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金牛区营门口乡的黄忠村,原名鸡矢树。附近的岳家坝,曾有农民在挖甘蔗窖时发现了一块残碑,上刻有“刚侯黄忠字汉升之墓”,另有一块玉牌、颅骨及铠甲、佩剑等残物。清道光五年(1825)被授湖北天门县而未赴任的田主刘沅(字止唐,号纳如,双流人)认为:黄忠病逝葬在陕西定军山(今勉县境)下,但依封建礼制也可抉柩回成都附近安葬;既有石碑发现,理应修复。于是他发帖筹资,拟兴建黄忠墓。官场上的人认为此举办的崇敬敬先贤,发扬国故的好事,均乐于捐助。

  • 标签: 中国 成都市 文物古迹 黄忠墓 “大西”遗迹 四川
  • 简介:中国银锭(铤)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未开发的古董文化.近年来,台湾、香港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及重视银锭的收藏与研究,内地的收藏者也逐渐涉足这一领域,使银锭的收藏与研究逐渐升温,这无疑是一种可喜现象.

  • 标签: 银锭 中国历史 古董 收藏者 中国 台湾省
  • 简介:由于清代新疆较为特殊、复杂的社会环境,南北疆各钱局对铸造红钱的管理呈现出不十分严格的状况,进入流通领域的红钱呈现出不少乱象,比如“粗制滥造”、“缺笔少划”、“重量不一”等,而“脱厚重红钱”更是这种乱象的具体反映。

  • 标签: 红钱 厚重 社会环境 流通领域 清代
  • 简介:1987年6月上旬,许昌县张潘乡盆李村农民,在责任田里挖井时,在其土井的东壁发现了一批铜钱,重335公斤,许昌博物馆闻讯后,立即派人前往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于后。这个窖藏位于汉魏许都故城东城垣中段的西侧,铜钱距地表深1.5米,因坑窖已被破坏,其开口层位不明。仅看到破坏后的残存不规则形口径0.85、底径0.97、残深1.1米。在坑壁土层发现有战国时代的陶瓮肩部残片及陶豆高柄残段,这些遗物都夹杂在褐土层中,鉴于没

  • 标签: 许都 钱文 陶豆 陶瓮 底径 汉魏
  • 简介:唐昭靖太子墓志,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这位唐朝中期代宗皇帝李豫之子的家族世系及对其封赠情况和他经历的短暂一生,可以补充《新唐书》、《旧唐书》中关于昭靖太子记载的不足。

  • 标签: 昭靖太子 代宗 唐朝 墓志
  • 简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代《拂郎国贡马图》,为元代宫廷画家周朗所绘,描绘了元惠宗(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来自于欧洲的拂郎国使者,为元廷贡献名马,元帝在上都接见拂郎国使者,并检阅贡马的历史情景.……

  • 标签: 国贡马 图识 拂郎
  • 简介:<正>本文收录25方唐代墓志,主要来自洛阳市文物部门近年来征集和发掘出土的藏品。这25方唐志对补史之缺,纠史之误有史料价值,现考释如下:一、《肖贞墓志》垂拱元年(685年)二月八日。1947年出土孟津县送庄乡营庄村。志藏洛阳古代艺术馆。志青石质,方形,高宽均68、厚12厘米。志文楷书,24行,满行24字,共623字。首行题:“大唐韶州乐昌县令王协故妻肖氏墓志铭并序”。

  • 标签: 州刺史 两《唐书》 墓志铭 《新唐书》 宰相世系 新发现
  • 简介:1973年10月南昌市园林处青云园艺场在基建工程中,发现古墓一座。我们配合进行了清理。该墓为卷拱砖室,平面呈长方形。封门砖作人字形结砌。墓全长4、宽1.74、高1.5米,分前后两室。墓壁平铺纵砌,底砖均铺作人字形。墓砖分长方形和楔形

  • 标签: 东汉墓 青云谱 人字形 基建工程 拱砖 随葬器物
  • 简介:一、道光通宝背满文宝汉文“南”(图一)该钱径28mm,厚1.2mm,穿5.5mm,重6.5g。

  • 标签: 钱币 清代 道光通宝
  • 简介:2007年7月1日至15日,我参加了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在法国巴黎举办的“文物保护与博物馆管理”高级培训班,听取多位法国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的演讲,参观了20多家博物馆。培训班上有一讲的题目是《临时性展览的构思和制作》,介绍了法国博物馆制作展览的一些经验。该讲描述了构思和制作展览的全过程,缕述应该注意的种种问题,侧重于展览过程中的文物保护。而我对展览的创意、也就是演讲第一部分的“构思”更感兴趣,因为,构思是展览的基础和关键。

  • 标签: 博物馆管理 展览工作 临时性 法国巴黎 文化遗产保护 文物保护
  • 简介:好太王碑是一块有关东北民族史的重要石刻,其“乙未岁镌文”共七十四字,大部分文字已释读,但是对少数几字还有岐见。本文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确认了“叵富山”、“e平”不是“襄平”而是“西安平”;“东来”三城地在辽东而非襄平在左近;碑文中的“碑丽”当为“小水貊”;好太王计碑丽之后,还进行了在辽东的征计,并取得胜利等观点。

  • 标签: 好太王碑 "乙未岁镌文" 考证 碑文识读 碑文辩释 东北民族史
  • 简介: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北宋铜钱》一书,是中国钱币界的一件大事,受到了宋钱研究和收藏者的追捧。该书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补充了新的内容,在《中国钱币大辞典·北宋卷》基础上,作了一些必要的修订,登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本书分版定论详尽,内容浩瀚不愧为宋钱研究史上的一部鸿篇巨著。

  • 标签: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研究成果 收藏者 研究史 北宋
  • 简介:蔡墨墓,1984年发现于甘肃宁县政平乡涧底村官草沟,墓室规模不大,随葬品也不算丰富。但该墓出土的墓志铭记载的史实,表明墓主身份有些特殊,尤其是其祖上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名气。不能不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笔者在此不揣冒昧,就新见发表的资料对墓主蔡墨的身份及相关问题作些粗略的考证和探讨,以就教于识家。

  • 标签: 县政 甘肃 唐代 墓主身份 随葬品 墓志铭
  • 简介:2008年,我在和田一位维吾尔族老人手中购得一枚阿克苏局铸天罡银币,据老人介绍该币出自和田农村。回来后,经仔细观察,发现该币与平时所见阿克苏天罡有所不同。

  • 标签: 阿克苏局 银币 2008年 维吾尔族 老人 和田
  • 简介:夏鼐《〈敦煌石室画像题〉后记》一文原载《文物周刊》第93期,《夏鼐文集》未收,学界基本上未曾给予关注。《夏鼐日记》中记载了该文的撰写缘起及发表始末。整体而言,夏鼐对史岩《敦煌石室画像题》一书评价不是很高,但对向达抄录的题评价甚高。该文采用“互证”的研究方法,对《敦煌石室画像题》进行补正,力求得出客观、正确、全面的结论,反映了夏鼐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该文为相关研究提拱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如敦煌洞窟编号等重要问题,夏鼐文中提出的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该文的主要材料是抗日战争期间夏鼐在敦煌考察、发掘所得,反映了他不怕困难、忠于学术的精神,亦反映了他与向达、劳斡交谊的点滴。作为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夏鼐对敦煌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敦煌石室画像题识 夏鼐日记 夏鼐 敦煌洞窟编号
  • 简介: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墓主人生前的社会等级和地位,往往是其死后能否享有高规格墓葬的决定性因素。唐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对丧葬制度也作了严格规定,但是在政治斗争激烈,宫廷政变频繁的武则天及其前后时期,丧葬制度同时也受到了政治斗争的深刻影响。榆中唐墓墓主生前在政治斗争中所处的政治地位,在其墓葬中也有体现。

  • 标签: 慕容仪墓 石棺 麴崇裕 吐谷浑
  • 简介:对著名的DellaRobbia玻璃——无釉赤陶的元素分析曾使用了各种分析技术进行。如,PIXE,XRF,SEM-EDS,ICP-MS,ICP-AES等。样品是陈列在一个艺术博物馆展览厅中的无釉赤陶浮雕品。有学者对其五种颜色的分析首次采用了微拉曼技术及激光诱导转移技术。

  • 标签: 颜色 玻璃 测定 ICP-MS 转移技术 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