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作为背包旅游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背包旅游这个术语在概念界定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挑战.本文认为有必要从“经”和“纬”两条线来分别梳理该概念的发展脉络、基本内涵和主要争议.在对背包旅游概念进行深入辨析的基础上,结合背包旅游现象的新特点,本文提出:自主性和深度体验是背包旅游概念的本质内涵,以此构成该概念界定的主要依据,因此,背包旅游是倡导自主精神,采取自助旅游方式前往异地寻求深度旅游体验的人.同时,本文指出,现阶段的背包旅游具有类型上的划分,借助“意义”和“形式”两个维度可将其分为朝圣型背包旅游、形式型背包旅游、享乐型背包旅游及纯粹精神型背包旅游.

  • 标签: 背包旅游 大众旅游 背包旅游者 旅游体验
  • 简介:旅游在景区内选择游览线路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沿途景观、游览耗时、体力支出、交通工具的花费和体验性等.本文运用联合分析法研究在多因素杂糅并存的情况下,各项影响因素对旅游游线选择的效用.研究发现,对景区游客而言,沿途景观和交通方式体验性的效用价值较高,其次为游线的耗时.各项影响因素的效用在景区不同年龄层的游客间差异较为显著,而在不同性别游客间差异较小.本文进一步调查了游客对湿地、山地和平地等不同类型景区内交通的偏好,结果表明,虽然游客所偏好的交通方式存在差异,但在追求交通体验性上表现出共性.

  • 标签: 旅游景区 游线选择 影响因素 效用评价 联合分析法
  • 简介:后发型旅游地是在欠发达地区,旅游业起步较晚,准备不充分,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旅游目的地,在旅游发展初期,旅游的凝视会对旅游地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旅游凝视理论为分析后发型旅游地文化认同与文化再现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泸沽湖景区旅游问卷调查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发现旅游凝视的主要对象为:特色民俗文化、仪式性文化、母系氏族文化、自然景观,且以人文景观为主。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式访谈发现旅游凝视对提高居民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豪感、强化"摩梭人"族群认同、建构旅游地文化再现具有重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化的真实性,而政府引导性文化再现在提升泸沽湖旅游形象的同时,使得文化再现表现出秩序化、可持续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旅游者凝视 文化认同 文化再现 泸沽湖 后发型旅游地
  • 简介:在内蒙古通辽市的科尔沁草原,鸟儿与花儿和牛、马、羊一起,同草原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世界。这里鸟类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独具灵性的百灵鸟,更因其歌喉婉转美妙,被视为吉祥、智慧、幸福的化身,特别受到草原人民的喜爱,被誉为“内蒙古自治区区鸟”。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经意间,鸟类已渐渐地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有些珍贵的鸟类甚至到了濒临灭种的境地。在科尔沁左翼后旗,有一支爱鸟护鸟的队伍,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有着不一样的身份,又不在同一个年龄段,但却有着相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那就是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热心于野生动植物保护,并且热爱摄影。为了更好地利用摄影的艺术手段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宣传保护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吸引更多的人自愿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中来,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活动,他们成立了内蒙古科左后旗生态摄影协会。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也是生态摄影协会会员们拍摄的重要题材,更是他们用心保护的对象。这些摄影爱好为野生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了科尔沁沙地野生鸟类保护的一支重要队伍,被人们誉为“野生动物的保护使者”。

  • 标签: 保护生态环境 野生鸟类 摄影协会 科左后旗 野生动植物保护 内蒙古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