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它将给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通讯技术带来一场新的革命。本文通过介绍“蓝牙”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通讯要求,展望“蓝牙”技术在地震台网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蓝牙”技术 数字地震监测
  • 简介:基于半主动控制理论,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间隙式粘滞阻尼器。通过改变阻尼器缸体内径形成合理的阻尼通道间隙,使阻尼系数具有随位移改变而变化的特性。在幂律流体本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粘滞阻尼器的阻尼力计算模型。理论计算表明:新型间隙式阻尼器的减振性能显著优于常规间隙式阻尼器。

  • 标签: 变间隙 粘滞阻尼器 阻尼系数 阻尼力
  • 简介:村镇建筑多以砖混结构为主,抗震性能相对较弱,砂垫层摩擦滑移隔震技术由于诸多优点较适合广大农村建筑.本文介绍了砂垫层基础滑移隔震的设计原则和分析模型,以常见的两层砖混结构为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摩擦系数、不同加速度峰值下隔震层的滑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隔震层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摩擦系数及滑移量建议限值;通过验算不同砂浆的抗震受剪承载力,得出不同摩擦力作用下满足抗震受剪承载力的最低砂浆标准,所得结论对农村滑移隔震建筑的选材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标签: 村镇建筑 滑移隔震 摩擦系数 滑移量 基底剪力
  • 简介:新的形势,新的阶段,要求各方面都必须创新发展。“十一五”期间,在西部开发的大好形势推动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化、信息化、和谐化加速,必将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 标签: 西部开发 地震设防 地震监测 经济社会发展 防震减灾事业 “十一五”
  • 简介:通过对广西10个较有代表性的县(市、区)农村民居进行实地调查,给出了10种建筑结构类型分布比例,并对砖混结构、砖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小砌块结构、木结构和生土结构6种主要民居结构的建筑特点和抗震性能现状进行了研究讨论,同时给出了主要结构类型的农居房屋在不同地震烈度区域内的破坏率和损失比,总结了广西农村民居抗震性能弱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农村民居 建筑特点 抗震性能
  • 简介:由于施工、材料、改建等因素的影响,自建民居往往达不到抗震设防的目标.本文以玉溪市某社区房屋为例,利用砖混结构的震害预测计算方法,探讨了加层及底层改建的做法对自建民居抗震性能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层会减低民居的抗震性能,层数越多,抗震性能越弱,而底层改建更明显地降低了民居的抗震性能.

  • 标签: 自建民居 加层 底层改建 抗震性能 易损性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对工程结构,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动力特性参数的现场实测,结合已有的室内、室外强度、抗震承载力实验结果,为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及使用安全性的判定提供一套简便实用的方法,继而为震害预测、抗震设计、抗震加固、房屋安全鉴定等提供较客观的依据。

  • 标签: 结构 抗震性能 动力特性 测试
  • 简介:村镇房屋是历次震害中最薄弱的建筑,提高其抗震性能刻不容缓。本文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和地震烈度的取值,以陕南6县18镇54个自然村的1161栋村镇房屋为抽样样本,完成样本的结构类型、结构类型的破坏比及破坏损失比、场地条件、抗震概念设计、村民的抗震知识和抗震防灾意识等现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陕南村镇房屋的结构类型有生土结构、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其中砖混结构是其主要的抗震结构类型;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烈度影响下的破坏比有差异,而破坏损失比相同;陕南村镇房屋的场地条件变化复杂,抗震概念设计存在缺陷且村民的抗震知识和抗震防灾意识淡薄,亟待提高。

  • 标签: 村镇房屋 结构类型 地震动参数 抗震概念设计 抗震性能
  • 简介:介绍了青藏高原北缘跨断层垂直形变监测情况及提高监测质量的工作经验,该地区的监测成果较好地反映了测区内几次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断层形变的中短期异常变化信息.

  • 标签: 跨断层监测 垂直形变 地震预报 青藏高原北缘
  • 简介:本文概述了青海省电磁辐射台网的建设、台网特征、台网管理及映震效能。

  • 标签: 电磁辐射 映震效能 青海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福建漳州某地填土地基强夯试验监测项目,利用钻探、原位测试及孔隙水压力、水平位移、螺旋沉降、磁性分层沉降、水位及沉降标观测等试验监测手段,对强夯加固填土地基试验进行监测研究,并对强夯效果作出评价。

  • 标签: 强夯 填土地基 监测试验
  • 简介:国内外大量震例表明,地震造成的损失绝大多数是由于建筑物的倒塌引起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化大都市的高密度发展,加上人类自身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地震灾害成灾程度将日趋严重。虽然,人类当前还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也远未达到准确预报地震的水平,但是,为了在地震灾害面前有所作为,人们从地震工程方面着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采取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等有效措施,在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标签: 抗震性能 抗震设防 抗震加固 减轻地震灾害 建筑结构 横墙
  • 简介:根据地震仪器的性能对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评估,并利用2000年3-10月地震资料进行了检验。其结果为:山东地区12%的面积监测能力为ML≥2.0级,山东中部及渤海、黄河沿海地区监测能力为ML≥2.5级,渤海、黄海近海地区的监测能力为ML≥3.0级。最后指出台网布局的疏密程度、观测条件及台基条件的优劣等是影响台网监控能力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数字地震台网 监测能力 山东 地震资料 台网布局 观测条件
  • 简介:本文通过对长乐土壤氡观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并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针对长乐地震前兆监测系统软件。

  • 标签: 土壤氡 前兆软件
  • 简介:电力是现代化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震时电力设备是否完好是保证电网正常安全供电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针对供电系统抗震防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以往震害经验,通过对电力设备抗震能力分析,对其地震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减灾对策。

  • 标签: 电力设备 抗震性能 减灾对策
  • 简介:回顾了内蒙古地震台网建设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各阶段地震台站的建设情况,通过“九五”和“十五”的建设,内蒙古的地震监测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 标签: 地震监测 台站 地震台网
  • 简介:利用台网监测能力通常使用的理论计算法、b值法、面积法等方法对金昌台网监测能力进行初步研究和判定,分析了金昌无线遥测台网的监测能力,给出了台网对不同震级的监测能力和台网监测震级下限,对运用金昌台网资料进行地震分析预报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无线遥测地震台网 监测能力 评定
  • 简介:本文依托西安地铁5号线某区间工程,针对矿山法隧道与盾构法隧道接口处断面突变条件下的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当两者接口处隧道断面高差为3.5m时,隧道横向强度与变形、纵向抗拉与抗压均能满足规范要求。随着隧道断面高差的增大,结构变形也相应增大,接口处为结构抗震薄弱环节。当接口处矿山法隧道断面增大时,地表位移及盾构法隧道拱顶、拱底的相对位移差略有增大,而矿山法隧道拱项、拱底相对位移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当接口处隧道断面高差介于4-7.5m时,矿山法隧道拱顶、拱底相对位移明显增大,不利于结构抗震。因此为确保地震作用下不同断面隧道相接处的结构抗震满足要求,建议断面高差控制在4.0m以内,可将矿山法隧道设计成刚柔结合的复合式衬砌结构,同时可考虑加固地层、设置变形缝或柔性接缝,并在条件允许时适当减少衬砌结构厚度等。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地铁 盾构法隧道 矿山法隧道 断面突变 地震响应
  • 简介:开展断路器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铅合金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对提高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有重要意义。利用ANSYS,建立了LW36-252/T3150-40型瓷柱式SF6断路器的有限元模型。并以IEEEStandard693推荐时程和汶川地震典型时程作为地震输入,分别计算了支架底部未安装与安装铅合金减震器时断路器的地震反应。分析了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对断路器的抗震性能作了评定。铅合金减震器有良好的减震效果,能有效提高设备的抗震能力,此断路器可达到IEEEStd693-2005中等水准抗震水平。

  • 标签: 断路器 铅合金减震器 IEEE STD 693 减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