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首次采用微波法快速、高效地合成了4-硫胸苷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测试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结合光谱法初步研究了胸苷和4-硫胸苷的光谱性质,对比二者光谱上的变化并探求其产生原因.研究结果表明4-硫胸苷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都有特征性的变化,为研究4-硫胸苷作为抗癌药物的性能影响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基础信息.

  • 标签: 4-硫胸苷 微波合成 光谱分析
  • 简介:以3(4)-硝基邻苯二腈为起始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合成了α(β)-四苯氧基酞菁.通过谱学方法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研究了中心离子和取代基位置对酞菁吸收波长、发射波长和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取代位置对最大吸收波长、最大发射波长和荧光强度的影响较大,而中心离子对荧光强度的影响较大,可降低荧光强度甚至淬灭荧光.

  • 标签: 酞菁 合成 电子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 简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对MgF:晶体近邻F位进行双空穴调制掺杂,选择PBE泛函进行计算,对比N单掺杂MgF:晶体和N近邻双掺杂MgF。晶体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吸收光谱.通过对电子结构的比较,研究了N近邻双掺杂对MgFz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给出了离子之间的协同作用机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N近邻双掺杂对MgF:晶体光学性能具有较佳的调制效果,其效果优于(N,Fe)双掺杂调制.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 双空穴调制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 简介:金属有机配合物在磁性、荧光、分子吸附和半导体等多功能材料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零维铈(Ⅳ)配合物ECe(dipic)。]·2(Hpa)·2H2O(2,6一Hzdipic=2,6一吡啶二羧酸,pa=对氨基吡啶),并通过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f空间群,a=1.09437(10)nm,6—2.05263(18)nm,c=1.58776(14)nm,β=106.0850(10)°,Z=4,V=3.427(1)nm2,Dc=1.670g/cm。,Mf一861.72,A(MoKa)=0.071073nm,μ=1.41mm-1,F(000)=1728,R=0.0396,wR一0.1073,符合,〉2d(I)的独立衍射点4997个.铈(1V)离子被3个完全去质子化的羧基围绕,整个分子实体显负电,平衡电荷由质子化的对氨基吡啶提供.在该配合物中,N—H…O和o~H…O氢键对增强配合物的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晶体结构 铈(Ⅳ)配合物 2 6一吡啶二羧酸 热性质
  • 简介: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三维超分子化合物(C6H8N)6(PW12O40)(OH)3·5H2O,采用IR、单晶X射线衍射法、TG/DTG及循环伏安法对标题化合物进行结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研究.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属于六方晶系,P-3空间群,晶胞参数a=1.39301(14)nm,b=1.39301(14)nm,c=1.02570(10)nm,V=1.7237(3)nm3,Z=1,Dc=3.452g/cm3,最终偏差因子R1=0.0683,wR2=0.1667.该化合物通过氢键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

  • 标签: 多金属氧酸盐 晶体结构 氢键 热重分析 电化学性能
  • 简介: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链状的磷钼氧酸盐(DETA)。NaNa(H5P4Mo6O31)2]·8H2O(DETA—Diethylenetriamine),采用x-射线单品衍射结构分析,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表征.该磷钼氧酸盐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是P-1,晶胞参数a=1.2434(3)nm,6—1.2610(3)nm,c=1.3079(3)nm,a=85.418(3)°,β=73.399(2)°),γ=82.175(3)°,V=1.9450(8)Elm。,F(000)=1462,Z=:=2.标题化合物的结构是由Na(H5P4Mo6O31)2簇单元,二亚乙基三胺阳离子和结晶水分子组成.另外,Na(H5P4Mo6O31)2簇由钠离子连接形成了一维的链结构.一维链结构又由于二亚乙基三胺阳离子和结晶水分子形成的氢键进一步连接三维超分子结构.用标题化合物修饰的碳糊电极(APM—CPE)对AA氧化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

  • 标签: 磷钼氧酸盐 一维链 三维结构 电催化
  • 简介:介绍了炭素材料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内容包括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测定方法涵盖了重量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XRF)等。并阐述了铝用炭素中微量元素测定标准样品的研制。

  • 标签: X射线荧光光谱 铝工业 碳素 微量元素 进展
  • 简介:氨氮是我国水质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之一,水体中氨氮排放总量的控制对于水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的作用。针对氨氮污染的治理需要有更为准确、有效、快速的分析方法相配合。就近年来水中氨氮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实验室方法与在线监测方法的最新进展,比较了各自的特点及其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相应学科的新成果融入现代分析技术使得氨氮的分析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这将会在今后的水环境污染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标签: 氨氮 在线监测 总量控制 现代分析技术 集成
  • 简介:对金银花中Mn,Fe,Cu,Zn,Ca和Mg6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进行了分析。用传统的煎煮法把元素提取以后,分别采用0.45μm微孔滤膜、LSA-10大孔吸附树脂柱、正辛醇/水分配体系,以区分元素的可溶态和悬浮态、有机态和无机态、醇溶态和水溶态,最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湿法消解以后的各种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6种元素的提取率在14.97%~48.54%,悬浮态的颗粒吸附率在4.02%~19.84%,加标回收率在96.58%~103.9%,RSD(n=6)≤2.4%。

  • 标签: 金银花 金属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形态分析
  • 简介:采用粉末压片法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铝电解质中氧元素含量的方法,通过测定氧元素来计算三氧化二铝的含量;重点讨论了样品前处理、粉料颗粒度、保压时间、压片压力等对于超轻元素的粉末压片制样的影响因素,同时采用二点法对氧元素进行背景扣除,运用固定“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2.00%,方法的检出限为163mg/kg,相对分析误差控制在3%以下,误差控制在电解质中氧化铝质量控制允许的范围之内。方法用来分析铝电解质中氧化铝组分含量,结果准确,符合生产要求。方法简单、快速、灵敏,能够作为铝电解质中氧化铝的有效检测手段。

  • 标签: X射线荧光光谱法 铝电解质 三氧化二铝
  • 简介:采用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矿产品中的吸附水及烧失减量,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及精密度。对多种矿产品样品采用TGA法和常规马弗炉加热法进行测量,对比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TGA法具有方便快捷、准确可靠等优点,是矿产品吸附水及烧失减量检验的首选。

  • 标签: 矿产品 吸附水 烧失减量 马弗炉
  • 简介:通过紫外差谱方法研究金属Fe离子不同形态与不同类别血清白蛋白分子的别构效应,并比较分析分子作用机理.考察氧介导条件对Fe离子不同形态分别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serumalbumin,HSA)、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别构效应的影响,建立定量模型方程.结果表明,Fe离子不同形态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体系中存在Fe(Ⅱ)-HSA/BSA~Fe(Ⅲ)-HSA/BSA的动态平衡,Fe(Ⅱ)-HSA/BSA~Fe(Ⅲ)-HSA/BSA电子转移效应是别构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导致Fe离子不同形态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别构效应迥异,呈现形态显著性差异.氧介导及无氧条件下的Fe(Ⅱ)-HSA/BSA~Fe(Ⅲ)-HSA/BSA电子转移效应机理不同.无氧条件下,Fe(Ⅲ)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遵循动力学一级反应规律,计算得到结合反应体系的速率常数k及自由能变ΔG≠.

  • 标签: Fe(Ⅱ) Fe(Ⅲ) 别构效应 荷质传递 动力学方程
  • 简介:分析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纯镁中铅含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建立了数学模型,对测定过程中的测量重复性、标准曲线的变动性、标准溶液、试液体积、试样称量等引起的不确定分量进行了评定,计算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测量重复性和标准工作曲线引起的不确定度对总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 标签: 原子荧光光谱法 纯镁 不确定度
  • 简介:随着有色金属选冶技术的发展,有色金属物料越来越复杂,对分析检测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加强各相关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技术的推广与规范,进一步提升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在有色金属分析中的应用,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矿业联合会、北京材料测试服务联盟主办,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国家重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无机分析化学》编辑部承办,拟于2013年8月在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研讨会”。会议将围绕有色金属分析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复杂原料与中间物料中主要计价元素及有害元素、高纯金属中痕量杂质元素分析方法,交流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会议拟邀请有关领导以及国内分析测试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热诚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和参加会议。

  • 标签: 技术交流研讨会 金属分析 标准化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征文通知 检测
  • 简介: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收获的季节,2013年10月20-24日,"第一届全国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展览馆宾馆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矿业联合会选矿委员会、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主办,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国家重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无机分析化学》编辑部承办,得到仪器信息网、分析测试百科网、有色金属在线、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岛津(中国)有限公司、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和北京海光仪器公司的热情参与和赞助。参加会议的代表150多人,包括国内多名在分析检测和标准化方面影响深远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业内权威人士。

  • 标签: 技术交流研讨会 金属分析 标准化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检测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