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砂岩岩心和钻屑中的含油流体包裹体代表了隐蔽的石油显示。含有此类包裹体的石英颗粒的数目(GOI数)反映了砂岩储层中曾经历过最大的古含油饱和度,而与现今流体相无关。含油饱和度高的样品比含油饱和度低的样品的GOI数至少高一个数量级。因此,在原始油被后期填充气取代的井中,可根据这些流体包裹体的资料确定古油柱并划分原始油一水界面。此外,若能利用详细的GOI图精确确定原始油一水界面的位置,那么就可以确定古油柱的高度并估算原始石油地质储量。奥利弗(Oliver)油气田位于澳大利亚蒂汶(Timor),现在含有一个178.5m的油气柱,其中气柱高164m,位于14.5m油柱之上。该油气田已填充至溢出点。奥利弗-1井的GOI图显示,在现在的气柱内古油柱的总高度曾在99-132m之间,原始石油地质储量高达2亿bbl,明显高于现在4500万bbl的储量。高达1.55亿bbl的油从奥利弗构造转移到其上倾方向的倾斜断块,从而大大改善了该断块构造的勘探远景。GOI制图法是一种储层描述新方法。它能可靠探测现在被气充填的圈闭中的古油储。在新井钻探之前,利用这些资料可以定量描述气藏及其附近未测试构造的油藏潜力。

  • 标签: 气柱 古油藏 流体包裹体 断块 石油地质 圈闭
  • 简介:论述了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找矿目的层、古气候、地下水动力和水文地球化学、铀源、后生蚀变及铀矿化显示等7个方面浸砂岩型铀矿选盆、选区评价准则,供铀矿地质工作者讨论和参考,并不断加以完善。

  • 标签: 地浸砂岩型铀矿 选盆选区 中新生代 地质构造 评价准则
  • 简介:根据原地浸出采铀技术的基本要求,论述了适合于浸开采的铀矿资源评价条件。在论述十红滩铀矿床矿体、矿石及水文地质和水文地球化学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将其与美国和前苏联满足铀矿床浸开采的资源评价条件进行对比,认为十红滩铀矿床的浸地质条件不是十分理想,但属于浸开采范围,需要在浸地质工艺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 标签: 铀矿床 地质条件 评价 原地浸出 采铀技术
  • 简介:森赖斯-特劳巴杜(Sunrise-Troubadour)凝析气田位于澳大利亚的达尔文西北部450km的帝汶海中,其反凝析油储量为10~16×10^12ft^3。80m厚的中侏罗统硅质碎屑岩气藏分布在以断层为界的构造圈闭中,其垂直幅度为180m、面积75×50km。经过20世纪90年代末期认真的评价工作后,发现该气田储量巨大。本文介绍了这次评价工作的地球科学结论及其对项目评价和开发计划的影响。储层性质、连续性和连通性是决定地下气藏规模的基本要素,这些参数主要受沉积环境的控制。总的来说,储层层序有效厚度与总厚度比为中等(约为30%),但是,大部分天然气分布在两个有效厚度与总厚度比高的小层中。后一个主要含气小层可解释为低水位期的沉积,其下部单元为深切谷复合体,上部单元为强制退的陆连滨面沉积。在这种有限的合适环境中,形成了横向储层上连续的和宽阔的席状地层。从岩性上来看,储层由极细-粗粒石英砂屑岩和亚岩屑砂屑岩构成,夹有不同的微成至开阔海相泥岩所有层序显示出整体向上受侵的影响加大。断层和圈闭形成的主要时期发生在第四纪。精细的断层模拟结果表明,这个宽阔的构造隆起被断层封隔的可能性很小。气田中烃类成熟度和凝析油产量不同说明,从成熟(1.3~1.4%Ro)的中侏罗世海相干酪根烃源岩中生成的近期富集烃类不平衡。压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动态含水层上面有一个倾斜的气一水接触面。储层地质资料与随炮检距变化的地震振幅(AVO)的拟合用来限定使用统计反演技术的沉积模拟。随后,在沉积模型上绘制所有随机模拟产生的亚地震断层,进行动态储层模拟。其工作流程包括识别主要的不确定因素和对这些参数进行详细评价。这样尽管钻井资料很稀少,依然可提供可靠的储层的体积和动态资�

  • 标签: 凝析气田 澳大利亚 储层性质 地震断层 沉积环境 评价工作
  • 简介:由于认识到美国的经济安全与美国以外的世界能源资源有密切的联系,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定期开展以地质研究为基础的世界油气资源评价。近20年来,已发表了四次评价报告(Masters等,1984,1987,1991和1994)。表1总结了这些评价结果(包括美国在内)。

  • 标签: 美国 世界 经济安全 资源 USGS 评价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可浸砂岩型铀矿勘查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系列,综述了不同找矿阶段所采用的物化探方法及所解决的问题,并对找矿方法的组合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勘查
  • 简介:在上个十年左右,随着钻井、压裂和完井技术的进步,以往不具经济性的油气资源得以开发,非常规页岩油气资源在油气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分段压裂技术已经在北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个时期,完井技术在不断进步,最早出现的是桥塞分段射孔法(PlugandPerfmethod),后来又出现了球座尺寸渐小的丢球打开式滑套法(multipleballseatsizeactuatedslidingsleeves)。但这两种方法都有缺陷,前者需要多次重新返回已钻井眼和开展铣钻作业,而后者的压裂段数有限,因为球座的尺寸需要逐渐变小,而且在完井后可能还需要铣钻球座,以便消除流动障碍(Wozniak,2010)。由于这两种方法存在这样的缺陷,业界一直在努力研发高性能的多段压裂完井系统,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可以替代上述两种方法的新型完井技术。最近业界已开发出了3种无限制的多段压裂系统,在需要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用水泥进行固定,具有全井眼内经(ID),或者说在压裂后与管柱(tubularstring)尽可能接近,而且不需要进行铣钻作业,因而缩短了总体完井作业时间,提高了压裂和生产效率。它们分别是:(1)挠性管(CT)操作的套筒:这种工具结合了井下钻具组合(BHA),用于封隔目的层,打开套筒,沿着挠性管/套管环空向下开展压裂作业,套筒的数量几乎不受限制。(2)改进的丢球启动式压裂工具系统:每个压裂段都采用同样尺寸的球和球座,压裂的段数几乎不受限制。(3)射频识别(RFID)压裂套筒:简单在完井管柱中放入RFID标签即可,采用RFID压裂套筒系统进行作业时,压裂的段数几乎不受限制。文中将回顾这些多段压裂完井技术的研发,详细描述以往压裂系统所不具备的独特特征和性能,介绍基于定量对比方法

  • 标签: 水力压裂 经济性 非常规油气资源 RFID标签 完井技术 套筒技术
  • 简介:吐哈盆地是我国北西部最大的一个山间断陷盆地,南部坳陷区基底相对稳定,形成向盆内缓倾的斜坡带或浅坳陷带,上覆中新生代盖层构造简单,在吐鲁番坳陷南部形成总体北倾的平缓岩层单斜带,在了墩隆起和哈密坳陷南部则以宽缓褶曲产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为研究区唯一找矿目的层,为一套潮湿气候条件下沉积的灰色含煤碎屑岩建造,由十几个河流相半韵律的泥互层组成。砂砾层厚度大,结构疏松,富含地下水与有机质,透水性良好,砂砾岩层在露头区氧化作用强烈,且呈多期次,钻孔中层间氧化作用发育良好,矿化及异常发育于层间氧化带尖灭边界附近,各方面成矿条件都显示吐哈盆地南部具有良好的可浸砂岩铀矿成矿前景,经筛选分析认为,吐哈盆地南部苏巴什一迪坎尔、了南凹陷东南缘、哈密坳陷东南部第三个地段具有形成万吨级铀矿的前景。

  • 标签: 可地浸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 成矿条件 成矿远景 找矿目的层 新疆 吐哈盆地
  • 简介:无论是油气生产者还是油气消费者,了解世界油气资源的分布位置和数量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Youngquist(1997)是这样分析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的重要性怎么估价都不会过分。在这些资源中最重要的是能源。能源是开发利用其他自然资源的钥匙。没有能源,工业的轮子就不会转无论是油气生产者还是油气消费者,了解世界油气资源的分布位置和数量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Youngquist(1997)是这样分析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的重要性怎么估价都不会过分。在这些资源中最重要的是能源。能源是开发利用其他自然资源的钥匙。没有能源,工业的轮子就不会转动,所有金属都无法开采和冶炼。

  • 标签: 油气消费 估价 能源资源 世界 油气生产 油气资源
  • 简介:已经研究出各种方法来评价储集层渗透率。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实验室测量岩心渗透率,并用这个岩心渗透率作为其他渗透率值(可从当地经验关系式、地层压力测试、磁共振和地球化学测井推导出)的一个标准。使用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替代能源的最新进展增添了人们了解含水合物储集层及其有关渗透率的兴趣。天然气水合物是冰状固体物质,是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水和天然气的化合物,通常能在深海环境中的浅部沉积层和北极地区的永冻层下部发现。迄今为止许多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一直是在深海环境中的浅部未固结沉积层中。评价未固结沉积层中的渗透率和有关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的边界问题都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困难。实验室岩心渗透率测量困难,因为岩石通常太疏松以至不能保持孔隙空间的完整。而且,由于水合物是一种具有最小固有渗透率的固体,几乎所有的初始储集层渗透率是与非水合物孔隙空间有关。因此,任何渗透率测量都需要考虑地层天然气水合物稳定的压力、温度标准,确保水合物不会开始分解为水和天然气。在本文中作者评述了推导Nankai槽浅部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渗透率的几种方法。已经在该地层采集了大量的测井和岩心资料。讨论的关键问题是:一些独特的岩心实验,过套管电缆地层压力测试的使用,由电缆测井资料求出渗透率。

  • 标签: Nankai海槽 天然气水合物 渗透率 过套管 双封隔器
  • 简介:近30年来,地震采集的数据量持续增加.目前,在一艘地震勘探船上部署12条或更多的拖缆、在海底埋置成千上万个检波器或数以万道进行陆上采集已经常态化.数据体已经不仅由检波器密度来定义,而且还由每个位置上所记录的分量数来定义.方位角的覆盖范围已经从窄方位角发展到多方位角,再到全方位角.更多的检波器数量仅仅是数据爆炸的一个方面,在此期间,震源的研究工作也有所发展,采用的方案主有连续记录和各种同步震源.数据密度和野外工作量均在增加,并且持续增长,以满足业界对成像和解释的更高需求.

  • 标签: 数据采集和处理 地震采集 窄方位角 感知 压缩 专题
  • 简介:针对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特点和勘查工作目标,总结了解决浸砂岩型铀矿选区、综合评直接定位等不同阶段地质任务的一套快速勘查方法技术。地质科研生产实践表明,因地制宜遨合理配置高效的物化探方法是成功寻找浸砂岩型铀矿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地浸砂岩型铀矿 物化探方法 应用
  • 简介: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钻井显示频繁,含气性好,但由于对茅口组相带认识不够深入,不了解储层分布特征,一直未获得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气藏。根据川西北剑阁—九龙山地区井下岩石的薄片观察及测井解释,认为区内茅口组顶部发育一套深水相有机质泥岩,为槽相沉积,可与中下扬子地区的孤峰组对比。并以此建立茅口组孤峰段的测井识别标志,井震联合解释,刻画了川西北地区茅口组槽相及环海槽台缘滩相展布特征。结论认为:①茅口末期已形成开江—梁平槽雏形;②茅口组孤峰段岩性以薄层状深色有机质泥岩为主,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是潜在的优质烃源岩;③环海槽发育茅三段台缘滩相沉积,地震响应特征明显,台缘宽度约8~10km;④川西北地区茅三段台缘滩相叠加岩溶作用易形成层状孔隙型储层,同时该套储层与孤峰段深水沉积侧向对接,具有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是茅口组未来勘探的有利方向。

  • 标签: 四川盆地 川西北地区 中二叠世晚期 孤峰段 台缘滩 伽马能谱测井
  • 简介:盆地可浸砂岩铀矿区域预测阶段物探资料整理应围绕研究基底构造和确定盖层中的松散砂层(体)特征这两个任务来开展。编制基底构造图的方法是依据重,磁、震等资料,采用在平面等值线图上解释和切剖面解释等方式,划分区内地壳类型、火山口、断裂构造、侵入体等地质类型。确定盖层中的松散砂层(体)则主要依据电测井资料。

  • 标签: 可地浸砂岩铀矿 区域预测 整理方法 物探资料 盆地 基底构造
  • 简介:顶山地区是北准地区可浸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初步预测所选出的找矿靶区之一。由于现有资料和资金是短缺,笔者所在科研小组摒弃了以往从区调、普查、到详查的一般找矿模式,对顶山地区紧紧围绕可浸砂岩型铀矿的氧化体发育状况、水动力条件、水化学条件、还原介质条件、铀源条件等各项有利条件进行分析论证,并辅以218Po放射性物探找铀方法补充论证,最终确定出顶山、盐、黄花沟一带为北准地区最为有利的成矿远景区。

  • 标签: 砂岩型铀矿床 成矿条件 成矿预测 氧化砂体 分析
  • 简介:浸采铀过程,其实质是水(液相)岩(固相)作用的物质成分相互转化和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的变化过程,矿床含矿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其过程进行的快慢和完全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矿床含矿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地下水位、矿层厚度与含矿含水层厚度的比值、隔水顶底板的隔水性、承压水头高度、钻孔涌水量,到地下水的化学成分、pH、Eh、矿化度、硬度等,均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前面三种影响因素对矿床是否能够进行浸开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标签: 铀矿 地浸 水文地质条件 十红滩
  • 简介:通过对构造作用与浸砂岩型铀成矿时空关系的简要分析,指出盆地盖层中新生代各地层均可成矿,没有明显的时代和岩相建造专属性;建造能否成矿取决于砂体、层间氧化带、古气候、水动力、水文地球化学等相关条件配套程度;成矿年龄具有相对一致性,集中于新生代;成矿时代与区内最晚期构造作用时间相一致;控盆及建造对选区很重要,晚期构造是勘查阶段必须研究的内容。

  • 标签: 构造作用 地浸砂岩型铀矿床 时空关系 成矿时代 成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