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对将运行于-地L1点的太阳观测器进行了热设计,重点论述了-地L1点的轨道外热流计算和Lymanα日冕仪(LACI)反射镜M2光阱、Lymanα日冕成像仪(LADI)滤光片组件、CCD组件、电箱、观测器主体等部分的热设计方案。通过在探测器对日面设置集热板,将观测器的主动加热功耗降低了73%;选用预埋热管的设计方案解决了对日定向观测导致的框架温差问题。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日高温工作、对日低温工作、低温存储、轨道转移等4个极端工况下,观测器各组件温度均满足指标要求。该热设计方案以较低的加热功耗,解决了太阳观测器在轨工作阶段的散热、轨道转移阶段的保温等问题,满足CCD焦面工作温度<-50℃的要求。

  • 标签: 热设计 Lymanα日冕仪 Lymanα日冕成像仪 太阳观测
  • 简介:2018年11月17,“两弹--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技奖和“八一勋章”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程甲院士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101岁。程甲1918年出生于江苏吴江,1937年考人浙江大学,1941年毕业留校,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助教,开始钻研相对论和基本粒子。1946年他在李约瑟博士的推荐下,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恩教授,主要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的研究,与导师共同提出了超导电的双带模型,1948年秋获哲学博士学位。

  • 标签: 开甲 院士 超导电性理论 国家最高科技奖 浙江大学 博士学位
  • 简介:甲院士在其7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为物理学基础研究、中国核武器研制与试验、大科学大工程管理等做出了重大贡献。程甲院士科学研究的成功之路,既有历史、文化、科学诸要素的相互影响,也有个人、群体、国家各层面的互相作用。他的学术成长经历既反映了老一辈科学家学术成长的群体特征,也体现了国防科技专家学术成长的特殊径迹。本文解析了程甲院士学术成长历史现象,为当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典型案例借鉴。

  • 标签: 程开甲院士 学术成长 历史考察
  • 简介:正十四面体单元胞结构含有8个正六边形和6个正四边形面,由36根等长度支柱构成。十四面体单元胞结构按体心立方堆积,即构成Kelvin模型,这是一种接近于泡沫真实结构的周期性结构模型。分别基于胞壁材料的线弹性和超弹性材料本构,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低密度孔Kelvin泡沫的大变形行为,用以考察单轴拉压载荷作用下泡沫材料的变形机理以及基体材料力学特性对泡沫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数值计算采用二阶空间Timoshenko梁单元模拟孔泡沫支柱,建立了满足周期性边界条件的有限元模型。

  • 标签: 泡沫材料 开孔泡沫 数值模拟 低密度 TIMOSHENKO 周期性边界条件
  • 简介:2017年7月28,中央军委颁授“八一勋章”和授予荣誉称号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甲院士、“创新强军马伟明模范团队”荣誉称号获得者马伟明院士荣获“八一勋章”.

  • 标签: 院士 开甲 编委 两弹一星 获得者 誉称
  • 简介:利用质谱法定量分析了^6Li(n,α)T反应中伴随产生的^4He核,得到了氚量。采用自膨胀密封方法在常温下定量制备了密封锂铅合金靶。靶件在西安脉冲堆的跑兔辐照通道内辐照了2h,冷却15d后进行测量。建立了去除氢同位素干扰的气体样品处理平台,并以含氢的模拟标准气进行了验证。研究并建立了测量。He的在线同位素稀释法,并用空气进行了验证。靶件在700℃被熔融后释放^4He,首次熔融的^4He释放率达到99.9%,氚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小于6%。

  • 标签: ^6LI ^4He 质谱
  • 简介:由中国物理学学会及中山大学主办的第三居中、、美物理教育研讨会于1993年7月25-30在广东肇庆举行,肇庆市市长及中山大学、西江大学校长及各级领导大力支持,会议十分圆满。美国及日本朋友一再表示这是几年来开得最好的一次:会议的论文集将由赵凯华、罗蔚茵教授主编,约于94年发行。会议主要以分组讨论为主,分为六个小组,下面几个组在总结会上的发言。

  • 标签: 物理教育 小组 大学校长 分组讨论 中山大学 主编
  • 简介:本文以研究铅球运动为例,介绍几种研究抛射体运动的最大射程的思路方法,以期让学生从多方面获得对抛射体运动的充分认识,同时向学生介绍MathCAD的应用功能,更好地为物理学研究所用。

  • 标签: 最大射程 抛射角 MATHCAD
  • 简介:采用拉格朗日方法模拟计算了湍流边界层中气相粒子和颗粒物的运动。其中,气相粒子在流场中按平均风速输送,用一系列随机位移,模拟湍流对扩散的影响,分析了颗粒物在流场中的受力情况,建立了求解颗粒物扩散轨迹的牛顿运动方程。用该方法模拟平板边界层内颗粒物的扩散行为,给出了颗粒物受力及在边界层内的运动轨迹,并将计算的质量通量与文献中的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初步验证了本文方法在模拟颗粒物扩散时的可靠性。

  • 标签: 气固两相流 颗粒物 湍流 扩散 双拉格朗日
  • 简介:为了加强中日美等国家物理教育界同行间的交流,并对当前各种物理教学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研讨,由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日本物理教学学会主办,由浙江大学和东南大学承办的“国际物理教育研讨会”(暨第四届中日美大学物理教育与实验研讨会),于2005年8月25至8月28在中国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

  • 标签: 大学物理教育 第四届 国际 实验 中国物理学会 纪要
  • 简介:近代科学进入中国之回顾与前瞻──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1994年8月18在南宁的演讲有机会同大家讨论近代科学进入中国之回顾与前瞻,我很高兴。今天我要谈的是,近代科学如何发源于西方,随后又怎样进入中国的经过。了解这个过程以后,我们就能够对今天中华民...

  • 标签: 近代科学 回顾与前瞻 诺贝尔奖获得者 杨振宁 1994年8月 《几何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