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李白是一位罕见的天才诗人,其一生诗作近千余首,其中,写月的诗句不下三百处。正如陶潜爱“菊”、陆游爱“梅”一样,李白爱“月”的情结到了近乎狂热的程度。正如李白所云:“酒缺月无味,景无月不美。”李白诗歌的美便源于诗酒逍遥、月色空照的美好清韵。或许是月亮的魔力,唤起了这位诗仙过人的智慧和创作的灵感,从而月亮活跃在诗人的笔端,给读者营造出一个个气象万千、灵动逸趣的美学境界。天宝(742-756)初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却遭到排挤和诋毁,朝廷也无重用之意,只是命其侍宴陪酒,作诗助兴,心情之愤闷可见一斑。但作者并不沉沦,更不同流,而是邀月壮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原本孤独的诗人在与月亮的感情交流中达到了一种文丨陈微多图丨本刊图库契合,执意把月亮引为知己,结为忘情之交,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相聚,创造出一个“人月相得”的心理神话,找到了精神的归宿和心灵的家园。而这期间,诗人的家恰是居于山东。

  • 标签: 天才诗人 李白诗歌 美学境界 感情交流 月亮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