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福建省防震减灾中心大楼是十五期间福建省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的一个项目,也是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该大楼主要承担全省地震监测、预报中心,通讯网络中心,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地震科普宣传中心等功能。为了保证大楼各系统安全,大楼设计施工采用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通过设置水平柔性隔震层使结构体系柔化,以达到减少或改变结构的水平地震力作用。不仅能在强地震中有效保护建筑结构和地震值班人员的安全,而且能够保护结构的装修和仪器设备免遭破坏,从而确保人数整体功能在紧急状态下能得以正常运行,为应急指挥、抗震救灾提供良好的服务。

  • 标签: 隔震技术 防震减灾 设计施工
  • 简介:给出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兰州台数字化地震记录在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前后P波出射与方位的异常变化:主震前数月出射出现明显上升异常变化,方位出现明显下降异常变化。探讨了利用出射和方位异常进行大地震预报的可能途径和方法。

  • 标签: P波 出射角 方位角 地震前兆
  • 简介:为了适应高采样率、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新型地磁仪器对磁偏角和磁倾角观测的需要,应用GPS测定了改造后的兰州地磁台的7个观测墩(一个临时观测墩)至2个方位标志的方位,共取得了13个方位参数,使兰州地磁台在地磁偏角测量或仪器验收比测中可供6套仪器同时观测,并可做到全天候观测。

  • 标签: 地磁 GPS差分方位角 测量
  • 简介:为了研究P波斜入射对沉管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为工程背景,考虑上覆海水与海床、沉管隧道之间耦合作用,采用粘弹性边界和等效力的地震荷载输入方式,利用ADINA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分析入射为0°、20°、40°、50°、60°时P波对沉管隧道环向应力峰值(正应力峰值、剪应力峰值)和位移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射为40°时,沉管隧道应力峰值最大;入射为0°—40°时,隧道的应力峰值逐渐增大,入射为40°—60°时,隧道的应力峰值逐渐减小;隧道截面4个转角处及隔墙与顶板、底板的连接处为隧道剪应力峰值最大处;隧道截面左侧剪应力峰值远大于右侧;隧道顶板正应力峰值最大,顶板的正应力峰值大约为底板的2倍;隧道截面左侧位移峰值远大于隧道截面右侧。

  • 标签: 沉管隧道 P波斜入射 地震响应分析 流固耦合
  • 简介:本文利用“八·”短临预报的地震学攻关成果来分析福建地区的几个震例,检验其在福建地区的适用情况。

  • 标签: 短临预报 非线性科学 前震序列
  • 简介:台山北麓断裂位于山西地堑系北部。本文以台山北麓断裂繁峙段的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繁峙县的大峪村和岗里村两地断裂沿线进行了无人机测量。利用三维结构的运动重建技术(StructurefromMotion,SfM)进行影像数据处理,得到高精度点云数据,并通过进一步处理获得了分辨率达0.5m的高清断错地貌正射影像(DOM)和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对典型地区的详细野外调查和挖掘探槽等手段对该段晚第四纪的活动性进行研究,发现断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主要是以正倾滑运动为主。同时在台山北麓断裂沿线的大峪村、岗里村等地进行了断错地貌分析和晚第四纪滑动速率计算,得到约20ka以来的断层垂向滑动速率为0.4-0.6mm/a,近18ka以来该段发生过至少两次古地震事件。古地震事件和滑动速率分析表明,台山北麓断裂晚第四纪,尤其是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且不同段落存在明显的活动性差异。

  • 标签: 山西地堑系 五台山北麓断裂 晚第四纪活动性 滑动速率 正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