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了地震现场工作应急演练科目、场所、规模及演练方案编写。提出了相关演练概念。本文还对地震现场工作演练流程、演练方案内容、演练策略、演练评价及追踪作了相应阐述。

  • 标签: 地震 应急 演练
  • 简介:本文提出了地壳构造运动,本质上是地壳与岩层均衡差运动。它主要由重力作用产生三种形式差应力所推动:一是地球整体意义上真正重力均衡差应力;二是水平向均衡差应力;三是垂直向均衡差应力。本文讨论了这三种差应力产生机制与规律,三种均衡差运动规律与地壳实际构造运动普遍存在对应关系,此外还讨论了地壳构造运动不息主要原因。

  • 标签: 地壳构造运动 均衡差应力 地球
  • 简介:地震学七兆数推断灾害学七兆数1987年郭增建先生在《灾害科学中七兆数》一文中指出[1]:现代物理学——耗散结构论认为,自然界具有复杂性。我们进一步认为在复杂性中还有高层次简单性。所谓七兆数,就是较小灾害达7次后,即跟随有一个较大灾害,这样七个...

  • 标签: 地震研究 灾害学 地震活动 灾害科学 地震学报 地震灾害
  • 简介:本文论述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对中国地震大趋势所产生可能影响。作者认为,这次地震应属于中国大陆板内地震,它可能标志着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7级以上地震从本世纪以来第五活动期(起始于1988年)相对平静时段转入活跃时段并可能步入高潮。它打破了近十年来中国大陆7级地震只分布于青藏块体格局,但并不意味着本期主体活动区(青藏块体及边邻)改变;同时,这次地震标志着东南沿海地区进入新地震活跃幕;台湾地区7级地震活动也将增强。

  • 标签: 台湾海峡 强震 地震大形势 中国大陆
  • 简介:地壳运动及地震发生原因探讨周友华(湖南省地震办公室)地壳发生构造运动,必然是受到了不平衡力作用。在探讨推动地壳构造运动多种力作用时,首先应当去研究最强大和最现实对地壳作用力.1布格重力异常是产生推动地壳垂直运动动力根本来源地球表面普遍观...

  • 标签: 地壳运动 地壳形变 重力异常 地震发生 塑性形变 塑性流变
  • 简介:国内外大地电场观测及其地震预报研究综述阮爱国(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大地电场观测和研究是地震预报中新发展一种前兆手段,它来自于地球物理勘探中地电场法,但又不同于后者。它以孕震过程中电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地球自身感应电场在地球...

  • 标签: 仅t擩
  • 简介:以Biot理论为基础,推导了双相介质中弹性波本构关系、运动方程及解。结果表明:在均匀双相介质中可获得第一P波、第二P波和S波。第一P波近似于弹性介质中P波,第二P波称为慢波,其速度一般小于S波,但在个别介质模型中大于S波。选择了合理参数,对均匀双相介质中波速进行了数值模拟

  • 标签: P波 S波 地震波速度 双相介质 运动学特征 孔隙度
  • 简介:目前国内外不同行业(如建筑、铁路、公路、构筑物、电力、水利等)在抗震设计场地分类方面,主要考虑各自应用特色和具体需求,尚无一套所有相关行业统一认可标准和依据。本文归纳和对比了国内外多种行业规范在场地土和场地类别划分方面的依据和方法,并讨论和分析了各规范之间主要异同和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在抗震设计方面,应制定一种兼顾多行业需求通用型场地分类规范,以更好地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需求。

  • 标签: 抗震设计 场地分类 规范 内在关系
  • 简介:利用兰州台网DK1仪记录到国内不同地区地震波形特征及不同台站短周期记录到时顺序,来定性判定该地震大概位置,再结合计算机计算结果定出准确位置。经对比和总结后发现,地震波形特征及各台到时有一定规律

  • 标签: 地震速报 波形特征 震中距
  • 简介:基于震源断层面的空间取向和滑动方向,写出力轴张量在地理坐标系中表达式,进而给出计算平均力轴张量及主值方法,即通过求解相应本征方程得到。对使用多个震源机制解中T,B,P轴参数计算平均应力场正确性,以许忠淮用滑动方向拟合法反演富蕴、唐山地区平均应力场数据进行计算和验证。选择具有地震构造意义地块或地震带内大量地震震源机制解研究区域平均应力场。根据福建东南沿海地区47次主要地震震源机制解,给出了该区应力张量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使大量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分析构造应力场方法走向定量化,并为定量探索区域应力场整体动态变化成为可能。

  • 标签: 力轴张量 震源机制 平均应力场 东南沿海地区
  • 简介:为监测北东和北西向断裂带活动性以及水口库区因蓄水所诱发地壳形变,而在福建沿海建立12个测点组成GPS监测网,迄今为止,进行了2次联测,一次在1995年,一次在1997年。本文对这2次观测概况、数据处理以及精度分析作了较详细介绍,并对福建沿海地壳水平位移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地壳运动 GPS测量
  • 简介:利用跨断层短水准资料分析了长诏断裂带断层活动特征,结果表明:长诏断裂带总体活动性质基本相同,分时段活动性质有所不同。断层各段多数以压性逆断为主,不同于历史地质考察结果。此外,长诏断裂带各断裂都具有分段活动特点。

  • 标签: 长诏断裂带 垂直形变 断层活动 地震
  • 简介:本文介绍了在强震地震学研究方面国内外目前所关注重要问题:隐伏断层和出露地表断层在地震发生时近断层地表运动特征存在着明显差异。根据近几十年全球发生中强地震地表运动参数统计分析所得结果表明,隐伏断层所造成近断层地表运动强度(速度、加速度)大于出露地表断层所产生地表运动强度,虽然发生在出露地表断层地震往往可造成较大近断层地表位移,但是当地震矩震级(MW)达到7.5级以上时候,近断层地表加速度和速度在近源区却出现了饱和现象。对该问题深入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着重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对该问题研究现状,并且建议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有限差分断层动力学模型,模拟断层动态破裂过程以及近断层地表运动特征。

  • 标签: 隐伏断层 出露断层 强地表运动 地表运动饱和
  • 简介:对青海省地震局(青海省地震)成立30年来防震减灾科学技术工作取得主要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对今后工作要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 标签: 青海省 防震减灾 科学技术 回顾 展望
  • 简介:本文基于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16个宽频带地震台观测波形数据,对地震事件进行相关分析,使用MSDP软件进行多台定位,编制了研究区内地震目录,并利用CAP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内主要断裂带两侧10kin范围内M3.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用于分析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震活动受主要断裂带控制;墨脱断裂带现今运动主要为左旋逆冲运动;米林断裂带以左旋正断运动为主;嘉黎断裂带以右旋逆冲为主,兼有左旋和正断运动;阿帕龙断裂带以右旋逆冲运动为主;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运动以右旋逆冲运动为主,兼有正断和左旋运动;各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与地质和GPS观测结果相同,表明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主要受阿萨姆构造结俯冲作用控制。

  • 标签: 南迦巴瓦构造结 断裂运动特征 CAP方法 震源机制解
  • 简介:2017年8月8日发生九寨沟MS7.0地震,是中国近10年来发生强震之一,造成了大量建筑破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强震台网记录到最大峰值加速度为0.19g。本文采用Wang等(2015)提出改进有限断层法模拟了这次地震中部分台站加速度时程。首先,选取合适震源模型和输入参数,通过对比模拟结果和地震记录,估计这次地震应力降大约为4.0MPa,与王宏伟等(2017)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与EXSIM(Motazedian等,2005)方法相比,Wang等(2015)方法得到结果在频域上与实际地震记录更相符。同时,合成了强震台站以及断层附近网格点加速度时程,模拟结果时程和反应谱与实际记录整体上较为符合,震中附近PGA分布与震中烈度区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结果有效性。本文合成地震动可以为该地区灾后抗震设计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九寨沟地震 随机有限断层法 震源模型 场地放大因子 烈度图
  • 简介: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廓尔喀地区发生Ms8.1级地震,本文分析了加德满都强震台站强地震动记录特征,其水平向地震动表现为明显脉冲地震动,脉冲周期约为6.0s,反映了近场地震动方向性效应;处于深厚沉积层上加德满都谷地对地震动有一定放大作用,且主震场地峰值频率向低频段偏移,出现明显场地非线性反应;采用随机有限断层方法模拟空间地震动分布与宏观地震烈度图符合较好,可以为分析宏观震害提供参考;通过与尼泊尔设计反应谱对比,得出在短周期与长周期段,加德满都台站水平向地震动反应谱远高于设计反应谱,说明即使严格按照尼泊尔建筑抗震规范设计施工建筑结构也难以抵御此次地震破坏.

  • 标签: 廓尔喀地震 强地震动 速度脉冲 非线性反应 设计反应谱
  • 简介:本文通过回顾“九五”期间重点项目“震情监视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实践,就“十五”项目建设中可能遇到、值得注意几个问题谈几点认识。认为在技术系统设计中,基础设施建设要有前瞻性,在实施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并采用最新科技成果,同时要注意适用性。前期要开展网络布线最好采用主干光纤方案,以满足宽带高速网络应用。在对外合作时,要切实做到以我为主,主动地参与、共同开发,既要从中学习,又要检查、督促合作开发进程,当好“监理”;同时要随时帮助合作伙伴解决开发中所遇到困难和问题。要特别注意人才培养,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 标签: 应急指挥系统 建设 应用
  • 简介:当前我国许多县城正在进行抗震规划编制工作,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介绍了某县城城区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及基于GIS抗震防灾决策系统开发过程。根据对该规划区建筑物震害预测,得出震后建筑物破坏状况及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为规划编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抗震防灾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 ARCGIS 抗震防灾决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