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青天河峡谷新发现的北魏摩崖观世音的形象、造像背景及其与龙门石窟的关系等进行分析,并涉及北魏时期的末法思想和刻经活动.此外对于造像题记中提到的'丹道'这一新材料发表了个人的看法.

  • 标签: 造像 北魏时期 观世音 新发现 峡谷 龙门石窟
  • 简介:1984年7月武汉市博物馆开始筹建,1986年11月正式命名。原馆办公借助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纪念馆,2000年底由武昌迁至汉口新建博物馆大楼(汉口青年路373号),2002年10月2日武汉市博物馆全面开馆迎宾。新馆建成,填补了武汉市未有博物馆楼史的空白。

  • 标签: 武汉市博物馆 建筑设计 馆藏文物 展览工作
  • 简介:<正>九峰风景区位于武汉市东郊,距市中心约25公里,这一带岗峦起伏,林木葱郁。就在这风景秀丽的地方,笔者前不久采集到一件打制石器。采集地点在马驿山南麓新新大队冷饮厂上面的公路附近,高出山脚梯田约20米。标本的原料为肉红色石英岩砾石,系一件素台面石片加工而成的刮削器。石片角约为73度。除台面部分以外,边缘的其它部分差不多都经过加工。加工方法以正向(自破裂面向背面打击)为主,仅一、二处为反向加工。加工的痕迹都较近而深,刃缘较陡直。背面有较大面积的砾石面。标本长12.8

  • 标签: 武汉市 砾石 大面积 公路 打制石器 加工方法
  • 简介:  五岔沟机场位于兴安盟阿尔山市五岔沟镇政府所在地东南3公里处的一片开阔地上,两侧为中低山夹峙,南距洮儿河100米,北距白阿铁路0.5公里,该机场修建于1940~1944年,是日本关东军为防御苏联进攻而修筑的军事航空设施(图一).……

  • 标签: 五岔沟机场 机场遗址 遗址初探
  • 简介:为全面了解武汉博物馆的文物保存环境现状,科学评价该馆文物库房环境达标试点工程的成效,总结实践经验,服务我国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改善工作,采用相关检测设施和仪器分析手段,针对该馆的改造新文物库房、未改造老库房、文物储藏柜、包装囊盒、陈列展厅、文物展框内的环境质量,检测了其中的温度、相对湿度、甲醛浓度、板材的木材含水率、可见淡然照度以及紫外辐照强度等指标,并对环境中的配性气体和VOC浓度进行了采样分析。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博物馆达标改造工程对库房温湿度和光照水平的控制成效明显,基本达到了文物保护要求:增添使用的文物储藏柜、包装囊盒、活性炭吸附材料等具有一定的策环境调控效果。由于装饰材料和橱柜材料等散发污染物的影响、恒温恒湿系统的间歇式运转模式、部分老库房和展厅采用无防护自然采光设计等原因,现文物保存环境中还存在主要污染气体浓度普遍偏高,湿度呈现短周期性波动、局部光照水平偏高等情况。对此,给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武汉博物馆 文物保存环境 检测 调查研究
  • 简介:应台北“国父纪念馆”张瑞滨馆长的邀请,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一行5人于3月27日至4月4日赴台举办“追寻伟人的足迹——青少年书画摄影展”。由104幅(80*120CM)展版组成,其中图表1幅,老照片20张,绘画33张,摄影23张,书法29幅,新闻图片56张。原展期为20天,后延至“五一”期间继续展出。

  • 标签: 武汉市 青少年 书画作品 摄影作品 展览活动 中国
  • 简介:一个希望、一个梦想,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终于实现了。2003年7月30日,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2001-2002年度全国十大陈列精品”评比活动中,武汉博物馆设计制作的《武汉古代历史陈列》展览荣获了第五届“全国十大陈列精品”奖。

  • 标签: 武汉博物馆 展览设计 展览质量 陈列设计
  • 简介: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500多年悠久的历史。武汉博物馆集东方文化的典雅和现代化功能于一体。主体建筑由陈列展览区、文物库房和辅助设施用房组成。馆内中央大厅形成共享空间,上方网架玻璃穹顶,既增强了自然采光,又富有生气。层层叠起的外立面、自然粗犷的花岗岩贴壁及金字塔形三角玻璃顶,突出了博物馆庄重与现代的建筑特色。

  • 标签: 大门 中央大厅 博物馆 网架 自然采光 穹顶
  • 简介:2006年9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武汉市武昌区梅家山发掘了一座方形砖室墓。墓中出土遗物丰富,包括一批精美的白釉瓷器、八棱体漆木葬具、木法器等。其中,八棱体漆木葬具和木法器为考古第一次发现。由塔铭可知,墓主为五代杨吴国高僧超惠大师。

  • 标签: 武汉市 梅家山 五代 超惠大师墓
  • 简介:1992年3月,在洛阳市木材公司家属楼基建工地发掘_座春秋墓ClM3529,位于东周王城遗址内中部偏北。墓中出土有青铜礼器鼎、敦、垂、盘、叵及玉器、骨贝等,具有春秋中期器物特点。该墓为研究春秋时期的社会习俗与墓葬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

  • 标签: 洛阳市 西工区 竖穴土坑木椁墓 春秋中期
  • 简介:自清末五口通商以来,上海是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港埠,许多西方商务都在此发展,因而洋行林立。中国在开始以机器制币后.除了广东钱局是直接与英国原厂往来外.其他各省多数设备的订购或进口.皆经由上海的洋行代理.而这些供应造币机器的工厂及代理洋行为展示其产品.往往制出类似钱币之广告章。在这些以银或铜为材料的章中.有一枚罕见而来龙去脉不为人知的铜章,

  • 标签: 葛林活公司 展示章 铜章 钱币研究
  • 简介:二十世纪初,苏联在我国新疆塔城设有羊毛公司。1927年2月羊毛公司经理克牙孜夫把俄国洋板银运到我国,雇用中国光华银楼工匠潘治,在公司院内倾化足色银板,仿照我国银币铸造元宝,并在元宝上铸有光华银炉字样。羊毛公司用这种私铸元宝购买商民羊毛,已有一百五十多枚进人流通领域。

  • 标签: 塔城 工匠 苏联 银币 俄国 新疆
  • 简介:1840年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刻骨铭心的,因为这一年的6月英帝国主义以保护鸦片贸易为名对华发动了"鸦片战争"。从此后我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时期。

  • 标签: 东印度 公司卢比 印度公司
  • 简介:<正>笔者闲遐时喜好集藏各类废旧钞票,于1990年初收集到一枚鲜为人知的股票——商办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股票。为弄清其股票发行的历史原因,我拜访了众多的老铁路工人及众多的集币爱好者,查阅了数十卷有关该股票的历史资料,终于查明了该股票发行的历史原因。今就该股票试作论述,由于笔者所接触的资料有一定局限性,不妥处,敬请指正。

  • 标签: 川汉铁路 清政府 内江市 公司股票 股票发行 四川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