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由省财政出资、广东地质局开展的珠江三角洲深圳、东莞、佛山三个城市的地质调查工作日前全面展开。为做好直接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承担单位与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轨道交通建设等有关部门联系,作好项目的需求调研,并针对各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三维地质调查及相应的专题研究。

  • 标签: 城市规划 佛山 东莞 深圳 地质调查工作 国土资源管理
  • 简介:11月16日,在青海省沱沱河地区执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任务的北京市地质研究所3名地质队员失踪。生命是人的最高尊严,抢救生命刻不容缓!各级人民政府和地质、国土、公安、武警、消防、海军战士千里驰援沱沱河,全力搜救三名年轻的地质工作者。救援行动10天10夜,300余名参与人员连续奋战240d,时,完成了救援任务,三名失踪队员遗体全部找到。这次救援体现了人民政府爱人民、人民军队为人民及青海北京地勘队伍间相互无私援助的深情厚谊,更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生命的珍惜和对地质工作者的关爱。

  • 标签: 失踪 沱沱河地区 地质工作者 搜寻 地质调查项目 救援行动
  • 简介:据地下水蓄基本条件,结合干旱地区地形地貌特征,提出干旱地区在山区及前山地带人工影响天气增加水资源、山前洪积扇地带人工修筑引渗工程促进含水层补给、平原区进行人工开发利用的含水层蓄-补给-开发模式.与现实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模式极相似,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损耗,利于水土保持,对恢复地质环境具极好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干旱区 含水层 人工调蓄 蓄水坑 水资源
  • 简介:根据冀南地区南宫凹陷构造发展演化历史特征,确定了南宫凹陷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即南宫凹陷是在裂陷动力学变形机制背景下形成的断陷盆地.特定的伸展构造背景决定了边界断裂滑脱深度的计算方法,由南宫凹陷边界断裂——明化镇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特点,属典型的铲形正断层,结合I.Moretti关于铲形正断层控边盆地的滑脱深度和伸展量估算公式,估算出明化镇断裂的滑脱深度平均在8km以上,其数值与前人对华北地区深地震剖面所揭示的滑脱深度数据基本一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所取得数据的可靠性,这对该区油气勘探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伸展构造 滑脱深度 边界断裂 南宫凹陷
  • 简介:本文介绍了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和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两种偏移方法,并通过对Marmousi数据模型和实际数据资料处理,对比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与叠后时间偏移成像和常规叠加剖面的应用效果。实际结果表明:对于速度横向变化剧烈的复杂地质体,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精度更高,适合于城市活动断层的高精度探测。

  • 标签: 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活动断层
  • 简介:该文简要介绍了世界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区域和历次地震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介绍了地震的深度分布范围及成因类型。

  • 标签: 地震带 平面 深度
  • 简介: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湖背斜近地表结构复杂,表层岩性变化大,目的层紫泥泉子组顶界埋深4000m,提高深度域速度精度困难。精确的速度建模是该区通过叠前深度偏移准确落实构造形态的关键。网格层析反演通过共成像点道集上的残余时差全局更新速度模型,提高速度模型精度,更适合山前带深度域模型迭代更新。研究及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应用于类似山前带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处理,可提高速度模型精度,得到的深度域成像精度高于以往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结果。

  • 标签: 准噶尔盆地 西湖背斜 叠前深度偏移 网格层析 属性数据库 矩阵
  • 简介: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长期的超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和储量资源大量亏损,并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入京为地下水资源蓄养提供了条件,地下水超采困境将逐步得以改善。由于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非饱和地下空间受人类干扰明显,恢复地下水位必须考虑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北京平原区(不合延庆)建[构]筑物地下基础与固体废弃物的填埋场对于地下水位上升的制约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地下水限制恢复水位,利用克里金插值法绘制出限制曲面。在此基础上,从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由实际地下水开采结构控制的水位流场中,寻找最接近的限制水位作为地下水回升的控高目标,并计算了地下水库中能够用于水资源储存的可恢复调蓄空间。

  • 标签: 工程地质条件 筑物基础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 地下水控高水位 地下水库调蓄空间
  • 简介:由安徽省地质调查院负责完成的'大别山造山带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项目成果获200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是安徽省地院继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研究领域又一突出成果,是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研究的继续和深化。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地局和安徽省地矿局的支持下,省地院徐树桐教授等开展的'大别山造山带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在大别山北部发现榴辉岩及其中的超高压变质作用标志,被认为是在大别山造山带研究中继发现金刚石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对了解北部条带状片麻岩形成的背景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超高压变质作用与碰撞造山动力学'的二级课题,研究人员在大别山北部青山以东及磨子潭等地发现数十处榴辉岩露头,且榴辉岩石榴子石中的金红石、磷灰石、单斜辉石出溶,表明大别山北部超高压带

  • 标签: 地质调查 大别山造山蒂 安徽 大别山
  • 简介: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于2007年下半年启动,2009年完成,安徽省于2008年4月率先启动了芜湖县的试点工作,并自行购买了ALOS1B1级数据制作DOM,套合上矢量的原始土地利用现状图,以便于外业绘的全面开展。下面,是笔者对利用ALOS1B1级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以及外业绘用图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此方法易于

  • 标签: ALOS1B1遥感卫星 数字正射影像(DOM) ERDAS9.2 第二次土地调查 外业调绘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