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北京市地勘局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基础性、先行性和前瞻性重要作用,积极主动为地方服务,为民生服务。日前,为结对共建村免费打出一眼优质饮用水井。

  • 标签: 服务 民生 城乡 地质工作 饮用水井 地勘局
  • 简介:】应用晶体光学中的光体原理对宝石折射仪测试应用问题作较为详尽的论述,特别对一轴晶、二轴晶宝石测试所遇到的各种现象作进一步全面探讨,并给予确切的解释。

  • 标签: 光率体 折射仪 应用原理 宝石测试
  • 简介:梅州客家人居家讲究“风水”,削坡建房现象普遍。山区农民削坡建房是产生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山区泥石流危害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

  • 标签: 削坡建房 泥石流 防治对策 广东梅州
  • 简介:采用专项地质测量、高精度磁测、地面伽马能谱测量、遥感解译等方法,结合以往资料,在四川省若尔盖开展铀矿勘查工作。在已有工作基础上,通过对控矿主要素的研究,进行物化遥深部信息集成,再结合放射性信息,深化成矿规律的认识,建立具有若尔盖特色的深部勘查模型,更好的体现地质科技的引领作用和对找矿实践的推动作用。

  • 标签: 铀矿 信息集成 勘查模型 若尔盖
  • 简介:将一个矿床的产出抽象化为一个随机信号的发生,由此导出一递推微分方程组,解之得普阿松分布。证明矿床的产出过程是一个普阿松过程,进而用Γ—分布表述了其参数λ,引出了负二项分布,给出了一个完整的推导过程。

  • 标签: 矿床产出模型 随机信号过程 普阿松过程 负二项分布
  • 简介:断层传播褶皱是断层相关褶皱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它一般形成于逆冲断层中。当断面的扩张速度小于滑移速度时,逆冲岩块运动较快,内部聚集应变能,而在断层面扩张的前方就会形成褶皱加以调节,这类褶皱称为断层传播褶皱。经过许多的地质学家研究认为这是沿断层面向上变宽的三角形分布式剪切的调节过程,而三角剪切区主要由断层的上顶点所决定。这种褶皱最早是Hardy和Ford发现并且成功的建立了此种褶皱的几何数字模拟模型。由于断层传播褶皱的形成主要受三角剪切区的控制,因此主要研究三角剪切区。

  • 标签: 断层传播褶皱 三角剪切区 运动学
  • 简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天坑的景观特征,参考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建立了天坑景观评价的概念模型,并依据模型与天坑的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评价因子与评价指标,运用AHP法得出了评价因子与指标的权重。这是首次从景观的角度研究天坑,对天坑的旅游开发和地质遗迹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也为进一步建立更加完善的天坑景观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 标签: 天坑 景观评价 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AHP法
  • 简介:为揭示金川二矿区14行风井的破坏机理,本文首先根据井筒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集1#矿体和14行风井在内的三维数值模型;然后,采用遍布节理模型分析了采动对14行风井稳定性的影响,从井壁位移和应力方面探索了金川二矿区14行风井的破坏位置和破坏时间。结果表明,导致金川二矿区14行风井破坏的直接原因为采动引起竖井围岩沿弱面的滑移,除此之外,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低强度的支护形式也是造成14行风井破坏的原因,为14行风井返修加固提供依据。

  • 标签: 遍布节理模型 岩体移动 破坏机理 安全系数
  • 简介:为了找出旅游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兴文石海地质公园相关社区的居民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了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比较效益、居民参与旅游的主观愿望、优先在旅游企业获得工作机会的意识和参与技能等几个影响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调查了解的情况,对如何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作了简单的探讨,并提出以下几种方法:提高旅游业的比较效益、提高旅游业的吸引力以提高居民参与希望、提高居民优先获得工作机会的意识和通过培训提高居民的参与能力。

  • 标签: 社区参与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 兴文石海 世界地质公园
  • 简介:收益途径的评估方法在我国的矿业权评估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在评估的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最多,理论上仍有众多问题需在实际工作中改进。折现是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中重要参数之一,也是目前的评估工作中存在争议较多的一个参数,文章概述了我国矿业权评估中折现的取值方法,提出几种折现的取值方法,并分析了几种折现取值方法的优缺点,。

  • 标签: 评估权 评估 折现率
  • 简介:工程地质勘察的钻探工作中取出比较完整的原状岩心是工程勘察的必然要求。由于建设工程主要是在地表覆盖层中进行,因此钻探工作珏然面临包括砂卵石层、砂层、风化破碎、松散破碎层、土层、泥岩、页岩等水敏性岩层,以及不同程度的破裂带、地层剥离带、泥石流带等。因此,根据施工中钻进的复杂岩层,选取正确有效的泥浆类型和适当的岩心采取技术,对减少孔内事故,提高岩心采取,提高钻探质量,实现安全快速钻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岩心采取率 工程地质勘查 措施
  • 简介:电法勘探是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地球物理基础是地层间的电性差异。以吐哈盆地及邻区实际工作为例,论述了地层电阻野外实测和资料整理方法;分析了测区内电阻特征。指出吐哈盆地南北两侧地层电性差异明显,北部地区划分为五个电性层,南部地区划分为四个电性层。这为吐哈盆地电法勘探资料处理和解释提供了可靠基础资料

  • 标签: 吐哈盆地 电法勘探 电阻率 电性层
  • 简介:根据北方地区岩溶含水层的特征,基于改进欧洲方法,利用ArcGIS构建了包括指标体系、权重、评分体系的北方地区岩溶含水层脆弱性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北京房山岩溶含水层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岩溶水脆弱性较高的区域位于岩溶发育的地区尤其是溶洞周围,而在范围较小的研究区,降雨及植被覆盖因素的影响较小.模拟结果显示,北京房山岩溶区90%处于脆弱性较低的范围,只有研究区西北部岩溶发育强烈的小部分区域脆弱性较高,建议加强进一步调研或应加强保护.

  • 标签: 欧洲方法 ARCGIS 岩溶水 脆弱性 房山
  • 简介:航磁推断解释首先要研究岩矿石磁化。西天山地区近年来野外实测500余处物性点,累计获得有效磁化数据15000余个,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伊什基里克组和二叠系乌郎组是区内最主要的磁性地层,部分海西期岩体磁性较强,而磁铁矿具有极高的磁化值。根据这些磁化特征,在西天山地区圈定磁性火山地层上百处,新圈定隐伏(半隐伏)岩体221处,推断铁矿磁异常109处,新发现铁矿(矿点)10余处。

  • 标签: 西天山 高精度 航磁 磁化率 铁矿
  • 简介:重点叙述了基于高分辨卫星影像的建设用地智能提取技术研究的背景、现实意义;提出建设用地提取技术研究思路和技术流程;探讨了关于建设用地智能提取系统构建的框架和关键技术,为探索充分合理利用海量高分辨卫星影像的建设用地智能提取提供参考性建议。

  • 标签: 遥感影像 建设用地 信息提取
  • 简介:根据矿床的化学成分特征,成矿构造环境的研究,认为热香铜矿为地壳源区的缺水环境中在板内岩浆作用下花岗岩系列最晚期演化阶段形成的铜矿,它们的形成没有来自俯冲板片的流体参与。

  • 标签: 铜矿床 西南三江成矿带 找矿模型 川西
  • 简介:在地热能源不断得到关注和利用的当今社会,对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目标决策的线性加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地热水开发利用前景评价模型,避免了以往单纯从定性角度分析地热水开发利用前景的人为主观性及片面性,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准确,经实例验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作者选取地热地质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利用现状作为层次分析法的中间层要素,进而将其进一步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结合多目标决策的线性加权方法建立综合评价评分的数学模型,最后根据地热田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价,确定评价结果.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多目标 线性加权 地热水 开发利用前景评价
  • 简介:本文针对北京景区泥石流破坏的特点,确定其资源价值,生态环境、生命财产的损失为评价主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体系中评价因子的权重,建立了以加权求和法为计算基础的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02年发生于云蒙山景区的泥石流进行了灾情评估。

  • 标签: 景区泥石流 层次分析法 评价模型
  • 简介:将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用于相似材料模型变形测量是一种新的方法,模型量测的精度主要依赖于定位算法的精度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相似材料模型的标志,实现了两种算法自动识别该标志,并对结果进行精度比较,得出更适合于相似材料模型的一种算法、

  • 标签: 亚像素 相似材料模型 高精度定位算子
  • 简介:结合北京市采矿废弃地土壤地质环境情况,选取密云区西坨古金矿尾矿土、密云区冯家峪铁矿尾矿土和门头沟区桑峪煤矸石堆为研究对象,进行植物修复研究。共开展4种类型的修复试验,即选用高羊茅、紫花苜蓿和三叶草3种修复植物分别进行修复,同时与板蓝根、桔梗、波斯菊和薄荷等中草药进行混合种植修复,在植物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集样品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4种修复类型中,高羊茅对金矿尾矿土中Pb、Zn、Cr、Cd去除效果最好,最大去除达到18.10%、14.57%、13.81%、18.12%;混合种植对铁矿尾矿土中Cr、Ni、As、Hg去除达到4种修复类型的最大值,分别为14.81%、9.80%、37.25%、50%。三叶草对煤矸石修复效果最好,对Cr、Pb、Zn、Cd的去除分别为5.65%、37.15%、15.15%、20%,是4种修复模式去除的最大值。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比4种修复模式对采矿废弃地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均发现有去除率先升后降的现象,因此可对修复植物的进行定期收割,为提高植物吸附土壤重金属的效率,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 标签: 采矿废弃地 植物修复 去除率 修复模式 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