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殷墟甲骨文中的""字主要有两种写法:一种写作,是""的表意初文,象手持直尺进行度量;另一种写作"■""■",是从表意初文演变过来的形声字。甲骨文中从""的字有两个:或释为"■",是揣度、忖度、审度的意思;释为"■",是估量统计的意思。

  • 标签: 甲骨文 度田 变形音化
  • 简介:敦煌文献中不乏表怂恿、挑拨义的词语,如勾闪、勾卷、勾默、勾扇、卷诱、简构、斗构、间构等,这些语词在社会经济文献和佛教文献中都有使用。文章通过勾稽敦煌文献中的这类语词,对其语素“勾”“扇”“闪”“兹”“默”进行语义演变的探讨,发现这些词语语义相近,结构趋同,都有“引诱、挑拨”义,且为并列复合词,可构成一个同义语义场,而且它们在语义上互相影响、演变。同时,方言和其他敦煌文献中也有与该语义相关的词语,文章一并梳理,以使该语义场词语更加完善,词汇丰富性更加凸现。

  • 标签: 敦煌文献 怂恿类语义场 词语演变
  • 简介: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是我国经济主权的象征,被誉为国家的“名片”。因此,人民币票面整洁与否,不仅直接关系着人民币的尊严和声誉,也代表着国家的文明程度,同时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自身素质。所以,加强人民币管理,提高人民币整洁,净化人民币流通市场,对防假反假、维护人民币信誉、稳定金融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人民币管理 整洁度 专项调查 人民币信誉 法定货币 经济主权
  • 简介:这里所谓的“朱开沟文化”,是指朱开沟遗址中出土的以蛇纹鬲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朱开沟遗址位于内蒙古中南部的伊金霍洛旗,是内蒙古考古工作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鄂尔多斯高原发掘的……

  • 标签: 朱开沟文化 蛇纹鬲 典型遗址 中国 文化内涵 历史分期
  • 简介:中国古代不存在“同范镜”。对陶范黑灰层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陶范在经过高温铜液浇注以后,范面会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浇铸前,范面的化学成分正常,经铜液浇铸以后,范面除含有28%的CuO以外,CaO的含量达到28%,本不存在的PbO也突然在范面的黑灰层里占有13%以上,Pb也达到21%;这时的范面再不像未曾浇注铜液前那么光滑,而是到处闪烁着Pb的金属光泽,被一层Pb和Ca及S等物质的化合物覆盖。Pb的氧化速度比较快,几天以后,厚薄不匀的黑灰层面有不少部位起皱纹,整块范面变得很粗糙。另外,铜液注满范腔凝固后,镜体与范腔之间产生了负压。负压值的大小与镜体的重量成正比,镜体越大,负压越大。因此,浇铸过的镜范一般不会再完整无缺供第二次浇铸。由此可以认定,“同范镜”是不存在的。

  • 标签: 阴模 阳模 泥范 陶范 黑灰层
  • 简介:'自扑'及相关的词语'举身自扑'、'婉(宛)转自扑'在汉译佛典和敦煌变文中频繁出现,但有关辞书未收这些词条并作出解释.对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调查有关语料,对其进行探讨和解释.

  • 标签: 自扑 举身自扑 婉(宛)转自扑
  • 简介:<正>一斗口跳在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中是结构较为简单的一种,是斗拱出跳的简洁形式。《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对四至八铺作的各类斗拱结构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唯对斗口跳和把首绞项作两项未曾涉及,卷三十和三十一“大木作图样”中也同样缺如。因此,斗口跳拱的具体作法在《法式》中并不明了。但在卷十七“大木作功限”中规定了“斗口跳每缝用拱斗等数:“科口跳每柱头外出跳一朵用拱斗等下项泥道拱一只华拱头一只栌头一只交互斗一只散斗二只闇栔二条”

  • 标签: 斗拱 补间铺作 泥道拱 人字拱 大木作 营造法式
  • 简介:本文在前人研究外藏椁的基础上,尝试界定了外藏椁的概念,探讨了几种常见的墓葬附属设施——壁龛、耳室、回廊与陪葬坑等的性质归属,论述了外藏椁的起源与演变。将古墓葬外藏系统分为三个等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秦汉时期部分中小型墓葬存在外藏椁的观点。

  • 标签: 外藏椁 概念 起源与演变 等级
  • 简介:2006年,安徽省钱币学会在中国钱币学会、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省社科联、省社团管理局的关怀、指导和文博部门、大专院校等科研机构的关心支持以及各团体分会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以弘扬货币文化,服务金融工作为己任,结合安徽地方特色,团结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

  • 标签: 安徽省钱币学会 年度工作计划 中国钱币学会 中心支行 人民银行 科研机构
  • 简介:龙门碑刻中古地名及相关问题杨超杰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12.5公里的龙门山上。自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开始营造①,隋唐大规模续凿,历数百年镌刻磨砺,现存窟龛2345个②,造像10万余躯,造像题记2780品③,佛塔60余座④。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

  • 标签: 造像记 古地名 龙门石窟 石窟造像 北魏 地方行政机构
  • 简介:唐代,浙江宁绍地区的越窑以产青瓷闻名于世。从而成为“南青北白”瓷业布局青瓷的代表,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唐越窑的发展越窑自东汉创烧出成熟青瓷后,一直不断地向前发展,至唐代进入了它发展上的兴盛时期。唐代,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促进了制瓷手工业的蓬勃发展。随着瓷器质量的提高和需要量的增加,越窑烧瓷窑场迅速扩展。根据窑址调查资料表明,进入中唐以后,瓷窑遍布于宁绍地区的每个县落.目前已在宁绍地区共发现唐宋瓷窑320多处。台

  • 标签: 越窑 宋瓷 越瓷 上林湖 瓷业 越州窑
  • 简介:一.安徽省2006年,安徽省的考古工作依然是围绕重点建设工程进行的。配合交通、能源、水利、工业园区、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等工程,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此外,还进行了巢湖流域先秦遗址专题调查。全年累计新发现文物点百余处,完成考古发掘项目25项,发掘古文化遗址3000多平方米,清理历代古墓葬500多座。现择其要者介绍如下。

  • 标签: 地区考古 重点建设工程 南方 发掘工作 新农村建设 古文化遗址
  • 简介:故宫博物院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2005年康巴地区考古调查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发现和调查古代石棺葬墓地6处,遗址1处.本次调查发现了两种分属不同经济类型文化的石棺葬,并对其出土的陶器、铜器、玉器、石器进行了资料收集.另在德格县莱格村发现一处隋唐时期汉式建筑群遗址,出土陶佛像、瓦当等物.此次调查对树立康巴地区考古序列和研究汉藏佛教艺术交流提供了重要线索.

  • 标签: 康巴地区 考古调查 石棺葬 建筑遗址
  • 简介:《白银区志·大事记·附录》(以下简称白银区志)曰:“咸和四年,鲜卑族一支乞伏司繁率族人,自麦田迁于坚山(今武川乡宋家梁),筑坚城”。“义熙五年,乞伏乾归率众二万,自袍罕迁于坚山,同年于坚城称秦王。七年置秦兴郡”。初读后乍感新颖,这一成果,似乎填补了1600多年来。西秦都城坚山在今何地的空白。然而详阅《资治通鉴》、《皋兰县志》等资料,经过深思考辩,我们认为论证根据不足.特提出以下几点质疑.

  • 标签: 都城 《资治通鉴》 白银区 大事记 鲜卑族
  • 简介:(一)合淮阜高速公路发掘地点:合淮阜高速公路自合肥经过长丰、淮南、寿县、凤台、颖上止于阜阳,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沿途各市县文物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发现了从新石器时期遗址到战国、汉代以及宋代和清代的墓葬等大量遗迹遗物。2005年9月至12月,对其中位于高速公路路基内的墓葬和遗址部分进行了清理发掘,经过初步整理,主要收获有:

  • 标签: 地区考古 文物考古研究所 高速公路 新石器时期 遗迹遗物 安徽
  • 简介:要想不断提升观众的满意。博物馆就必须对观众实行深厚的人文关怀,从软件实施到硬件建设都要有周详的考虑。以公众和社会的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各种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展览,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以及舒适的参观环境,合理的参观路线,最具人性化的服务设施,为观众提供最具吸引力的文化休闲场所。

  • 标签: 满意度 陈列展览 形象力 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