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字体在卜辞类型划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类的目的就是为断代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在研究花字体类型的基础上,对这批卜辞的刻写时代做出推定,必将进一步推动对非王卜辞的认识与理解。

  • 标签: 花东卜辞 字体特征 类型划分
  • 简介:本文通过对2012年度周遗址姚西居址H3、H4中出土的鹿角原料、鹿角铁半成品、成品的加工和使用痕迹仔细观察、实验操作,并结合动物骨骼鉴定、测量,着重分析了周姚西居址鹿角镞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料取材、原料加工、制坯成形等阶段的加工技术方法、流程以及加工工具等,初步总结了鹿角镞制作工艺的三大工序,原料加工的三个步骤,半成品加工至成品的七个步骤。通过从动物骨骼角度和灰坑堆积状况两方面的论证,初步认为H3、H4尚不具备专业生产鹿角镞作坊的条件,可能为一般的废弃堆积坑。而且,这批极具关联性的、能够反映鹿角镞制作整个流程的角料遗存,因数量太少,尚不具备一定规模,缺乏专门化生产的条件。因而,仅能代表周姚西居址H3、H4中存在着制作鹿角镞的活动,且该活动更有可能是家庭式自给自足,而非专门提供给整个聚落或流向聚落外部的鹿角镞生产活动。

  • 标签: 鹿角镞 制作工艺 动物考古学
  • 简介:荥阳原武温穆王墓是明代周王家族中郡王等级的武温穆王与元配张太妃的合葬墓。从其墓室建筑的构造与形象风格分析,其图样设计及营造技术明显来自明代宫廷,但从主室门扉的断砌造构造、前室空间尺度的着意设计以便家族后续事宜安排等细节设计方面也透露出了家族意识可能参与其中的信息。经折算,武温穆王墓的设计模数是营造尺,其各部分构造的数据之间存在着较规整、和谐的比例关系,而营造尺模数的基础是人体尺度,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主室前壁高等级的建筑形象以几何比例为则的设计手法令人耳目一新,这种艺术优先的设计手法在中国古代宫廷主导的建筑实例上早有存在,并非西方所独有。

  • 标签: 原武温穆王墓 营造尺模数制 建筑 艺术构图
  • 简介:2017年9月1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美术学院主办,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协办的《家泠艺术大展》隆重开幕。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上将熊光楷,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等出席开幕式。吕章申馆长、冯远副主席、徐里书记、杨晓阳院长、熊光楷上将、家泠先生先后讲话。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主持开幕仪式。

  • 标签: 中国国家博物馆 艺术 中国美术家协会 对外文化交流 党组书记 副主席
  • 简介:庄(EasternEstate)位于苏州城东,为吴宽之父吴融所建。吴宽不仅请李东阳作《庄记》,文学友人做东庄诗,还托请沈周为他绘制了一套《庄图》册页。这些记文、诗赋和绘画都具有某种纪念性,纪念吴宽的父亲吴融,同时又展现出吴融及吴宽所拥有的财富、品行和修养。《庄图》的意义还在于,它不仅成为现存明代最早的园林图像,直接影响到文徵明及其后的吴门画家,还建立起一种再现园林的图像模式。通过考察《庄图》对城市空间、山川景物以及观看视角的处理方式,可以讨论明代以来“城市山林”的图像传统如何得以塑遣成形。

  • 标签: 东庄图 空间 图像 城市山林 地图
  • 简介:张萌:陈老师,您好,我是张萌,目前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人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受《南方文物》编辑部委托,对您做一次采访,主要涉及考古学的教学和研究,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还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与公众关系等问题。

  • 标签: 与时俱进 访谈录 考古学理论 西学 教授 陈淳
  • 简介:2016年8月,正定古城墙修缮工程施工中,于西城墙内城门南侧发现天宁寺住持容公长老塔铭和晦岩禅师欢公行业残碑。“天宁寺住持蓉公长老塔铭”刻于元至治二年,记载了天宁寺住持容公长老的生平,它的发现,为正定天宁寺、邢台开元寺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普化寺,正定史志不见记载,“晦岩禅师欢公行业”残碑的发现,可补志书之缺。

  • 标签: 河北正定 东天宁寺 容公长老 塔铭 普化寺 晦岩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