市设立了众多分支机构,并通过借款给清政府,获取了中国铁路的筑路权;通过赔款的清偿,控制了中国的关税收入;通过进出口贸易,垄断了国际汇兑,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主宰。

  • 标签: 银行本票 交通银行 中国铁路 进出口贸易 中国金融业 周年纪念
  • 简介:一、中南银行的创立和发展中南银行于民国10年(1921年)7月15日正式成立,总行设在上海。银行性质为股份制,设有股东会、董事会及监察人。建行初期董事会设七人,分别为黄奕住、史量才、韩希琦、王敬梓、吴秀生、马亦筏、叶源平,黄奕住任董事长,聘任胡笔江为总经理。中南银行在开办时就以侨资银行身份向财政部呈请独立的纸币发行权,北洋政府币制局因其系归国侨胞在华成立的第一家银行

  • 标签: 中南银行 纸币 北洋政府 董事会 黄奕住 股份制
  • 简介:西北银行及其发行的纸币吴筹中,吴中英第二次直奉战争自民国十三年(1924)9月开始至11月3日结束,冯玉祥任西北边防督办,冯军部队分驻北京、绥远、察哈尔等地区,冯玉祥为了应付巨大的军饷等费用,在民国十四年(1925)创办了西北银行,总行设张家口,该行...

  • 标签: 冯玉祥 张家口 银行纸币 五原誓师 中原大战 发行流通
  • 简介:191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财政部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整理广东纸币办法及拨用盐款合同》,规定由善后借款中整顿盐务费内拨出一百万英镑为准备金,由中国银行发行伍元特别券,用于收回广东辛亥革命时军政府发行加盖军政府戳记的原广东官钱局钞票和此后的粤省军政府军用钞票。中国银行广东伍元特别券在许多著作和资料中都说是大洋券,

  • 标签: 中国银行 广东 军政府 北洋政府 善后借款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