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承德”的名字,是清朝第三代皇帝雍正所命名。清统治者进入北京夺取全国政权之后,为了不忘关外“龙兴”之地的盛京,康熙四年(1665年)下令把奉天府首邑县改名为“承德”县,并有奉天承运之意。

  • 标签: 承德 盛京 雍正 康熙 统治者 三代
  • 简介:台湾中部南投县的埔里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向有“洛阳”之美誉。该镇的鸟瞰图酷似一朵莲花,面积16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9万,是个四面环山的盆地型迷你小镇。由于没有现代工业污染,至今仍保留着田园诗般淳朴自然的农业社会风貌。以“4W”来概括的当地四种特产,即水(Water)、

  • 标签: 台湾省 埔里镇 自然景观 历史遗迹
  • 简介:王建所葬之永陵,其规模是相当宏伟的。它除了墓室之外,还有大量的陵寝建筑。王建死后,当时著名的画家赵德齐与高道兴曾奉令在永陵陵庙中绘有壁画一百余堵。赵德齐是著名的人物画家,主攻山水人物,车马木屋,尤长楼台殿阁;而高道兴,则最擅佛像。他们两人奉令在永陵陵庙中绘有壁画达一百余堵之多这一事实,让我们可以想见当时永陵之陵庙建筑是何其庞大。

  • 标签: 陵寝 木屋 壁画 佛像 画家 山水
  • 简介:1942年发掘的前蜀王建墓,在解放后,党和政府曾多次拨款进行维修。比较大的维修有三次。1952年,在千年古墓正南方,紧接墓前室的位置,仿照古墓结构,修建了一道保护门墙;1957年,又修建了王建墓博物馆大门;而规模最大、整治最彻底、最成功的一次是1989年8月——1990年6月历时10个月的“王建墓防渗排水综合治理工程”。

  • 标签: 前蜀王建墓 王建墓防渗排水综合治理工程 棺床 券拱 壁画
  • 简介:数千年的历史长河给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位于城西的王建墓便是其中熠熠生辉的一颗。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误传为汉代司马相如抚琴的“琴台”,给人们平添了些许猜测与误会。直到1942年发掘后,方知为前蜀皇帝王建的“永陵”,俗称“王建墓”。

  • 标签: 发掘 汉代 皇帝 文物古迹 帝王 司马相如
  • 简介:金牛区营门口乡的黄忠村,原名鸡矢树。附近的岳家坝,曾有农民在挖甘蔗窖时发现了一块残碑,上刻有“刚侯黄忠字汉升之墓”,另有一块玉牌、颅骨及铠甲、佩剑等残物。清道光五年(1825)被授湖北天门县而未赴任的田主刘沅(字止唐,号纳如,双流人)认为:黄忠病逝葬在陕西定军山(今勉县境)下,但依封建礼制也可抉柩回成都附近安葬;既有石碑发现,理应修复。于是他发帖筹资,拟兴建黄忠墓。官场上的人认为此举办的崇敬敬先贤,发扬国故的好事,均乐于捐助。

  • 标签: 中国 成都市 文物古迹 黄忠墓 “大西”遗迹 四川
  • 简介:1988年7月,西安出现一批北宋小平、折二铁钱,据说是山西黄河中部柳林地区出土,数量不详。经同好共同清理,计有十一种、四十七个品类,分别介绍如下(见附图及中插)。一、天禧通宝,折二,一种。真宗天禧年间铸。真书旋读,直径2.75,穿径0.8,厚0.23厘米,重8克(图1)。二、天圣元宝,折二,三种。仁宗天圣年间铸。

  • 标签: 旋读 天圣元宝 铁钱 真宗 对读 圣宋元宝
  • 简介:<正>1985年3月8日,武汉市洪山东麓秦黄家湾农民在建新房时,发现了一块古代石砷,房主当即报告文物管理部门。武汉市博物馆派出考古队员进行清理发掘。发现这是明太祖六世孙朱显栻夫妇合葬墓,墓椁是用五千多个瓷碗砌成。同时出土的瓷还有随葬的瓷罐、金钗、带

  • 标签: 明太祖 武昌 武汉市 洪山 明代 博物馆
  • 简介:1975年8月,内蒙古林西县大营子乡和平村哈达自然村儿童在村西边玩耍时发现一座古墓。这一墓葬的暴露,是由于山洪冲刷,致使墓北壁裸露而被人们发现。遗物被当地群众取出,具体陈放位置不清。县文物管理部门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吴宗信、李学忠同志前往调查清理,并...

  • 标签: 随葬品 辽代墓葬 东后贝加尔 底径 绿色釉 色不匀
  • 简介:1351年,徐寿辉住湖北蕲州起义。攻克蕲水后,建国天完,年号治平,1356年迁都汉阳,改元太平。1358年,改元天启。1359年迁都江州,改元天定l360年,部将陈友谅杀主夺位,改国号为汉,改元大义,铸大义通宝钱。

  • 标签: 大义 “义” 迁都
  • 简介:<正>如果象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的那样,殷墟五号墓墓主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的话,那么它丰富的遗物(包括青铜器、玉器和陶器)就可以作为殷墟考古学中武丁及其前后几个商王时期的断代器物。有了这些器物,我们就可以根据类型学、地层学和绝对年代来研究商文明在殷墟273年中的演变史。我认为这就是殷墟五号墓发掘和研究的主要意义。根据五号墓和十七、十八号墓的发掘材料,以及这几座墓的出土遗物与战前发掘

  • 标签: 殷墟考古 武丁 青铜器铭文 盘庚 陶器 地层学
  • 简介:<正>《史记·项羽本纪》云:“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首次指出了殷墟地望。之后,《汉书》、《水经注》相继记载了殷墟所在。近八十多年来,安阳屯出土的十数万计的刻辞甲骨及丰富的殷商文化遗存,证实了上述文献所载的殷墟地望是可信的。至于该遗址曾经是哪些商王的都城?太史公和班固均未述及。而最早涉及这一问题的人,却是西晋时的束广微。他认为盘庚迁殷,即迁往“今安阳西”

  • 标签: 盘庚迁殷 安阳殷墟 小屯 殷墟文化 武丁 出土
  • 简介:1992年,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在邢台市南汪遗址配合建设施工中,发现一座西周墓.该墓保存较好,随葬品较丰富,是近年邢台市所发现的一座较重要的西周墓葬.

  • 标签: 小汪墓 邢台小汪
  • 简介:荆山遗址中的动物遗骸从山东章丘市荆山遗址中共发掘出动物遗骸717件,经鉴定有软体动物、鱼类动物、爬行类动物、鸟类动物和哺乳动物五大类,至少可以代表22个种属。属种名如下:圆顶珠蚌Uniodouglasiae(Gray)珠蚌Uniosp.扭蚌Arc...

  • 标签: 淡水软体动物 遗址 野生兽类 遗骸 荆山 类动物
  • 简介:1992年,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在邢台市南汪遗址配合建设施工中。发现一座西周墓。该墓保存较好,随葬品较丰富,是近年邢台市所发现的一座较重要的西周墓葬。

  • 标签: 邢台市 南小汪遗址 西周墓 考古研究
  • 简介:塘土沟村位于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乡政府所在地西约4公里,东距辽中京城约30公里。1987年9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平双公路基本建设发掘三座店遗址时,经民工报告得知塘土沟村的山梁上因雨水冲刷暴露出四座古墓葬。9月7日至16日对这四座古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编号为M2、M4)。M1、M2位于塘土沟村北约500米的山梁上,M2南距M1约10米。M3、M4位

  • 标签: 土沟村 古墓葬 内蒙古文物 乡政府所在地 公路基本建设 小塘
  • 简介:1972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重庆涪陵田溪发掘了9座墓葬.研究者尚未对其年代达成共识.通过分析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本文将这9座墓分为两组,第一组的年代为战国晚期,第二组的年代为秦汉之际.

  • 标签: 重庆 小田溪 墓地 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