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本书把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系统介绍了裂缝油藏开发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技术,深入论述了裂缝油藏的类型、成因、识别和研究方法,裂缝空间分布规律预测,储层裂缝参数定量计算以及基质有效评价,阐述了裂缝油藏的渗流特征、采油机理、开发特征以及合理的开发方式、井网井距、井网与裂缝方位的优化配置、水平井开采、

  • 标签: 裂缝性油藏 油藏开发 技术 空间分布规律 多学科综合 有效性评价
  • 简介:美国的商业天然气最早(1821)产自阿巴拉契亚盆地富含有机质的泥盆系页岩。了解有机质页岩层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提高其天然气生产率,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耗资巨大的研究工作中极具挑战的问题。页岩气系统基本上是生物成因(主要类型)、热成因或者生物——热成因的连续型天然气聚集,它以大面积含气、隐蔽圈闭机理、可变的盖层岩和较短的烃类运移距离为特征。页岩气可以是储存在天然裂隙和粒间孔隙内的游离气,也可以是干酪根和页岩颗粒表面的吸附气或是干酪根和沥青中的溶解气。美国正在进行商业采气的5套页岩层,在热成熟度(Ro)、吸附气馏份、储层厚度、总有机碳含量和天然气地质储量等五项关键参数上有出人意料的巨大变化。此外,低基质渗透率页岩储层中的天然裂缝发育程度是天然气生产率的控制因素。目前,只有少数天然裂缝十分发育的页岩井不采取增产措施便可生产商业天然气。在其它的大多数情况下,成功的页岩气井需要进行水力压裂。密歇根盆地的泥盆系Antrim页岩和阿巴拉契亚盆地的泥盆系Ohio页岩约占1999年全美页岩气产量(380×10^9立方英尺)的84%。但是,后来经过充分勘探和开发的其它3套主要有机质页岩层,即伊利诺伊盆地的泥盆系新Albany页岩、福特沃斯盆地密西西比系的:Barnett页岩以及圣胡安盆地白垩系的Lewis页岩,其天然气年产量正在稳步上升。在作过资源评价的盆地中,页岩气资源量十分丰富,其地质资源量高达497~783×10^12立方英尺。技术可采资源量(Lewis页岩除外)变化在31~76×10^12立方英尺之间。其中以Ohio页岩的地质资源量和技术可采资源量最多。

  • 标签: 裂缝性页岩气系统 天然气 烃类运移 储量 地质评价 资源量
  • 简介:根据俄罗斯主要8个含油气区的油气分布特征及开采情况,将俄罗斯分为三大区域能源市场:俄欧洲地区、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分析了未来俄罗斯三大区域市场的生产与消费结构、各个区域的油气生产现状,对未来若干年俄罗斯油气生产基地及产量动态、区域油气市场发展前景、区域间的油气流量,以及在国际油气市场上俄罗斯的油气出口方向及出口潜力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认为:未来俄罗斯油气生产、消费及出口都将持续增加,但生产重心逐渐由伏尔加地区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转移,出口重心逐渐由欧洲向亚太地区转移。

  • 标签: 俄罗斯油气 动态预测 发展动态
  • 简介:现代物探技术的发展趋向主要针对复杂地表、复杂构造、各向异性的地区和开发生产两大领域。它以数据库为基础,在卫星及网络的支持下,突出以三维数据为对象的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以叠前资料为基础的多域、多属性目标处理解释综合分析,以地震、非地震联合反演为核心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以地

  • 标签: 物探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叠前 复杂地表 联合反演 复杂构造
  • 简介:美国最初(1821年)的商业天然气产量产于阿拉巴契亚盆地富含有机质的泥盆系页岩中。自70年代以来,了解有机页岩地层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和提高天然气产能已先后取得数百万美元的研究价值。页岩含气系统实质上是连续的生物成因(占主导地位)、热成因或生物—热复合成因气藏,其特征表现为含气饱和度分布广、具有隐蔽圈闭机理、具有不同岩的基层和相对较短的运移距离。页岩气既可以游离气状态储藏在天然裂缝和粒间孔隙中,也可以气态形式吸附在干酪根和粘土颗粒表面或溶解在干酪根和沥青中。美国现有5套商业产气页岩,它们的5个关键参数变化极大,这5个关键参数是:热成热度(用镜质体反射率表示)、吸附气馏分、储层厚度、总有机碳含量和天然气地质储量。另一方面,在基岩低渗透率页岩储层中,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是控制天然气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迄今为止,仅在少数未实施增产措施的页岩井中获得商业产气量,这些井钻遇到天然裂缝网络中。在大多数其它情况下,在成功的页岩气井中必需进行水力压裂。1999年总共生产了380bcf页岩气,其中,产自密执安盆地泥盆系Antrim页岩和阿巴拉契亚盆地泥盆系俄亥俄页岩中的气约占84%。但是,产自后来相继投入勘探和开发的另外3套主要有机页岩的天然气年产量稳定增加,这3套有机页岩分别是伊利诺伊盆地泥盆系NewA1bany页岩、沃思堡盆地密西西比系Barnett页岩和圣胡安盆地白垩系Lewis页岩。在已估算天然气储量的那些盆地中,页岩气的资源量为497—783tcf。所估算的技术上可采纳资源量(Lewis页岩除外)为31—76tcf。在2套页岩中,0hio页岩中的天然气资源量占有最大约份额。

  • 标签: 裂缝性页岩 含气系统 天然气 圣胡安盆地 低渗透率 阿巴拉契亚盆地
  • 简介:纯拉张系统往往有着相对较简单的埋藏史,其间源岩经受不断增大的埋藏和热应力,从而逐渐生烃和排烃。对含油气系统如何在压和扭张或扭压盆地中起作用的理解,提出了一个更重要得多的挑战课题,即理解埋藏和剥露的完整旋加(有时为多旋回)。实质上,要解决这类沉积问题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压领域内的(1)褶皱带及(2)其前陆盆地的埋藏和剥露史;以及(3)在扭张或扭压过程中埋藏和剥露作用的转换。

  • 标签: AAPG年会 压性-压扭性 含油气系统 前陆褶皱-逆冲带 储层质量
  • 简介:通过分析胜利油田天然气产销现状,结合油田天然气资源的特点,针对油田天然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明确油田天然气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快勘探开发进程、逐步调整优化管网建设、加强管理体制保障等4条合理化建议,以图理顺该油田天然气产供销关系,建立起科学、合理、有序的天然气营销新模式。

  • 标签: 胜利油田 天然气 发展
  • 简介:近年来,国际石油公司将科技研发集中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及购并剥离、增强竞争力等领域上,并以根据客户需求(避免盲目、高风险、低回报)进行研究的新模式,代替了公司自发研究的旧模式。

  • 标签: 科技发展 更新 国际石油公司 降低成本 科技研发 提高效益
  • 简介:本文分析了流体诱发的微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同时显示了从这种地震活动速率中可以提取哪些油藏和震源信息。我们假定流体注入诱发的微地震事件是由孔隙压力张驰的扩散作用引发的。我们改进了有关流体诱发微地震活动速率的现有公式,这是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导出了一个方程式,它根据震源和油藏参数描述了微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然后我们提出,为了描述流体注入停止后所诱发地震事件的时间分布,可以将描述天然余震发生频率的著名的Omori定律应用于由流体诱发的微地震。即使在地震学中,Omori定律特征P值的控制参数仍在探讨中。本文为流体诱发地震活动确定了P值的控制参数,并指出哪些震源和油藏参数可以由P值分析重建。最后,我们将本文提出的理论应用于合成数据集和FentonHill(1983)的实际数据。

  • 标签: 地震活动性 油藏描述 诱发 地震活动速率 受激 岩石
  • 简介:厘米级GPS动态定位的实现,加速了机载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传统的测量领域正在发生着革命的变革,本文首先评述了实现厘米级GPS机载测量的关键-运动中载波相位模糊度解(简称AROF动态技术)的最新进展;综合介绍了GPS在航空摄影测量、航空重力测量、机载激光地形断面测量、机械激光大地水准测量、机械激光水深测量、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测图等方面应用的实践与结果;评述了多传感器组合配置的机载平台与综合测量技术向着3S(GPS/RS/GIS)集成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机载GPS测量技术航空重力测量 发展趋势 ADOF方法
  • 简介:1988年,Ongkiehong等在其“关于通用地震数据采集技术”一文中陈述了采用96道地震仪陆上作业是通过减少线性组合,增加最大偏移距,走向不均匀采样的第一步。通用采集意指我们在采集期间不再被迫提交处理或者最终解释网格,但是在后来的各个时期,我们有改变处理、解释面元大小的能力,它取决于在研究中对特殊处理、解释目标的采样需要。Ongkiehong等(1988年)称之为“不受约束的采集”。2000年在沙特阿拉伯,我们动用了一个高密度、单扫描的2880道地震队,配备有每道单检波器串,每串12个检波器,完成了通用陆上采集任务。对于二维中间放炮排列采集而言,这种观测形式准许记录7200m偏移距、纵向采样间隔为非常密集的5m地震数据。满覆盖采集(即炮点距为5m)产生了2+5m的共中心点(CMP)距、正常1440次覆盖的数据采集。这种密集的空间采样间隔并结合重叠排列,保证了整个波场在期望的空间频带宽度内无假频,并且对所有目的层(浅、中、深层)均可满足二雏覆盖要求。因为非常复杂的近地表盖层覆盖了深部含油气目的层,所以这一点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勘探目标激励计算中心具有处理5米间距原始数据的选择方案。它用一个受限制的全偏移距和时间变化范围解决近地表问题并用叠加或以上所论述的5m倍数(如25或30m)的任一采样间距产生野外记录。实际上,从常规480道二维地震队转变为通用单扫/单串2880道地震队的采集成本相近,这是因为野外工作量相同(每线性千米的扫描数和检波器串数)。这种通用采集的转变需要约定、对策而且是综合考虑的。本文选了3个高密度野外采集试验,论证了高信噪比区的资料品质,重新分析不受约束的野外排列设计的综合影响和提高较差资料区的信噪比的处理,同时检验

  • 标签: 地震数据采集 时-深转换 地震波场 信噪比 检波器
  • 简介:美国佛罗里达州中西部下第三系研究实例研究表明,在以压实作用为主的样品中,在渗透率为5000~500mD范围内,机械压实作用是渗透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线性颗粒接触和港湾状颗粒较多,具紧密填充结构,渗透率降低变为非均质更强的储集层。但由于大小孔隙喉道的存在,孔隙空间数量元相应变化,表明机械压实作用并

  • 标签: 颗粒碳酸 渗透性 压实作用 早期胶结作用 油气藏 美国佛罗里达州
  • 简介:本文综述了网络时代石油与天然气工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指出了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及相关贸易部门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直到2000年初电子商务才浮出水面。数十个新的dot.com公司已注册,为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每个部门服务。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网上贸易、设备采购、石油资产拍卖市场及其它服务。目前针对这些新的服务正在进行分化重组,形成电子商务策略。电子商务的主要风险是小公司在应用上落后于大公司,并不易赶上。

  • 标签: 电子商务 石油天然气工业 2000年 发展状况 网络时代 .com
  • 简介:根据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状况,将中亚五国分为两类:油气盈余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油气短缺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分析了中亚各国的油气生产现状和消费需求动态,重点研究了中亚地区两个油气输出国——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油气生产及油气运输管线的规划。根据《中亚能源资源合理有效利用》规划编制的4种发展预测方案,对2020年前中亚地区油气生产基地及产量动态、油气消费以及在国际油气市场上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油气出口方向及出口潜力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 标签: 油气运输 中亚地区 生产现状 预测 哈萨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 简介:迄今为止,有关水力压裂问题的大多数技术论文涉及评价不同类型的水力压裂处理效果的单井或井组的详细案例研究。这些案例研究有助于增加对压裂效果的了解,但提供的对穿过地层、成藏带或地区的水力压裂趋势有限。本文将分析美国主要成藏带中成千上万的压裂处理案例,以便提供如何随时间变化进行压裂设计的见解。FracFocus.org唱网站成立于2011年初,是集中的注册中心,提供水力压裂化学披露。同时,本文的分析也进入网站,包含了超过26000口井水力压裂处理的化学披露记录,其中包括所有化学添加剂的量、信息处理日期、TVD、水量和生产类型等。我们从FracFocus.o职收集了所有可用的数据,把每次压裂处理分类成一组标准的水力压裂处理类型,并从数据集中提取其他有意义的技术信息。本文在美国主要盆地分析了主要水力压裂液体系的趋势随时间的变化和操作水平。根据常规的、水基液压裂和混合基液压裂等分类,分析确定了压裂类型的时间变化。本文对水和主要化学添加剂,例如粘土控制剂、表面活性剂和盐酸也进行了消费趋势的分析。到目前为止,有关水力压裂处理设计的总体趋势的大多数认识来自于传闻和运营商或服务公司的直接经验。本文提供了一个较严格的定量的远景,探讨了过去两年中水力压裂设计选择在行业中是如何发展的。

  • 标签: 压裂液体系 水力压裂 发展趋势 美国 化学添加剂 压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