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梅瓶,小口,短颈,丰肩,收腹,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以其优美的造型和浓郁的艺术格调深得明代上层统治者的亲睐,成为明代上层统治者等级地位的标志与“风水”寓意的象征。随着朝代更叠和时势变迁,如今所能见到的明代梅瓶已不多。据统计,目前桂林博物馆收藏有明代梅瓶250余件,桂林靖江王陵博物馆等桂林其他文博单位收藏有数十件。

  • 标签: 靖江 明代 王陵 统治者 王国 朝代
  • 简介:1972年尧山靖江安肃王朱经扶墓出土明代青花人物梅瓶1件;1982年于尧山靖江康僖王朱任昌莫氏夫人墓出土明代青花岁寒三友人物梅瓶1件;1983年于尧山第十代靖江温裕王朱履焘墓中出土明代青花双龙戏珠梅瓶一件……,截至八十年代止,桂林文物部门先后从桂林东郊尧山明代靖江王墓群中出土各式青花梅瓶百余件,其数量之多,品类之全,足以令国内文物界瞠目。

  • 标签: 靖江 出土 明代 莫氏 文物 墓群
  • 简介:通过对桂林博物馆"靖江遗韵——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策划运营的分析,可以发现展览策划在实现展览教育目的和展览效益最大化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系统而切合实际的展览策划是一种生产力,不仅成为展览后续工作的指南,还能有效推进博物馆的整体业务,提升博物馆公众服务的水平,保证展览预期教育目标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 标签: 展览策划 明代梅瓶陈列 桂林博物馆
  • 简介:1925年11月,临沂参议会为筹集驻军给养,决议由署发行不兑换纸币“临沂通用票”,并以丁粮做抵,待平安后收回。因为此次是为筹集驻军给养而发行纸币,且不能兑换,因而激起商民不满,不久便贬值。据史料结合实物资料分析,“临沂通用票”的初始发行时间可能是1926年1月1日,

  • 标签: 临沂 通用 发行时间 实物资料 参议会 驻军
  • 简介:乐平县镇桥乡浒崦村南口,矗立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清代古建筑——浒崦戏台。这座戏台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全台饰以金色彩绘,金碧辉煌。门、窗、飞檐全为石、木雕镂而成;人物、动物雕刻更是千姿百态,生动逼真。

  • 标签: 乐平 生动逼真 翘角 村南 风铎 塔刹
  • 简介:今汝阳的前身是唐先天元年临汝,治所在今汝阳小店镇;今临汝(汝州市)的前身不是唐先天元年临汝,而是梁。由于旧编《伊阳县志》、《汝州志》记载不明,新编《汝州市志》未作考证,以讹传讹。本文经过严密考证。终使这一历史迷案真相大白。

  • 标签: 唐朝 先天元年 汝阳县 汝阳县 地方志 历史考证
  • 简介:康乐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甘肃省中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南端。在1083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生活着回、汉、东乡等九个民族的25万人口。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景观独特、风土人情各异、民族文化鲜明浓郁。先民遗留的文化遗迹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形成了黄土高原粗犷的景观和农牧交汇的田园风光。

  • 标签: 康乐县 文物遗存 临夏回族自治州 民族文化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 简介:1976年冬,新干太洋洲公社与清江洋湖公社的社员群众在加固新干中堎水库的坝基工程中,在坝基南端发掘出一批青铜器,计有大小铜鼎7件,铜(南瓦)1件,铜爵1件和陶器、釉陶器等,器物多被砸破。铜器及碎块后由清江博物馆收集,现正待修复。从这批铜器看,该是出土自一座西周早期土坑墓。根据这一线索,今年一月至七月我馆先后派人前往实地进行了三次调查和钻探,发现牛头城是一处商周文化遗址。

  • 标签: 商周 西周早期 铜爵 清江县 云雷纹 圈点纹
  • 简介:<正>1984年,临汝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13座明代桥梁。这些桥梁均为石质,拱形,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现简介如下:1、单孔桥。共7座,外观大同小异。〈1〉玉虎桥位于县城东部,在南关与二里店之间的一条小河上。桥面长5.3米,宽5米。拱作圆弧形,宽3.1米,高1.90米,采用长1.10米、宽0.80米,厚0.25米的长方形微弧条石横置砌成。拱两端用外弧长0.66米,内弧0.55米、宽0.40米,厚0.25米的短弧形条石镶边,两石

  • 标签: 圆弧形 条石 长方形 县城 普查 微弧
  • 简介:河北承德考古调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承德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与内蒙接壤,东与平泉毗邻,南接兴隆、宽城,西有滦平、隆化,地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南部属燕山东段延续,山高谷深,峰峦重选,相对高度变化较大,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缓,故有"八山一水...

  • 标签: 遗址 承德县 砍砸器 文化遗存 文化层 扁平体
  • 简介:<正>茂汶位于岷江上游,是秦汉时代石棺墓比较集中的一个地区。1978年至1980年,四川省文管会和茂汶文化馆等单位,曾先后在茂汶城关及其附近的前锋乡营盘山,勒石村和南新乡别立村等地共发掘、清理石棺墓87座。1983年6月,茂汶文化馆又在离县城较远的三龙乡河心坝(寨名)清理了一座石棺墓,并在该乡黄草坪(寨名)收集到几件石棺墓出土器物,现报导于下。一、石棺墓三龙乡位于茂汶西郊,全乡大小36寨分别分布在三溪沟两岸。河心坝寨处于三溪沟北岸。在寨东面500米左右一个名叫牌坊地的黄土台坎里,因雨水冲刷,暴露出一座石棺墓。该棺墓口距地表2米,墓向北偏东40°。墓长1.67、宽0.45、深0.30米。石棺由大小不等的12

  • 标签: 石棺墓 出土器物 茂汶 文化馆 秦汉时代 河心
  • 简介:<正>在甘肃省酒泉东南五十公里的下河清乡皇城村境内,有一座古城遗址,其地理座标为北纬39°32′,东径98°59′。古城内外均为农田,间有汉代陶片,城垣残高3—7米不等,墙基宽约3米许,城略呈东西长方形。悉为夯土板筑,东西长344米(外径约为)351米),南北宽291米(外径298米)。城的东北角向内折入(如图),即北墙东段向内折入35米,复折向东约94米与东城墙连接,总面积为101,308平方米。在折角处35米一

  • 标签: 酒泉 建康城 盐池 地理志 凉州 唐初
  • 简介:1991年8月在河北省玉田县城鼓楼南街路东县供销合作社建楼工地6米深处,发现一座战国土葬墓,出土五个型制类似的绳纹灰陶罐,并有一节腐朽的股骨。其中一个残绳纹灰陶罐中有打制的陶纺轮两枚。打制的陶圆饼四枚。另外一个完整的陶罐高25.6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9.3厘米,侈口、方唇、鼓腹、小平底,肩部有十几周凹弦纹,下部到底部满布细绳纹,罐中发现14

  • 标签: 布币 绳纹灰陶罐 鼓腹 底径 陶纺轮 弦纹
  • 简介:今年6月14日,蒲江县城东8公里之天华镇公议村8组发现唐碑1通。该碑原在天齐院(王家祠),“文革”中被抬去砌扬波堰堰口。埋于地下2米深处,最近,洪水冲垮堰口。公议村文物保护管理组杨光中、罗家均、周文辉等人发现,使此碑重见天日。此碑长1.94米、宽84.5厘米,厚16.5厘米,为灌县青石刻成。重达千斤,请8位青年农民才抬回公议村。

  • 标签: 蒲江县 天齐院 公议村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