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Y101井沙四段沉积时期处于混合、动荡沉积环境,造成砂体薄互层多,连续性差,具有厚度薄、横向非均质性强和受火成岩反射干扰的特点,造成该区储层识别难度大,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程.为此,从制约储层预测精度的几个因素(地震因素、地质因素、技术方法、主观认识等)入手,逐一分析,最后确定造成研究储层预测精度低的主原因为地震资料品质差和预测方法不当.通过分频技术处理,提高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并结合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变换,建立了该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再通过提取多类属性,优选敏感属性进行多属性融合,完成了该区储层预测,最终将储层预测精度从65%提高至85%,达到了目前精细勘探的需求.

  • 标签: 储层预测 拓频处理 多属性融合 Y101井区
  • 简介:采用基于地质分析的评价方法,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评价认为,得克萨斯州二叠盆地地质米德兰盆地沃尔夫坎普(Wolfcamp)页岩中的石油技术可采资源量均值为20048桶,天然气技术可采资源量均值为16万亿立方英尺。

  • 标签: 得克萨斯州 盆地地质 石油技术 资源评价 页岩 美国地质调查局
  • 简介:以银川盆地断裂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几何学特征与运动学特征进行系统描述,并且进一步结合各层系地层的展布特征探讨了断层活动对银川盆地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银川盆地发育新生代与中生代两大断裂体系在平面与剖面上均存在多种组合形态;晚侏罗世时期,贺兰山东麓断层发生自东向西挤压逆冲,断层上盘遭受不均衡剥蚀,致使中—古生界现今呈现西薄东厚的特征;渐新世时期,贺兰山东麓断层反转为正断层,黄河断层开始活动,整个新生代二者活动强度大,控制了银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其不同区段活动性的差异导致盆地南北沉降中心发育位置的不同;银川断层与芦花台断层的活动强度相对较弱,二者控制了盆地内部中央构造带的形成。

  • 标签: 断层活动强度 发育特征 断裂体系 断层控盆 银川盆地