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开展地震监测过程中,电力线引入感应雷是导致地震观测设备损坏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传统防雷技术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综合研究,设计出一种电隔离无线供电系统,以抑制电力线带来干扰,保护后端观测设备,制作出系统样机,并提供供电系统样机实验室性能测试数据。

  • 标签: 防雷 无线电能传输 系统设计 性能测试
  • 简介:地震模拟振动台控制系统控制参数较多,参数手动整定费时费力,尤其对于多振动台台阵系统,手动整定难度很大.基于上述问题,根据专家进行系统调试经验,提出了一种振动台控制参数自整定策略,分析了手动整定中各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给出了自整定算法整定规则,并通过Matlab仿真进行振动台控制参数自动整定.通过比较自整定参数和理论计算参数下时频域特性,验证了本文所给出自整定算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实用及较好实用价值,可供振动台参数自整定研究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地震模拟振动台 专家经验 参数自整定
  • 简介:150年地下铁道得到了广泛发展,近20年我国地下铁道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地下铁道给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同时,引发振动与噪音也给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危害。本文从振动产生、振动传播和振动作用三个阶段论述了地铁振源及其传播规律;传播特性与振源频率、振源与轨道距离、振动频率,以及列车运行速度、隧道埋深、地质条件、建筑物结构等有关;振动传播影响因素包括:土壤类型、钢轨类型、轨道类型、建筑物质量类型、建筑物材料等;地铁振动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干扰人们日常生活,振动对建筑物安全性、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同时还影响精密仪表测量等。本文提出了在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振动控制措施,以期减小危害。

  • 标签: 地下铁道 振动 传播规律 控制措施
  • 简介:文章介绍了用ASHTECHZ-12CGRS双频GPS接收机建立厦门市城市控制实践,着重讨论了网布设方案和平差过程,并进行了精度评价和分析,最后介绍了建立城市GPS控制网,提高测量精度体会。

  • 标签: GPS测量
  • 简介:据历史资料记载,甘肃省因地震死亡人数超过4万.地震造成人员伤亡主要因素是地震强度、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轻震时造成的人员伤亡.

  • 标签: 甘肃 地震 人员伤亡
  • 简介:本文选用远场宽频地震Kanai-Tajimi模型与近场地震He-Agrawal速度脉冲模型,对现有的典型近场地震记录进行了非线性数值拟合。通过调整脉冲分量与宽频分量比值,得到了不同脉冲分量地震波,分析了在合成近场地震波作用下,设置粘滞阻尼时偏心结构动力反应,并与未设置阻尼时结构地震响应进行了对比,同时也对能反映结构偏心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数值模拟与仿真分析,得到了一些对实际工程设计有意义结论。

  • 标签: 偏心结构 近场地震波 速度脉冲模型 粘滞阻尼器 偏心特性
  • 简介:随着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地震灾害高风险暴露城镇数量将不断增加,震后有效应急处置尤为重要。而当前城镇地震应急处置主要依据平时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开展,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本文以提升城镇地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为目的,总结以往城镇地震应急处置案例,提炼城镇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流程,结合城镇特殊社会经济、自然地理等特点,在分析影响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关键因素基础上,按地震烈度不同,研究构建了具有区域特征且操作性较强城镇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模型,为城镇地震应急处置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城镇 地震灾害 影响因素 应急处置
  • 简介:本文重点介绍了厦门地下管线测量控制设计及控制合理选取、外业观测和数据处理等问题。

  • 标签: 地下管线测量控制网 GPS 实施
  • 简介:共和2号观测井距共和县恰卜恰镇以南6.7km处上塔迈村,海拔高程为2678m,成井时间为1975年10月,井深为194.35m,含水层厚度7.90、7.60+8.5m,年正常温度为25℃,涌水量为8.7L/s。由于成孔时间长,特别是近年来共和地区干旱少雨,在该井1km范围内又打了几口抽水机井,在农田灌溉旺季大量抽水,目前实际涌水量仅2.OL/s。该井系裂隙发育(破碎)带构成地下水储存间及运移通道,主要含水层第三系,所以该井具有良好水文地质环境条件,水井周围环境较为安静,加之该井孔封系条件好,含水层埋藏深。

  • 标签: 水氡仪 水氡异常 异常分析
  • 简介: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对我国西藏地区造成较大人员伤亡与房屋破坏,道路、通讯等生命线工程及水利等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本文介绍了本次地震基本情况,并在现场地震烈度调查和地震损失评估基础上,对灾区震害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灾区房屋类别与破坏情况以及生命线系统与各行业受损情况。通过分析此次地震灾害特点,指出了灾区在抗震设防中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大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力度,科学编制恢复重建规划,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提高农牧民抗震设防意识,加强农牧区房屋建筑指导和监管等建议,以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 标签: 尼泊尔8.1级地震 西藏地区 地震考察 震害特征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单片机可编程温度控制装置组成工作原理和它如何实现生产工艺所要求温度曲线控制

  • 标签: 渔具钓竿 电热炉 单片机
  • 简介:系统分析了KJ—1记录对拾震输出电压灵敏度要求,并对SK拾震与KJ—1记录连接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只需对SK拾震和KJ—1记录进行改造,就能实现两者完美配接,而其性能优于DK—1地震仪和基式地震仪。

  • 标签: SK拾震器 KJ—1记录器 灵敏度DK—1地震仪
  • 简介:探讨了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反应分析模型中,江苏省盐城地区部分工程场地内深度超过lOOm时剪切波速仍小于500m/s控制性深孔,采用近似估算方法弥补所缺波速值和确定地震输入界面后,进行波速值和地震输入界面位置不确定性对工程场地地震反应影响研究,包括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等,为其他地区控制性深孔地震输入界面位置的确定方法和影响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控制性深孔 地震输入界面位置 确定方法 影响研究
  • 简介:应用隔震原理可以起到减轻地震作用力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将隔震原理转化为隔震技术,需要解决好相应技术问题。为此,本文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设计了一种专用装置——减震缓冲。该装置是通过设置核心部件——弹力钢球,使其与隔震支座配合作用,既较好地起到了化解、缓冲部分地震波作用,同时也解决了在单独使用隔震支座时可能遇到问题。

  • 标签: 减震缓冲器 隔震支座 弹力钢球 地震波
  • 简介:新一代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已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它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标准。借助日益普及移动智能终端和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我们面向公众服务和行业应用,分别研发了地震动参数区划图APP(Android和iOS版)及B/S架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新一代区划图所涉及"四级地震作用"、"土层影响双参数调整"等技术方法进行无纸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此外,针对市县基层防震减灾管理工作特点和需求,为新一代区划图提供了一套实用信息服务系统。该服务系统在部分市县工作部门进行了推广和试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服务系统 APP 智能终端 互联网 抗震设防
  • 简介: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在震后救援行动中发挥着重要通信和指挥枢纽作用,为了提升现场技术系统运维质量,并解决目前运维时上报信息分散且不易查询问题,本文基于C/S架构设计了1套运维信息管理平台,客户端采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基于AndroidSDK进行应用程序开发,采用轻量级文本格式JSON与服务端进行数据交互。客户端用户登录平台后,可上报文字和图片信息,也可根据上报时间、内容、位置等关键字查询历史信息,实现了信息汇总和共享;平台还设计了故障排查辅助、设备操作说明、演练信息发布等实用功能,数据汇集在服务端,便于管理和考核。本系统已在山东省地震局部署应用,有效提升了地震现场工作效率和水平。

  • 标签: 地震应急 技术系统运维 Android智能终端 信息管理
  • 简介:基于半主动控制理论,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间隙式粘滞阻尼。通过改变阻尼缸体内径形成合理阻尼通道间隙,使阻尼系数具有随位移改变而变化特性。在幂律流体本构关系基础上,建立了粘滞阻尼阻尼力计算模型。理论计算表明:新型间隙式阻尼减振性能显著优于常规间隙式阻尼

  • 标签: 变间隙 粘滞阻尼器 阻尼系数 阻尼力
  • 简介:采用金属耗能进行结构抗震加固是一种较经济、简单、又可靠耗能减震加固方法。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金属耗能构造、原理与性能及其在建筑、桥梁抗震加固工程中应用概况,给出了典型工程实例,并提出了金属耗能在加固工程应用中应解决一些问题。

  • 标签: 金属耗能器 滞回性能 抗震加固
  • 简介:本文利用GPS观测1999-2007年汶川震前3期地表变形数据和2008年汶川同震地表变形数据,结合地震位错理论,通过高斯变换和坐标旋转建立断层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反演了龙门山断裂带断层震前3期和同震滑动参数。结果表明龙门山断层震前3期平均走滑位移为-5.39mm,倾向位移为2.66mm,与同震断层滑移相比较,发现震前断层滑移趋势与同震断层滑移一致,均为逆冲兼右旋挤压运动。比较震前3期逆冲方向滑移量,发现逆冲滑移有加速现象。并根据震前和同震断层滑动量估算了汶川地震复发周期。

  • 标签: GPS 断层滑移 震前 同震 汶川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