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光电法研究炸药反应结构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炸药装置用平面波透镜起爆。为了屏蔽炸药爆轰发光,在炸药样品和窗口材料氯仿之间用0.01mm厚的铜箔隔开。然后用硅油将铜箔紧紧地贴在被测样品的表面,其目的是避免炸药样品与铜箔之间有空气隙存在,以免其影响测试精度。为了防止氯仿的渗漏,在铝套筒和炸药样品之间用真空油脂密封。光纤一端直接插入装置之中,另一端和高温计的各通道相连。炸药爆轰后,在透明液体氯仿中产生冲击波,在冲击波作用下液体发光,光纤和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记录在示波器上,计算得到氯仿中的冲击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 标签: 炸药爆轰 反应区结构 JO-9159 光电法 冲击波温度 宽度
  • 简介:目的:分洪工程的启用具有非常重要的防洪效益,但同时也将严重威胁分洪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定量计算洪水中人体(成人与儿童)、车辆、房屋、农作物(水稻和棉花)的洪水风险与洪灾损失,考虑受淹对象的失稳机理,提出分洪群众生命与财产的洪水风险模拟模型。创新点:1.基于力学过程中的洪水中人体与车辆失稳的计算公式,建立相应洪水风险等级评定的新方法,并提出4类受淹对象平均损失率的计算方法;2.结合二维水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4类受淹对象洪水风险的时空变化情况,同时讨论根据不同下垫面类型取不同糙率值以模拟洪水演进过程的必要性,并比较文献中提出的洪水中人体风险等级计算结果的差异。方法:1.分析现有洪水中人体、车辆、房屋和农作物风险或损失的计算方法,提出相应洪水风险计算关系或计算曲线(公式(3)~(6),图1和2);2.参考1954年荆江分洪工程北闸第一次的分洪情况,通过计算分洪140h的洪水演进过程和4类受淹对象洪水风险的时空分布(图8),同时得到4类受淹对象平均损失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10);3.在荆江分洪洪水演进过程模拟中,讨论根据不同下垫面类型确定相应糙率值的方法与计算区域糙率统一取值0.04、0.05或0.06的3种工况下洪水要素变化的差异(图11和12),并采用文献中提出的洪水中人体风险等级计算方法,比较洪水中人体风险等级变化的异同(图13)。结论:1.一旦荆江分洪工程启用,截止至北闸开启140h时,洪水中人体、车辆、房屋、农作物的平均损失率达到75%以上,即分洪工程的启用将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2.糙率取值方法的不同,导致洪水演进过程不同,进而影响各类受淹对象的洪水风险评估,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下垫面类型确定相应的糙率值;3.文献中提出的洪水中人体风险�

  • 标签: 人体 财产 洪水风险评估 数学模型 荆江分洪区
  • 简介:2011年南京物理中考试卷立足课程标准和教材,整卷文字简洁流畅,阅读量适中,插图与试题素材多来自课本,一方面让考生对试题的情境感觉亲切,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答题的信心.试题联系社会热点,生活气息浓厚,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形成和物理学科能力的发展,对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试题有以下几个主要亮点:

  • 标签: 物理试题 中考试卷 南京市 课程标准 课程理念 物理学科
  • 简介:南通中考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苏科版物理教材.试题覆盖科学内容中“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的各个知识点,科学探究重点考查了实验设计、猜想论证、分析评估等探究要素.试题注重三维目标的融合,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应用性、时代性、综合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等特点.试题注重导向功能,在真实情境中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区分学生的能力水平.笔者通过典型试题的剖析,解读试题命制的意图.

  • 标签: 物理试题 南通市 中考 科学探究 基础知识 课程标准
  • 简介:压强在几十个兆巴到上百兆巴之间的过渡状态方程一直是实验室和工程应用中关心的重要问题,在这个范围内既没有实验数据也没有很好的理论来描述,例如,密度泛函的方法由于不含温度而无法适用于过渡:TF模型的计算由于过渡的温度压强不太高而使得结果不再令人满意。文中对同类的平均原子结构作了几点改进:(1)考虑了稠密物质中的势阱效应,对传统平均原子模型作动态自由电子判据改进;(2)将准自由电子细分为4个部分,分别处理;(3)修改了中心场近似下正能态波函数的边界条件。在计算压强方面,考虑了共振态对电子压强的影响,引进了量子交换效应和库仑关联效应对压强的贡献。

  • 标签: 自洽场计算 电子压强 过渡区 等离子体 平均原子模型 自由电子
  • 简介:1.命题指导思想坚持6个有利于: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

  • 标签: 命题 泰州市 物理 中考 教育方针 义务教育
  • 简介:利用Geant4工具包,采用强迫碰撞方法,模拟氘氚聚变中子与反冲质子法脉冲中子探测系统中的聚乙烯靶作用产生反冲质子的过程,计算了反冲质子在不同厚度Si-PIN半导体探测器灵敏中的能量沉积谱,并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给出了探测器灵敏厚度。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探测器灵敏厚度与探测器灵敏真实厚度在3%以内吻合,证明了模拟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还计算了不同厚度的铝吸收片条件下,反冲质子在探测器灵敏区内的能量沉积,得到了沉积能量随铝吸收片厚度的变化曲线,可为反冲质子法脉冲中子探测器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反冲质子 Si-PIN半导体探测器 Geant4工具包 灵敏区 能量沉积
  • 简介:售和加固CMOS电路在四川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的5.92×10^15Bq^60Coγ源上作了总剂量辐射特性的对比试验,其中售的样品包括了北京半导体器件三厂的硅栅和铝栅CMOS电路及美国RCA公司的CMOS产品硅栅CD74HC20E,加固CMOS电路为中科院北京半导体研究所的CMOS/SOS(以蓝宝石为衬底)硅栅CC4012和CMOS/体硅金属栅CC4012。实验的γ剂量率在0.02-0.80Gy(Si)/s之间,它符合国家军用标准GJB762.2《半导体器件辐射加固试验方法总γ剂量辐照试验》所规定的实验剂量率范围。当辐照到预定的总剂量时,电路所有表征参数在20min内测量结束。

  • 标签: CMOS电路 辐射剂量 对比试验 硅金属栅 Γ剂量率
  • 简介:通过理论分析和PIC数值模拟,研究了阳极腔结构对无箔二极管I-Ⅴ特性的影响,得到了束流强度和结构影响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当阴阳极间距大于0时,无箔二极管的结构影响因子随着阳极腔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且对于较小的阴极外半径、较大的漂移管半径、较大的阴阳极间距,达到稳定后的结构影响因子越小,并给出了结构影响因子的可调节范围.在TPG700脉冲驱动源上开展了初步实验研究,对实验中的回流电子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去除其影响以后,实验结果很好地符合了理论分析结论.

  • 标签: 无箔二极管 强流电子束 I-V特性 结构影响因子
  • 简介:爆轰波对碰驱动下金属圆管对碰易出现过早断裂现象,为了推迟圆管对碰的断裂时间,文中在紫铜圆管对碰部位设计了铝保护环结构,以研究加环后紫铜圆管对碰的膨胀变形特性及其对圆管对碰部位破裂时间的影响。采用高速分幅摄影、脉冲x光照相两种观测技术,对加环紫铜圆管在爆轰波对碰驱动下的膨胀变形及破坏过程进行了观测。实验装置示意图及高速分幅摄影实验结果见图I。

  • 标签: 金属圆管 变形特性 爆轰波 紫铜 驱动 高速分幅摄影
  • 简介:一、指导思想以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中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为根本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为命题依据,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 标签: 物理学科 质量分析 中考 徐州市 科技出版社 制度改革
  • 简介:随着新课标课程的实施,教材看起来越来越简单,但学生的中考成绩并未见大幅提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新课标施行4年多来,中考试卷发生了以下4个主要变化,体现出由知识与技能对知识的要求转化为过程与方法等对能力的要求,中考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物理建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 标签: 新课程标准 教学策略 变化分析 中考 物理 苏州市
  • 简介:2010年的苏州物理中考试卷的命题是在2009年全省统一命题、江苏省等五部委出台“五个严格”和苏州教育局关于执行“三项规定”的大背景下完成的,因此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纵观今年的苏州物理中考试卷,可以发现从内容到形式吸取了近几年苏州初中物理中考改革的成功经验,努力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物理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强调基础性,注重应用性,增强探究性,保持连续性,体现公平性,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 标签: 物理试卷 初中物理 苏州市 应用 教材 考试
  • 简介:综观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我们欣喜地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导引下,中考命题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相统一,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创新。

  • 标签: 数学试题 数学命题 课程理念 中考 创新 龙岩市
  • 简介:兰州四十五中教师张凤纪继发明实用新型教学仪器“多功能自由落体测试仪”后,又努力钻研,编写出与之配套的教学材料《自由落体·续篇》。《自由落体·续篇》将当今世界上计量科学中最精确的测量方法:三位置法,引入物理教学中,

  • 标签: 自由落体 教师 教学仪器 物理教学 教学材料 联络员
  • 简介:本文以苏南、苏北地区两个典型城市新课程中考物理试卷为典型案例,进行中考学业水平试卷的比较研究.通过考查内容、试卷结构、试卷命题以及亮点试题评析,进一步揭示两地区新课程物理中考命题试卷的差异性,同时就中考命题趋势提出一定的建设意见.为新课程实验中考物理命题和教学实施提供借鉴经验.

  • 标签: 中考物理试卷命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